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就写过一篇低预算如何去投放谷歌ads的文章,这次再次补充和丰富一些内容。 许多人认为 Google Ads 只有预算充足的大企业才能玩得转,例如那些跨国品牌。
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小型企业,甚至是非常小的企业,也通过 Google Ads 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然而,如果你的预算有限,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就成了一个挑战。

“小预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取决于你所处的行业以及竞争环境。同一个预算,在不同的行业中,可能代表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例如,一家每月广告预算 1000 美元的电商企业,销售女装产品,这在该行业中可能被视为小预算,因为竞争对手可能每天的支出都高达数千美元。
但如果一家同样预算 1000 美元的公司销售人寿保险,那么这个预算连让广告获得曝光展示的机会都没有,因为预算太少了。
这是因为不同行业的广告点击成本 (CPC) 差异巨大。电商企业可能只需支付 0.5到1美元之间就能获得一次点击,而人寿保险企业则可能需要支付 10 美元-50美元才能够获得一次点击,甚至需要更多。
如果只有1000美刀一个月的预算的话,这意味着,人寿保险企业每天可能只能获得 3 次点击,这对于广告效果而言,几乎毫无意义。
如果你的广告每天只能产生很少的点击,例如 2、3、4、5、6 次甚至 10 次,那么 Google Ads 可能并不适合你,因为转化肯定几乎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免费或低成本的营销方式,例如社交媒体内容创作、写文章,短视频等引流,先建立起业务基础,再逐步将资金投入到 Google Ads 中。
总结下:我对每天广告预算低于20美元,一个月低于600美元,就可以成为小预算了,当然小预算也是可以在ads投放取得成功的。

如果你的预算虽小,但仍然能够支持 Google Ads 广告的运行,那么你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策略来最大化你的投资回报。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每种策略。
当你的预算有限时,不要试图覆盖所有产品和服务。相反,你需要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选择一个单一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你的目标。
因为预算有限,你无法获得足够的数据来分析所有产品和服务的表现。例如,一家电商企业销售多种家用电器,如果只依靠每天 100 次点击,就很难判断哪些产品是赢家,哪些产品是输家。
因此,你需要选择一个细分市场,例如烤箱或洗碗机,集中精力进行推广,或者更加细分的挑选产品。
如何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
你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竞争程度和点击成本 (CPC)。选择竞争程度较低、CPC 较低的细分市场,这样你的预算能够覆盖更多的受众,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同时,利用 Google 关键词规划师工具,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竞争程度和 CPC,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切记,不要试图面面俱到,专注于一个细分市场,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很多人其实投放谷歌ads的时候,都无视了免费的关键词规划师工具,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我的广告跑多久才能判断好坏?”这是我经常被问的问题。答案很简单:看转化率,而非时间。
举两个极端例子: 基准是你自己设定的最大单次转化成本。
● 若你的业务每天能产生2000次转化,测试一个新广告可能几小时就知道效果——因为数据足够多,能快速对比成本是否高于基准;
● 若每周仅5次转化,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判断——尤其是当新广告的成本与基准接近时(比如只差20%),少量数据可能存在偏差。
关键动作:用AB测试计算器(网上有很多这类的免费工具,谷歌搜索即可)。输入现有数据(如转化数、成本)和基准值,它会告诉你“数据是否足够”。
太多人犯的错是:新广告刚带来3个转化,就因“成本高”停掉——但是很可能后面再增加2个转化,成本就低于基准了。

但一旦数据足够,发现某广告、关键词或产品效果差,必须立刻关停。小预算经不起浪费,每一分钱都要花在能带来最佳回报的地方。哪怕你“很喜欢这款产品”“库存很多”,只要数据证明不盈利,就该止损——等后期盈利了,再考虑重新测试。
许多人投放广告,然后用一个包含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网站,并将其作为所有广告的着陆页。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或许可以接受。但对于小预算的广告而言,优化着陆页至关重要。
你需要创建专门针对每个产品或服务的着陆页,最大化广告与着陆页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升转化率。
因为你的预算有限,无法参与太多广告竞价,所以你需要尽可能地将有限的点击转化为销售。
而创建专门的着陆页,就是提升转化率的关键。例如,如果你推广洗碗机,可以考虑创建针对特定洗碗机品牌的着陆页,尽可能地与目标关键词保持一致。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转化率,还可以提高广告的相关性,从而提升广告排名。
当你拥有一个非常小的预算时,你的竞价策略选择通常只有两种:最大化点击或手动 CPC。虽然我通常建议使用智能竞价,但对于小预算的广告而言,手动 CPC 可以让你更好地控制成本,确保获得足够的流量来产生销售。
当然,也有一些低流量的广告活动,例如每天 20 到 30 次点击,使用智能竞价的效果反而更好。但作为起点,手动 CPC 能够让你更好地控制成本,并了解学习阶段的流量质量。(新手+低预算,我读推荐手动cpc去投放,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花费)
你可以观察流量质量,添加否定关键词,尝试获得转化,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过渡到智能竞价策略。选择手动 CPC 或最大化点击的主要原因在于,智能竞价策略,例如目标 ROAS 或最大化转化次数,会根据转化可能性调整点击成本,这意味着你将参与到竞争更激烈的广告竞价中,导致 CPC 明显提高。
从搜索广告或购物广告起步
小预算的核心目标是“每一分钱都可能带来回报”,而实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是“瞄准有明确意图的用户”——搜索广告和购物广告正是如此。
● 搜索广告:用户主动在Google搜索关键词(如“北京离婚律师”),你的广告才会展示,精准匹配需求;
● 购物广告:电商商家专属,用户搜索产品(如“无线耳机”)时,广告以图片+价格+标题的形式展示,点击可直接进入产品页,转化路径更短。
这两类广告都基于“用户主动搜索”的 intent(意图),转化率远高于“被动展示”的广告(如展示网络、部分Performance Max广告)。
后者更像“打扰式营销”,虽然长期有价值,但小预算阶段难以承担试错成本。
选择建议:
● 电商企业优先用购物广告;
● 服务类、获客类业务优先用搜索广告,B端网站首选。
等搜索/购物广告跑通盈利模式,再逐步加入其他类型(如Performance Max),此时你已有足够转化数据,能让这些广告更好地优化。

如果你的广告策略更侧重于获取流量,而不是直接的销售,那么展示广告网络和 Performance Max 是否适合小预算的广告呢?
与购物或搜索广告相比,展示广告网络和 Performance Max 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点击和曝光。
这是因为它们的目标受众并非正在寻找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人,竞争程度也相对较低。然而,对于预算有限的广告而言,更重要的是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可能产生转化的用户身上。
因此,搜索或购物广告更适合小预算广告,即使你无法在这些广告中获得非常好的竞争力。即使预算有限,也应该将资金投入到漏斗底部,而不是漏斗顶部。
等到搜索广告取得一些成果,获得更多客户,并提升搜索预算之后,再考虑使用展示广告网络和 Performance Max。
ps:注意看清楚了,低预算+新手不要一上来就跑展示广告和pmax了。建议去跑搜索和购物广告。
多用精确匹配关键词,慎选广泛匹配
Google默认的关键词匹配方式是“广泛匹配”,但小预算用户一定要慎用——它可能让你的广告出现在不相关的搜索中,浪费预算。

比如,你卖“儿童运动鞋”,用广泛匹配时,广告可能出现在“成人运动鞋”“儿童运动服”等搜索结果中——这些点击大概率不会转化。
而“精确匹配”(需用方括号标注,如[儿童运动鞋])只会在用户完全匹配关键词时展示,虽然曝光量减少,但点击更精准。
Google可能会提示你“精确匹配会减少流量”,但作为追求效果的营销者,你要的不是“更多点击”,而是“更易转化的点击”。假设A用户点击成本2美元,转化率10%;B用户点击成本1美元,转化率1%——显然A更值得投入。
例外情况:若你的业务关键词搜索量极低(比如小众本地服务),精确匹配可能导致“零曝光”,这时可适当用“短语匹配”(用引号标注,如“儿童运动鞋”),扩大一点范围,但仍比广泛匹配精准。
瞄准低价关键词(谨慎使用)
这是我平时不太推荐,但小预算下值得尝试的方法:选择成本较低的关键词。
不同关键词的点击成本可能天差地别:同一行业中,有的关键词每次点击5美元,有的可能仅1美元。对每天60美元预算的用户来说:
● 5美元/点击 → 每天仅12次点击,数据太少,难以优化;
● 1美元/点击 → 每天60次点击,足够积累数据,方便你和Google优化策略。
但要注意:低价关键词通常转化较差(否则不会便宜)。比如“便宜网站建设”可能比“专业网站建设”便宜,但前者用户可能更在意价格,转化率低。
操作建议:
1. 用Google关键词规划师查看关键词的“首页出价范围”,筛选出成本较低的;
2. 优先选“更具体的低价词”(如“北京朝阳区周末钢琴课”可能比“北京钢琴课”便宜,且转化更精准);
3. 测试2-3周,若低价词的“转化成本”仍高于你的承受范围,就换回高价词——至少你验证了“低价词是否可行”。
用广告文案“预筛选”用户,减少无效点击
“提高点击率”是常见的Google Ads建议,但小预算用户可能需要反其道而行:主动劝退不匹配的用户。
比如,你的动漫手机壳50美元起,就在广告标题中写明“动漫手机壳50美元起”。这样一来,预算只有30美元的用户看到后不会点击,节省的预算能留给真正有能力消费的人。
具体做法:
● 价格:若有最低消费门槛,直接写明(如“咨询费500元起”);
● 服务范围:若只服务特定区域,标注“仅限上海浦东”;
● 客户类型:如“仅接企业客户”“专注老年人康复理疗”。
这可能会降低点击率,但能显著提高“点击-转化”率——因为留下的都是精准用户。
Google可能会提示你“点击率低影响质量分”,但对小预算而言,“少花冤枉钱”比“高点击率”更重要。
小技巧:将这类“筛选文案”固定在广告的前3个标题中(用“固定”功能),确保用户一定能看到。
盈利后再扩展,而非盲目加预算
很多人觉得“预算少效果差,加预算就能变好”——这是错的。扩展的前提是“已盈利”,否则只会加速亏损。
广告的本质是“先触达最精准的用户”:初期预算少时,你触达的是“最想买、成本最低”的用户;预算增加后,会逐渐触达“意愿稍弱、成本稍高”的用户,整体回报率可能下降。
比如:
● 每月花1000美元,回报10000美元(10倍ROI);
● 每月花1万美元,回报5万美元(5倍ROI)。
后者ROI更低,但净利润(4万美元)远高于前者(9000美元)。这就是“盈利后扩展”的意义:用可接受的ROI换取更高的绝对利润。
扩展时机:当你的广告连续2-3周稳定盈利(成本低于目标,转化量稳定),就可以逐步增加预算(每次增加不超过20%),同时密切监控ROI——若下降到不可接受的范围,就暂停提价,优化后再试。
其实总体而言,如果你的广告一直是处于低预算的状态,那么很难跑出好的盈利的,你需要尽快摆脱这种状态,不要满足于在低预算的竞争中挣扎,你需要制定一个路线图,逐步扩大你的预算,获得更多收益。
理想情况下,只要广告能够带来转化,那么投入越多,收益就越大。你需要将小预算广告的收益进行再投资,逐步增加预算,而不是满足眼前。
只有持续优化广告策略,扩大预算,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
微信:laoliu884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