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企业遇到瓶颈,需要的可能不是"干得更多",而是"想得更清楚"。

产品线扩展了,团队规模扩大了,市场覆盖面拓宽了,企业的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这时,如果没有清晰的战略指引,企业很容易陷入"忙碌但不前进"的困境。

回顾全球那些从亿级规模成功跃升至十亿级的企业,我们发现一个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的共同点:它们几乎都在关键增长阶段建立了专业的战略能力。

无论是安克创新(Anker)在年收入达到2-5亿美元时开始的多品类扩展,还是希音(Shein)在5-10亿美元规模时设立的战略部门主导全球化布局,这些成功案例都证明了战略思维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作用。

战略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找到"靶心"——所有资源和努力应该指向的核心目标点。当我们找到这个点,产品、营销、品牌等所有部门都能向同一个方向使力,形成合力。

在商业的世界里,有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确保自己在正确的赛道上。战略能力不再是大企业的"奢侈品",而是成长型企业的"必需品"。

它帮助企业从"加法增长"(再开一条新品线,再拓展一个新市场)转向"乘法增长"(通过系统化的协同,让1+1>2)。

本文将深入探讨五种有效的战略模式,每种战略都会通过精选的海外成功品牌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帮助大家理解,这五种战略分别是:

  • 战略定位重构;

  • 细分市场领导战略;

  • 蓝海市场开创战略;

  • 核心技术延展战略

  • 战略用户突破。

这些战略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市场挑战的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路径,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好风",实现持续、健康的增长。

我们每月定期会举行各类行业研究分享活动,?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加到我们客服,得到活动一手通知~
  • 往期活动文字回顾


01.

战略定位重构

图片

战略定位重构不仅仅是简单的品牌包装,而是基于深刻的市场洞察,通过场景重构、价值链重构和用户群体进阶,实现品类的跨越式发展。

案例一:Nugget 从沙发到教育玩具的蜕变

你是否曾想过,一个简单的沙发垫子如何在不花一分钱营销费用的情况下,创造出超过2.3亿美金的年销售额?Nugget的成功之路恰恰证明了,战略定位的精准转变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品牌的命运。

创立于2014年的Nugget 玩具沙发品牌,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核心产品是一款售价229-279美金的模块化沙发,可以自由组装、移动,让使用者根据想象力创造各种造型。如今,它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制造公司之一,但这条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 战略迷途:品牌定位的困境

Nugget最初的战略定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是,他们选择了大学生市场,将产品定位为"大学宿舍沙发"。乍看之下,这个定位似乎合理:产品可折叠、拼接,既可当床又可当沙发,轻便舒适,非常适合空间有限的宿舍环境。

但这个看似合理的定位却导致了销量停滞。为什么?因为他们忽略了两个关键因素:

  • 大学生群体消费能力有限,55%的美国本科毕业生背负着平均28,400美元的助学贷款;

  • 对于非刚需产品,大学生普遍不愿支付高价,而市场上可替代产品众多。

这不正是许多企业常犯的错误吗?选择了庞大但不精准的目标市场,却忽略了用户的真实消费能力和需求痛点。

2. 战略转折:发现特殊儿童市场的蓝海

转机出现在2017年,一位自闭症儿童的教师发现,Nugget的模块化设计对特殊儿童有着意想不到的价值。这款产品可以帮助自闭症和唐氏综合症儿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和运动能力,成为一种有效的干预工具。

Nugget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号,果断将行业定位转变为"儿童玩具沙发",重点关注感官失调、自闭症、对抗性反抗障碍以及唐氏综合症的儿童群体。

更精准地说,他们选择了"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玩具沙发"这一品牌定位,因为相比于单纯的运动功能,父母更愿意为孩子的"创造力发展"买单。

你能想象吗?同一个产品,仅仅是战略定位的转变,就让它从一个滞销的宿舍家具,变成了一个供不应求的特殊教育工具。

3. 破圈之路:从特殊儿童到主流家庭

但Nugget的战略眼光并未止步于此。数据显示,2019-2022年间,他们进一步拓展了目标用户群体,从特殊儿童家庭扩展到双胞胎、多孩家庭,特别是那些推崇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家庭。

为什么这些多孩家庭会成为Nugget的刚需人群?想象一下,当你同时要照顾两三个活泼好动的1-3岁孩子时,一个能让他们自主玩耍的产品有多么重要!

更重要的是,蒙特梭利教育非常重视孩子在独立实践中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这款可爬可搭建的沙发完美契合了这一教育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新目标群体的消费能力相当可观: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平均学费每年高达1.2-1.5万美金,远高于传统幼儿园的4500-1.3万美金,而蒙特梭利小学的年均学费更是达到3.5万美金。

4. 营销创新:低成本高效的KOL合作

Nugget的营销策略同样令人称道。他们如何在不投入大量营销预算的情况下,获得持续的品牌曝光?答案是他们创新的"The More You Nugget"捐赠计划。

这一计划将生产中的残次品(他们称之为"Nugget宇宙中的雪花")捐赠给美国公立学校的教师(幼儿园至小学五年级)。

这一举措一石二鸟:既解决了残次品的处理问题,又赢得了教师群体,这个在儿童教育领域具有极高公信力的"势能用户"的支持和传播。

5. 私域运营:FB群组的社区力量

在儿童玩具行业,用户信任和复购至关重要。Nugget巧妙地利用Facebook群组建立了强大的私域流量池,实现了两个关键目标:

1)维持老用户活跃度,提高产品使用频率和复购率(许多用户分享的创意搭建需要多个沙发组合完成);

2)利用老用户的真实内容为新用户提供参考,加速购买决策。

这种社区运营模式特别适合Nugget这类客单价高、用户终身价值(LTV)超过600美金的产品,有效降低了获客成本,提升了品牌忠诚度。

Nugget的成功告诉我们,战略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初始定位遇到瓶颈时,敢于重新审视产品价值,发现新的用户需求,并勇于转型,往往能够开辟出意想不到的增长空间。

从大学生宿舍到特殊儿童教育,再到主流家庭的教育玩具,Nugget的每一次定位转变都让产品价值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最终实现了从沙发到教育玩具的华丽转身。

案例二:Slip 从床品到美容护肤的跨越

枕套也能成为美容产品?听起来像"智商税"的概念,如何能创造出3270万美元的年销售额?

Slip真丝枕套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敢于打破传统品类边界,为普通产品赋予全新战略价值定位时,奇迹就会发生。

1. 从床上四件套到美容奢侈品的蜕变

创立于2004年的澳大利亚品牌Slip,将一个看似平凡的枕套巧妙地重新定义为美容护肤产品。这款售价高达89-110美元的真丝枕套,在传统观念中似乎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毕竟,枕套通常只是床上四件套的附属品,很少有人会单独购买,更不会为它支付如此高价。

然而,Slip敏锐地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消费痛点许多女性在睡前会涂抹昂贵的精华液和护肤品,而普通棉质枕套会吸收这些价值不菲的护肤成分,同时还会在脸上留下睡痕和皱纹。

你能想象吗?一瓶价值100-200美元的精华液,有相当一部分被你的枕套"喝掉"了!

2. 产品差异化与目标用户

Slip的真丝枕套能减少43%的脸部摩擦力,防止睡眠皱纹,并保留面部护肤品,保留面部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并减少头发打结和断裂

品牌精准定位了护肤重视者和美容爱好者这一高消费意愿群体。这些主要是都市高收入女性,她们注重皮肤健康,愿意为高效护肤产品支付溢价。

对这个群体而言,一个能够保护昂贵护肤品效果的枕套,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3. 营销策略转变

Slip没有将产品作为床品推广,而是完全融入美容护肤生态系统:与美容KOL合作,参加美容展会,联合皮肤科医生背书,在社交媒体展示用户反馈。

这种全方位的美容营销策略,让Slip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美容护肤品牌,而非床品品牌。

Slip的成功告诉我们,即使是最普通的日常用品,只要找到正确的定位和目标用户,也能焕发出惊人的生命力。这种将看似无关的领域(床品与美容)巧妙结合的策略,为众多普通产品的品牌升级提供了启发。

当你敢于打破传统品类的界限,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重新思考产品价值时,即使是最普通的产品也能实现非凡的市场突破。枕套可以变成美容产品,那么你的产品又能跨界到哪个领域,创造新的价值呢?

总结

「战略定位重构」战略本质从产品定位到价值重构

1. Nugget案例:品类重定义

  • 战略洞察:从功能属性(沙发)到场景价值(教育玩具)的转型;

  • 价值链重构:产品矩阵(主品+配件)+ 高频复购模式;

  • 用户群体进阶:特殊教育→蒙氏教育→大众家庭。

2. Slip案例:跨界价值创造

  • 战略洞察:从床品到美容护肤的品类跨越;

  • 价值主张:功能性产品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型;

  • 品牌资产构建:美容专业度+高端定位。


战略定位重构:不是简单的营销包装,而是基于深刻的用户洞察,通过场景重构、价值链重组和用户群体进阶,最终实现品类的跨越式发展。

其核心在于对行业、品类深刻的洞察,找到产品的第二价值曲线,并以此构建新的竞争壁垒。

大家对案例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的官方客服,领取完整的案报告。
领取案例报告


02.

细分市场领导战略

图片

案例一:Black Rifle Coffee 军迷咖啡的文化认同

在星巴克、雀巢等咖啡巨头主导的红海市场中,一家名为Black Rifle Coffee的品牌却凭什么能杀出重围,创造3亿美金的年销售额并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答案就在于他们的细分市场领导战略——将普通咖啡转化为军人文化和爱国情怀的象征。

1. 大胆的文化定位

由前美国陆军Evan Hafer于2014年创立的这家咖啡品牌,将咖啡与军事文化完美结合。从品牌名称("黑步枪咖啡")到产品包装,处处彰显军事元素。他们的咖啡名称采用军事术语,包装设计融入枪支、子弹和美国国旗,咖啡杯做成手榴弹形状。

这不仅是视觉差异化,更是价值观和身份的宣言:"这不只是咖啡,这是军人精神的象征。"

2. 精准的用户定位

Black Rifle Coffee精准锁定了美国2000万退伍军人、现役军官及其家属,以及警察、消防员等公职人员作为核心用户群体。这些群体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爱国情怀,渴望被理解和尊重。

当一个退伍军人喝这款咖啡时,他不只是在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在表达"我以我的军人身份为荣"。这种情感连接和身份认同,是其他咖啡品牌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3. 从商品到文化符号的转变

Black Rifle Coffee的成功告诉我们,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单纯比较功能和价格已经很难取胜。真正的差异化在于能否将普通商品转化为文化和身份的象征,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归属需求。

这种策略带来了三大优势:首先,它创造了难以撼动的品牌忠诚度,用户对价格不再那么敏感;其次,它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即使大品牌也难以轻易模仿;最后,它将客户转化为品牌的自发传播者,大幅降低了营销成本。

这就是细分市场领导战略的精髓与其在大海里做小鱼,不如在小池塘里做大鱼!Black Rifle Coffee不争夺所有咖啡消费者,只专注服务军人、退伍军人和军迷群体,结果反而创造了难以撼动的品牌忠诚度。

总结

Black Rifle Coffee案例:文化价值差异化

  • 战略洞察:商品属性向文化符号转化;

  • 品牌资产:军事文化IP打造;

  • 用户资产:军迷社群构建。

当市场趋于成熟,同质化竞争加剧时,精准的细分市场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是要找准特定细分人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共鸣,将普通商品转化为文化符号和身份象征,从而建立起难以撼动的品牌忠诚度。

大家对案例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的官方客服,领取完整的案报告。
领取案例报告


03.

蓝海市场开创战略

图片

Hismile 当牙齿美白遇上美妆

一款你是否曾想过,一个简单的牙齿美白产品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创造3亿美元的销售奇迹?澳大利亚品牌Hismile的成功故事,完美诠释了蓝海市场开创战略的威力。

Hismile品牌的成功因素总结为两大核心点:创新的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精准的目标客户定位与商业模式。

1. 发现市场空白,创造全新品类

Hismile创立于2014年,成立于澳大利亚,是一家专注于口腔美容的创新型企业,年销售额为$3亿,客单价区间$7-$59。产品线包括牙齿美白套件、色彩校正精华和美白牙膏等多种口腔护理产品。

Hismile敏锐地发现了牙齿美白市场的空白:专业牙科美白效果好但昂贵且不便;普通美白牙膏便宜但效果微弱。

hismile这个定位类似于“牙齿美白界的口香糖”和美妆品类的延伸。解决口臭问题的长期解决方案就是看胃病医生或者看口腔医生,但如果临时要解决一下口气问题,口香糖就可以。

口香糖也是针对用户大众的、长期的问题出了一个临时性的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非常大的。

hismile 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这种创新的定位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需求,还降低了使用门槛,扩大了目标市场。同时,亲民的价格策略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普及性,促进了高频率使用和复购。

2. 精准锁定美容爱好者与天才商业模式

hismile 将自身定位为美容产品类似于牙齿届的粉底液和唇釉,精准瞄准了美容爱好者和美妆博主这一影响力群体。

这一跨界定位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从"必需品"变成"想要品",从"牙齿治疗"升级为"美容投资",避开了与口腔护理巨头的红海竞争,同时提高了消费者的价格接受度。还能借助目标群体的影响力进行有效的营销推广。

他们还设计了一个天才的商业模式:不是卖一次性产品,而是先卖设备,再持续卖耗材,实现高频复购!

采用"设备+耗材"的商业模式:先卖LED灯牙套(约60美元),再持续销售替换凝胶(约24美元),创造持续收入流并形成客户锁定效应。

并且由于产品本质上是一种临时性解决方案,这种定位自然而然地鼓励了频繁使用和重复购买,从而建立了一个高复购率的商业模式。

总结

HiSmile案例:价值创新 

  • 战略洞察:传统解决方案的创新突破;

  • 商业模式:高频消费+持续复购;

  • 市场渗透:美妆赛道的跨界整合。

HiSmile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新兴市场中确立领导地位。这类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创新性解决方案开创全新的市场空间,而不是在现有市场中竞争。 

成功的关键在于市场教育和专业背书的结合,通过建立品类标准和用户认知,在新品类形成初期就确立领导地位,实现品类及品牌,从而获得先发优势和品类垄断地位。

大家对案例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的官方客服,领取完整的案报告。
领取案例报告


04.

核心技术延展战略

图片

YETI 从冷藏箱到80亿帝国:一项核心技术的无限延展

一个做冷藏箱的小公司,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市值超过80亿美元的户外装备巨头?YETI的成功故事,完美诠释了核心技术延展战略的商业魔力。
1. 从专业痛点到技术突破

YETI的品牌起源也很简单,只因为创始人两兄弟因为受够了市面上质量差的冷藏箱,决定自己做一个真正耐用的产品。

他们开发的高端冷藏箱虽然普通产品贵5-10倍(售价200-1000美元),却因极致的保温性能和坚固耐用的特性,赢得了专业钓鱼爱好者和户外探险者的青睐。

但YETI面临一个商业挑战:冷藏箱客单价高、复购周期长,难以快速获客和扩大市场。这时,他们做出了战略性决定——将核心技术延展到更多相关产品上。

2. 核心技术的多元应用

YETI的天才之处在于认识到:保温隔热技术和耐用材料工艺这两项核心能力,可以应用到众多相关产品中。

他们开始有计划地扩展产品线:从硬质冷藏箱到软质冷藏包,从保温杯到户外水壶,从户外椅到防水包.......每一款新产品都基于同样的核心技术优势,都传递着同样的品牌价值:"极致耐用,专业户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温杯的推出,这款产品作为引流款,针对的是与冷藏箱相同的核心客户(户外运动爱好者)和相同的心智点(保冷)但是因为保温杯相对于冷藏箱来说价格便宜,因此大大降低了购买门槛,同时具备很强的社交传播属性。

3. 高低搭配的产品矩阵

你能想象一个保温杯成为了品牌帝国的关键一步吗?

YETI巧妙地构建了"高低搭配"的产品矩阵:高端冷藏箱售价高达数千元,建立专业形象和品牌溢价;而入门级的保温杯只需几百元,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体验YETI的品质,扩大用户基础。

这种策略创造了完美闭环:当用户购买并认可了YETI保温杯的保冷性能,自然会考虑购买同品牌的保冷箱、背包等产品。

高端产品塑造品牌溢价,入门产品扩大用户基础,共同强化统一的品牌心智。

总结

YETI案例:技术优势扩张 

  • 战略洞察:核心技术的多维应用; 

  • 产品矩阵:高低搭配的品类组合 ;

  • 品牌资产:专业户外装备形象。

YETI的案例说明,技术优势如何转化为持续的市场优势。 这一战略的精髓在于将核心技术能力延展到多个相关品类,通过产品矩阵的合理布局,既保持了品牌的专业形象,又实现了市场的纵深发展。

关键是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专业化路径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大家对案例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的官方客服,领取完整的案报告。
领取案例报告


05.

战略用户突破

图片

QUAD LOCK 逆向思维:缩小目标市场,销售额却翻了一倍!

一个普通的手机支架品牌,如何在短短两年内将销售额从4000万美元翻至1亿美元?QUAD LOCK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市场不是越大越好,找到真正的刚需人群才是增长的关键。
1. 从大市场到小众刚需

创立于2011年的QUAD LOCK最初将目标用户定位为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全美约5000万人),但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2020年,他们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将核心用户转向摩托车骑手,特别是越野摩托爱好者——一个仅有500万人的小众群体。

这个看似"缩小"目标市场的决定,却带来了惊人的增长:2020年销售额4700万美元,2021年跃升至8800万美元,2022年突破1亿美元大关。

2. 为什么小众反而成就大业?

关键在于需求的本质差异。对自行车骑行者而言,手机支架并非刚需:骑行速度慢,可用手表导航,对支架稳定性要求低。而对摩托车骑手,特别是越野摩托爱好者来说:

  • 高速行驶需要实时、清晰的导航视图;
  • 崎岖路面对支架的抗震性要求极高;
  • 这个群体本身就愿意为优质配件支付溢价。(摩托车本身就贵)

QUAD LOCK将产品定位为"摩托车专用,拥有最佳抗震效果的手机支架",售价提升至69.9美元——远高于市场均价20美元。
同时,他们赞助越野摩托赛事,强化产品抗震性能,开发完整的摩托车手机套装系列,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总结

Quadlock案例:核心用户重构 

  • 战略洞察:从大众市场到专业细分;

  • 价值提升:高端定价+品质溢价;

  • 品类领导:细分市场的绝对优势垒。

QUAD LOCK的案例揭示了用户战略对品牌增长的关键作用。如何通过精准定位核心用户群,建立起基于用户洞察的增长模型。 
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度理解目标用户的痛点和需求,通过持续的价值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化,建立起基于用户口碑的自然增长机制,最终实现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市场的突破。
大家对案例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的官方客服,领取完整的案报告。
领取案例报告


06.
“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
图片
今天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战略的内容,通篇都在强调一个战略观点: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
只有先把这些战略层面的问题想清楚,后续的战术执行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在内容结束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聊聊在企业发展中商业洞察的重要性。
从市场实践来看,众多跨境企业从5000万、1亿增长到10亿、百亿的过程中,关键的差异并非在于爆品开发、运营能力、供应链掌控或团队组织等基础商业认知能力,而在于是否能够系统化、科学化、有节奏地把握市场机会、产品机会和营销脉搏。
商业洞察体系的三个层级
1. 为什么需要系统化的商业洞察?
当企业开始规模化扩张时,科学化的商业洞察变得尤为重要。
虽然很多企业都有渠道研究、行业研究、个案研究等专业领域的研究团队,但我们需要从需求维度来理解商业洞察的层级体系。
2. 商业洞察研究方法论:从战略、战术到执行的三层分析体系
1)战略层级:钱花在哪?从哪赚?
  • 洞察需求维度:趋势机会、能力建设和ROI;
  • 核心关注点:企业发展/业绩增长;
  • 洞察如何解决:机会洞察+商机研判+战略推演;实时、全面、精细颗粒度的商业情报支持。
2)战术/策略层级:资源怎么分配?模式怎么构建?团队怎么协同?
  • 洞察需求维度:产品体系架构、品牌矩阵模型、营销流量模型、组织财务与业务模型;

  • 核心关注点:成功模式、模式规划与落地;

  • 洞察如何解决:大量对标案例拆解,获得行业Benchmark+成功路径。

杜绝主观判断的决策方式,要站在巨人肩膀上获取商业认知,而非从零开始。
3)执行层级:活怎么干?动作怎么落实?结果怎么拿到?
  • 洞察需求维度产品创新点、营销创新点、广告创意、网红合作、战内站外优化、营销活动落实;

  • 核心关注点创意、点子、方向的实施方法;

  • 洞察如何解决海量数据抓取+研究分析,制定详细执行清单。
3. 层级划分的重要性
正确识别问题所属层级至关重要,要避免:
  • 将战略层面问题降级到战术层面分析;
  • 跳过战略直接分析战术;
  • 混淆不同层级的分析方法。
核心原则: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
商业研究应该遵循从战略到战术再到执行的逻辑顺序推进,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商业洞察的核心不在于简单决定是否做品牌,而是通过系统研究,找到行业真正的驱动因素,从而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对于希望提升企业战略能力和商业洞察能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引入专业的商业洞察人员或寻求专业咨询团队的支持。
也欢迎大家找我们来聊聊,我们的「商业洞察云服务」提供顶尖智库级团队+AI赋能系统,为企业打造无需驻场的市场决策中枢。免除了企业对于专业人次的招留用管问题。
图片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的客户经理详细了解。
商业洞察云服务

图片

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是一家专注跨境零售业务规模增长的战略研究与规划公司。
我们专注于服务跨境零售企业,通过科技手段降低海外市场战略情报的获取门槛,让专业的战略服务像水电一样成为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创始人们随手可得的基础设施。
在全球市场格局剧变的当下,我们始终坚信: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企业都值得被倾听和支持。
我们愿意作为您值得信赖的战略伙伴,与您并肩同行,用专业的战略能力与你一起做生意,做你的事业的合伙人,与你一起共谋成功。
  • 点击图片了解:我们是谁?

图片

图片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