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当欧美金融 App 还在用冷冰冰的收益率数字“教育”用户时,东南亚的摊贩早已在摩托车上,用到账提示音完成了一笔转手生意。这不是比喻,而是在雅加达街头常见的瞬间。


本篇将通过 Creative Booster 的一线实战案例,解析我们如何通过“文化像素级适配”,在这片万亿级蓝海市场撕开破局入口,让金融产品真正穿透用户生活场景。



图片 内容原点:我们如何理解“目标用户”?


任何成功的创意素材,起点都不是文案和画面,而是对用户真实生活状态的精准理解。在金融服务这个高信任门槛、高理性决策的领域尤为如此。


我们如何定义“普通用户”?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我们以下多个维度,拆解Creative Booster如何构建具有穿透力的用户画像,并将其转化为高效创意表达的基础。


如菲律宾与印尼在金融 App 类目标用户画像上虽同属东南亚新兴市场,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语境、金融习惯、使用场景与内容偏好等方面:


菲律宾用户画像特征



印尼用户画像特征




图片 创意打法拆解:三类素材组合打法


1. 情境代入:生活场景痛点最能打动人心


创意亮点:

  • 素材设计上有很多精妙之处,首先摩托车是国民交通工具,在印尼是90%家庭所拥有的;其次怀孕在穆斯林文化中神圣且易引发共情,这些背景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两个角色。


核心要素:

  • 故事开头“拉情绪”

  • 展示到账截图,增强信任

  • CTA明确:“免费下载试试,到账真快”


印尼金融app真人实拍创意视频


2. 对比强刺激:平台差异图说话


素材结构:

  • 场景对比:银行汇款 VS C平台汇款

  • 文案对比:手续费高 VS 手续费0/到账即用

  • 动画节奏:快节奏图表滚动、清晰数字差距


配图技巧:

  • 加入菲律宾比索与USDT利差模拟

  • 标注BSP认证logo、“Earn up to 8% APR”信赖锚点


3. 用户视角 + meme变奏:TikTok爆款引流


创意角度:

  • “你还在用GCash转钱?试试我最近发现的这个App…”

  • “菲律宾薪水到账→立即转USDT→每天多赚1%”

  • 配合热门音频,营造前后强烈反差,引导评论与二创。




 社媒打法不能“一刀切”,平台内容需定制


在东南亚多元文化语境下,用户对金融产品的认知路径与内容偏好呈现出高度平台差异化。将同一支广告一稿多投,往往只会“全平台低效”。要真正打动目标用户,品牌必须根据每个平台的传播机制、用户心智与互动习惯,定制化构建内容结构与情绪表达。这一部分,我们将拆解不同社媒平台的核心打法与素材适配逻辑。


【平台特性对照表】




 Creative Booster 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不是“做内容的外包商”,而是深入业务的增长合伙人


  • 深耕出海金融多年,熟悉本地合规+媒体规则

  • 跨团队协作机制,创意、投放、数据三方共创机制,能快速试验并调整素材方向

  • 拥有超4300万+海外红人合作资源,能以最短路径验证素材有效性



 小结:内容 ≠ 素材堆砌,而是用户思维的“转化工具”


我们相信,任何一个金融App的增长,最先需要打破的不是竞品壁垒,而是用户认知的第一道墙


东南亚用户对金融的信任建立,需要故事、需要场景、需要“像他们自己一样的人”来讲述。而这,正是Creative Booster擅长的事。


如果你正在打造一个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金融/科技品牌,欢迎与我们联系,共同探索创意如何成为用户增长的“加速器”。


? 扫码添加内容负责人,一起聊聊怎么做下一支爆款素材!


【欢迎试用 Creative Booster,为品牌出海提供一站式创意解决方案】

立即体验?

https://www.creativebooster.com/


飞书深诺创意策略zoic.hu



图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联系我们


图片


关注本公众号,获取最新出海资讯




点赞(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