杨不坏

文章
158
评论
0
加入时间
2年前

品牌即「概念」,重新命名新消费

所有商业品牌,都是兜售新的消费概念,高端的、实惠的、先锋或者传统的,都是对生活方式的提案。品牌本身是“概念”,没有概念是货品,有概念就是品牌。以前讲要占领品类心智,现在每一个品类里都有一个老

只有坏策略,没有坏流量

在广告营销圈,反对流量成为政治正确。以前流量为王,增长黑客。现在流量成为品牌的对立面,成为美人赠的蒙汗药。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反对流量吞噬品牌,如果买流量就能建立品牌,那做营销也太容易了。同理

热点,还追不追?

追热点的流行,大概可以追溯到十年前杜蕾斯的“雨夜鞋套”。过去十年无数品牌追热点,自认为成功的很多,但翻车道歉的也很多。现在大多数品牌醒悟过来,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品牌,热点追不追价值不大。如同双微

搜索,成为生活决策入口

之前谈过一个观点——用户口碑反馈,是品牌基本盘。这背后的逻辑是,一个品牌名字下面包含的所有互联网内容,成为“数字化品牌”,构成一个品牌的全部。比如我们搜索“完美日记”这个品牌关键词,所搜索出来

消费决策趋势:视频内容三维化

从软文推广到效果广告,从直播带货到内容种草,之前也谈过开箱测评,这些内容只在做一件事——提高消费决策效率。品牌营销,本质就是提高消费决策效率。以前营销人会说,大众有个漏斗式的认知筛选,从看见

To B营销:品牌展厅,小众传播

ToB品牌应如何制定营销策略,关键点在何处?ToB品牌就是,面向行业或者面向商家的商业品牌,比如1688提供商业端的批发与工厂订单,而天猫淘宝则直接面向消费者。前者是ToB,后者是To

​大创意,会生长

现在什么内容,可称之为“大创意”?品牌对大创意的核心需求没变,仍然是为品牌营销提供解决方案。但标准在变,那些巧妙的,体量足够大,或全民刷屏的创意,或许不能再称之为大创意了。现在真正的大创意,是

好营销,传播“着力点”在产品

为什么有些广告传播很广,但品牌的存在感却很弱?谈转化率会有些草率,因为有些内容的目的就是品牌心智,并不负责转化。但确实很多好创意,并没有展现好品牌。有些时候,大家会夸这个创意真好,然后就没了。但真正的

杨不坏:我的思考方法

总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如何保持思考的前沿性,如何持续保持输入与输出,有什么方法,推荐读什么书等等问题。综合下来就一个问题——营销人如何持续进步?被问了很多次,很难给出满意的答复,即便我自己也没有认真总结过,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如何成长进步,如何思考。

平台品牌,内容外循环

产品型品牌与平台型品牌,在营销策略上有巨大差异,方法也完全不同。对于产品型品牌,可乐就是可乐,手机就是手机,卖点与优势都非常清晰,核心是做大曝光传递卖点,一切营销基于产品本身做。但平台是中立的承载者,内容是用户创造的,成为什么调性的品牌,完全看用户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