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与中国的持续关税对抗是不可持续的,他预计中美贸易战将出现降级。他还提到,目前两国谈判尚未开始,预计这个过程将非常艰难。

特朗普则表示,他将对中国“非常友好”,并表示与中国的最终关税税率将从目前的145%大幅下降。

图片

美国站家可能面临的变化

1. 成本下降,利润空间打开

  • 省关税=多赚钱比如你现在卖个蓝牙耳机,关税从25%降到10%,成本直接少15%。按100元成本算,能多赚15块,相当于多出1.5个点的净利润。

  • 但别全让利给客户:行业调查说关税降1%,同行价格可能降0.6%。你要是跟着猛降价,可能白忙活。建议偷偷升级包装、加赠品,变相守住利润。

2. 爆款类目可能洗牌

  • 家居、3C、小家电翻身:之前被加税最狠的品类(比如沙发关税19%、智能手表17%),一旦降税,成本优势马上回来。赶紧盘点库存,这些品类可能从“赔钱货”变“香饽饽”。

  • 警惕“扎堆陷阱”:大家都冲去卖家居,结果卷成红海。聪明人反而去看“次高关税”品类(比如原本12%关税的厨房工具),提前布局。

3. 供应链要重新算账

  • 越南厂vs中国厂:之前为了避税把订单转到东南亚的,现在得重新比价。如果中国厂成本+新关税比越南还低,赶紧把单子转回国内,运费还能省一截。

  • 小心供应商反悔:如果关税真降了,之前签的“包税价”合同可能被工厂要求重谈。现在就去和供应商聊“浮动定价”条款,避免被动。

4. 现金流压力能喘口气

  • 少交税=多出活钱:原本压在海关税金上的钱,现在能拿出来干正事。但别乱花!优先做三件事:

  1. 扩海外仓(尤其美东仓库,现在运费涨得凶)

  2. 开发独家款(避开同质化竞争)

  3. 囤点美元(预防汇率波动)

5. 竞争会更残酷

  • 小卖家可能被碾压:大卖有资本快速调价、抢广告位,小卖家如果反应慢,流量会被吃光。对策就两条:

    • 装个价格监控软件(比如Keepa),设置降价自动报警

    • 提前备货季节性产品(比如万圣节装饰),趁着大卖还没反应过来先占坑

6. 政策落地前别赌命

  • 特朗普的“嘴”和政府的“手”是两回事:2019年就有过“暂缓加税”三天后反悔的情况

  • 建议:

    • 现在按“关税不降”做最坏打算

    • 同时准备个“降税应急包”(包括调价方案、供应商备选清单、广告预算调整表)

    • 一有实锤消息,24小时内就能启动

实话总结

关税降了不等于躺赚,本质是把蛋糕重新分配。
能活下来的卖家只有两种
要么跑得比同行快(先降价抢市场),
要么藏得比同行深(做别人抄不了的产品)。
现在就该左手算成本,右手挖护城河,别等政策落地才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