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被视为“中国品牌出海模板”的安克创新(Anker),在6月却连续两次发起充电宝召回,范围不仅限国内,还包括北美、日本、欧洲等核心海外市场。 安克为何被迫紧急召回? 6月12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召回安克部分型号在美销售的超过110万台设备。官方说明指出该型号可能存在锂电池过热导致起火风险。此前共收到19起火灾及爆炸报告,造成2人轻微烧伤、11起财产损失,损失金额超6万美元。 6月30日,安克又在全球范围启动了对 A1257、A1647、A1652 等五个型号的自愿召回,涉国内近期因供应商电芯问题召回型号相同,并波及美国、日本、欧洲和东南亚市场。日本召回规模数十万台,是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移动电源召回事件之一。 安克创新副总裁熊康在采访中强调,这次海外召回规模“比在中国区看到的更大”。综合国内71万台召回,加上海外召回,两次共计逾200万台产品受影响,成为中国消费电子品牌中首个如此大规模“国际级”召回案例。 官方提供换新或礼品卡补偿,金额在25.99–89.99美元不等,用户可通过官网注册换新或优惠补偿。同时,安克还同步发布了各国电芯回收建议,建议用户前往当地危废中心或指定回收点处理锂电池。 出海品牌的合规新考验 这次安克召回事件不仅是单一产品问题,更是一次对出海品牌全链条风险能力的考验。 首先是跨境合规复杂度。北美、日本、欧洲市场对含锂电产品有严格监管,例如美EPA、欧盟电池法规 EU 2023/1542,以及各国禁止一般垃圾处理锂电池。这些政策覆盖设计、销售、运输、回收各环节,大大加重企业合规负担。 欧盟电池法规 EU 2023/1542 其次是召回处理能力。涉及近200万台产品,退运成本高昂,且还要顾及报废处理费用。除了物流,企业还需满足各国环境处理标准,如安克要求德国电池到零售店回收、日本提供回收包裹。这对出海企业的供应链弹性和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是品牌信任与形象维护。安全事件直接冲击品牌公信力。即使召回占收入不到10%,对用户信任的影响无法量化。补偿策略和透明处理是重要手段,但更关键的是,企业必须展示技术和质量的修复能力。 最后是制度性合规升级已势在必行。欧盟《2023电池法规》自2024年起实施,要求产品CE标识、电池可替换、全生命周期追溯等。无论是制造商、进口商还是分销商,都必须提前布局,不能再靠事后被动召回应付。 安克这次大规模海外召回,从根本上提醒所有中国消费电子出海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不只是卖货,更要把法规能力、安全管理、回收服务设计进产品体系。 下次,也许不是一次召回那么简单——失去的信任和被放大的风险,才是真正的成本。 出海大百科 独立站案例 服装鞋袜:HappySocks Sheertex Shopify指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