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一好,我是任朝茜。
这周五,我带着团队去了广州唯品会总部,和其战略部做了一次深度交流研学。席间,我的大学同学、现任唯品会战略总监李雪峰说了一句话,让我久久思考:战略其实是阳谋,不是阳谋就称不上战略。

这句话虽然简单,却道出了战略的本质。

战略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模棱两可的空谈,而是非常务实的"在哪里战,怎么战"的问题。

"在哪里战",就是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这些价值相比竞争对手有什么独特性和差异化;

"怎么战",则是通过什么样的业务模式来传递和强化这些价值。

这也让我想到了很多跨境企业的困惑。他们中有不少已经达到了年销售额过亿的规模,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突破。资金不是问题,团队也很优秀,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帮助众多跨境企业从亿级迈向百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那个关键因素。

回顾规模跨境企业的成长历程,可能依靠一个好产品或者一次市场机会就实现了这个目标。但要实现从亿级到十亿、百亿的跨越,就需要建立起持续、系统、可复制的增长模式,而不是依赖偶然性。

通过深入服务这些企业,我们发现核心差距并不在资金,而在于系统化的战略洞察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缺乏全面的市场信息,这直接限制了视野范围和机会把握能力。作为已经做到几千万或几亿营收的企业一把手,大家都是非常优秀的,只是到了需要更专业的信息支持才能继续突破的阶段。

我举个例子:VEVOR这家企业,2021年销售额约30亿。他们在深圳建立独立站团队时,就配套进行市场研究。当独立站业务增长到30亿规模时,亚马逊渠道也增长到近100亿。关键是什么?他们组建了一个由100多位阿里数据洞察人员组成的专业数据洞察部门,通过系统化的商业洞察支持各个业务环节,从产品到营销,每个战略决策都有专业的数据支持。

现在的跨境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告成本剧增,竞争维度升级,运营难度提升,决策链路复杂化。要在这样的市场中突围,关键就是要建立全面、深刻的市场信息获取能力,扩大视野,提升判断力,把握更多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商业洞察如此重要 —— 它不仅是信息的获取,更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可规模化的能力建设。通过专业的商业洞察,我们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产研能力、营销能力、组织能力的全面突破,最终实现从亿级到十亿、百亿级的跨越式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推出了商业洞察云服务。这项服务的核心是:用顶尖智库团队和AI赋能系统,为企业打造无需驻场的市场决策中枢。简单来说,我们的团队就是跨境企业的专业洞察力量,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商业洞察支持。

那么,我们是如何帮助企业建立系统化的战略洞察能力的?我们的研究方法论:从战略、战术到执行的三层分析体系,帮助企业实现从战略到执行的全面突破。 

下图是战略、战术、执行三个洞察需求的维度,单说理论有点空,让我用一个案例来具体说明这三层分析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以国内知名品牌Mideer麋鹿为例。这个品牌最初是靠儿童水拓画爆火的。当它想要进一步增长时,面临着多个选择:是开发更多品类?还是加强品牌建设?还是布局更多销售渠道?或者拓展更多销售市场?这不是简单地拍脑袋能决定的,需要我们从战略、战术、执行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才能找到真正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首先是战略层面的研究。 
最关键的是要确定行业定位。儿童水拓画这个品类比较特殊,它既可以定位为儿童玩具,也可以定位为文具产品。但对Mideer来说,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停留在单个爆品的层面,而是要选择一个明确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构建自己的壁垒和商业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驱动因素和商业终局。有的行业是渠道驱动,有的是款式驱动,有的是技术驱动,有的是供应链驱动,等等。想要在一个行业做大做强,就必须遵循这个行业的商业规律,而不是去挑战行业的大数定律。  而这些行业的驱动因素和商业终局,都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研究才能得出。
比如,我们需要深入研究:
  •  消费端:用户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品牌心智占比、渠道依赖度等 
  • 产业端:供应链特征、技术门槛、产品迭代周期等
  • 市场端:增长曲线、竞争格局、利润分布等
通过这些维度的系统研究,再结合对标案例分析,我们才能准确判断出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比如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儿童玩具行业是典型的渠道驱动型,想要打动渠道,就必须成为品类级的头部品牌。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溜溜球,乐高积木,芭比娃娃,都是大品类的头部品牌。渠道会优先选择这样的品牌。所以在玩具行业,品牌的核心功能是向渠道传递"我是这个品类最棒的品牌"这样的承诺。 
而文具行业虽然表面上也依赖渠道,但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多SKU的渠道占据,就像得力这样的品牌,必须拥有众多SKU才能获得渠道的认可。 
Mideer选择了儿童玩具这个方向,并确立了儿童"艺智美学"的品牌定位。从最初的儿童水拓画做到品类第一,然后延伸到拼图等其他品类,始终围绕美学教育这个方向,目标是成为儿童美术教育领域的领导品牌。 
到了战术层面,我们需要明确:产品体系、营销模型、组织架构等。关键是要研究成功案例,找到行业标杆(Benchmark),学习并复制他们的成功路径。

最后是执行层面,这是最接地气的部分,解决"具体怎么干"的问题:产品创意点是什么?营销方案如何落地?如何进行站内外优化?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从热门元素到网红营销方向,都需要详细的列表和分析。

通过麋鹿Mideer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层面的研究都需要专业的方法论和严谨的数据支持。那么,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三层研究体系的核心价值。

第一层是战略层,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在这个层面,我们需要回答2个关键问题:钱花在哪?从哪赚?

关于市场趋势走向何方?我们的核心能力在哪里?投资回报(ROI)如何?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研究,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突破方向。就像麋鹿的案例中,我们通过深入研究才确定了儿童玩具行业的渠道驱动特征,从而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二层是战术层,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当战略方向确定后,我们需要设计具体的实施路径:如何分配资源?业务模式如何构建?团队如何协同?这涉及到产品体系、品牌矩阵、营销模型、组织架构等多个维度的规划。在这个层面,我们会深入研究行业标杆,获得行业Benchmark,帮助企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第三层是执行层,解决"具体怎么干"的问题。 

这是最接地气的层面,包括产品创新怎么做、营销方案如何落地、运营效率如何提升等具体问题。我们会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从热门元素到营销策略,帮助企业做出精准决策。 

为什么要强调这三层分析体系?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看到企业在这些层面出现混乱:有时把执行层面的问题当作战略问题来处理,有时又过分关注战术而忽视战略方向。

先做正确的事情,再正确的做事情:先进行战略层面的洞察,再进行战术层面的规划,最后才是执行层面的细化。  这就像盖房子,战略就是选址和规划,战术是设计图纸,执行则是具体施工。只有这三层次协调一致,企业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竞争优势。  

在我们的商业洞察云服务中,我们始终秉持着一个核心理念:做跨境企业简单、专业、易得到的战略合伙人。我们深知,在全球化竞争中,信息壁垒是很多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要打破这个壁垒,不仅需要专业的研究支持,更需要一个可持续的研究体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研究解决方案:

首先是人才体系。我们组建了一支由国内外名校商科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通过总监、研究经理、分析师的金字塔式架构,确保研究质量。每位分析师都经过3-6个月的专业培训,掌握系统的研究方法论。

其次是数据支持通过对互联网海量公域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整合电商平台数据、社交媒体数据、各国政府数据、三方研究报告等多源数据,构建全面的市场洞察体系,为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通过AI技术实现跨语言、跨平台的数据整合与分析,大幅提升研究效率和洞察深度。

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发了一系列专业的研究工具和标准化的方法论,通过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和深度分析,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前瞻性。从战略到执行层面,我们都能提供专业、系统的研究支持。

商业洞察云服务是为企业配备一个专业的战略研究部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更多跨境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从亿级到十亿、百亿的跨越式发展。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研究水平和服务内容,欢迎与我们深入交流。

交个朋友

图片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