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就是个大农村。
为什么这么说?
你知道美国最大的垂类零售商是谁吗?打死你都想不到。
Home Depot - 卖家居建材的。
要知道,市场是永远不会说谎的。
你以为的美国是华尔街硅谷民主自由。
但事实上,数据已经告诉了我们,广袤农村里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美国的基本盘。
所以,如果你也想开拓美国市场,眼睛只盯着美国东西海岸的城市白领,你大概率掉进了一个本土品牌强敌环伺的红海市场。
而相反,基于美国房地产这个万亿市场规模所形成的美国小都市圈们,在未来十年,至少为我们创造出了3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1.拉美品牌缺位
据统计,美国现在有6000多万拉美裔人口,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飙升。
除了在纽约洛杉矶打工的非法移民,大量的拉美人其实都是相当平均的分布在美国的各个中小城市的。
而在美国大农村,针对这个庞大人群的品牌和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那从需求端上来说,因为注重家庭,拉美人的购买能力可一点都不弱。家居用品的消费频率和金额都相当高。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针对这个人群开发出一条专门的家居产品线。
比如具有拉美风情的装饰品、色彩丰富的厨房用具、适合大家庭聚会的餐具套装等。
而破圈的重点,是要在产品设计上体现拉美文化元素,在营销上用西班牙语进行推广。
只有这样,感受到了文化认同的拉美人很快就会开启买买买模式。
如果我们的推广预算有限,也可以从中小城市起步,跟当地的一些拉美裔的网红和社区领袖合作,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来推广产品。
因为这个群体有很强的社区凝聚力。一旦我们的产品在某个城市打开了缺口,很容易就在美国市场撕开一个口子,形成强大的口碑传播。
最重要的是,因为大部分的中国品牌对美国国情并不了解,更是忽视了这个巨大群体的存在,这就给了我们普通创业者拥有先发优势的最好机会。
谁能率先起跑,谁就能在未来十年的美国市场获得巨大的增长空间。
2.居家办公新品类
疫情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工作方式。远程办公和混合办公也成为了新常态。
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可逆的美国人口流动现象:大城市精英正在向二三线城市加速迁移。
这些高净值人群,虽然离开了华尔街硅谷,但是他们的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可没改变。
加上因为居家办公的需求,他们对家居品类的高溢价反倒是更加宽容的。
毕竟从某种角度讲,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的他们,买一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产品,也算不上消费,而是投资了。
所以围绕这个需求,以办公用品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开发一系列工作生活双用的家居好物,例如升降茶几和无线充电台灯。
人一旦欺骗自己买东西是为了工作,再加上不缺钱,那所释放的消费能力可是很恐怖的。
配合上亚马逊或者海外仓的物流履约,一旦在美国大农村实现了不亚于大城市的用户体验,这个蓝海市场真的是大有所为。
3.大城市通勤需求
随着物价的飞涨,不想离开大城市的美国人也被迫住在了周边的卫星城。
这就导致美国人的长时间通勤,也成了一个巨大的日常痛点。
那说到通勤,要么是开车,要么是公共交通。不管是哪个交通工具,其实都催生了大量的产品创新机会:
如果是长时间开车,那美国人的车就是他们第二个家,他们自然而然愿意花钱让车内环境更舒适、更实用。
车载空气净化器、车内储物整理用品、长途驾驶的舒适用品,都是很好的选品方向。
如果是公共交通通勤,我们也可以考虑开发一些通勤效率产品,例如蓝牙降噪耳机和多功能通勤包,让消费者在通勤路上更好地利用碎片时间。
更重要的是,通勤作为一个每天都会发生的高频行为,这个场景下的复购率其实是很高的。
再加上用户需求明确和痛点突出,只要产品力过硬,服务好这个细分人群真的是一门好生意。
总而言之,出海创业想要赚钱,一定要放弃掉所有的刻板印象。
不管你心中的美国有多高大上,得基本盘者得天下。
海外红人营销服务/供应链出海
欢迎有需求的老板+V: yztfc12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