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远航·升级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跃迁  
Global Leap  

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以资本为帆、技术为舵,从单一产品输出迈向全价值链出海。上周,66亿港元总部落地、北极航道首航破冰、自动驾驶远征四海——一场覆盖制造、物流、金融与科技的“深水区远征”已然启程。






全球布局多点开花




香港铜锣湾的港岛一号中心迎来新主人。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联合投资66亿港元,购置13层写字楼设立双总部。这一战略锚点标志着阿里系将以香港为跳板,加速国际业务拓展。同期,阿里云在迪拜的第二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球可用区增至92个,为中东数字化注入新动能。

车企出海策略呈现差异化深耕。理想汽车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开设首家海外零售中心,以增程电动车切入中亚市场,并首次采用本地授权经销商模式。小鹏汽车在迪拜建立数字化配件仓,优化中东及非洲售后响应;比亚迪则斩获新加坡L4级自动驾驶巴士试点项目,成为该国首个官方认证的高阶自动驾驶公共交通案例。  





物流通道破冰突围




北极航道迎来历史性首航!“伊斯坦布尔桥”号货轮从宁波舟山港出发,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历时26天抵达波兰格但斯克港。这条“冰上丝绸之路”串联中国四大港口与欧洲四大枢纽港,较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20天以上,时效优势改写中欧贸易物流格局。

时效革命正重塑全球供应链逻辑。北极航线为光伏组件、电动汽车等高时效需求货物开辟新通道,企业库存可降低40%。菜鸟同步升级全球大促物流方案,推出“全球五日达”“海外仓隔日达”等服务,以分钟级配送刷新跨境电商履约标准,助力中国制造高效触达全球消费者。  





政策赋能制度型开放




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向“全球资源配置中心”转型。通过制度型开放、数字生态构建与产教融合三大路径,区域正突破传统“世界工厂”定位。广交会期间,《世界认证“地图”2.0》正式启动,以数字化工具破解企业国际认证信息壁垒,推动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

跨境金融基建持续升级。中国人民银行与澳门金管局签署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备忘录,深化清算系统对接。海关总署同步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提升通关规范化水平,为出海企业构筑合规护航体系。  





资本驱动技术远征




机器人赛道迎来资本热潮。云迹科技登陆港交所,开盘大涨49.37%,募资5.9亿港元。其配送机器人已落地超30000家场景,全年完成服务超5亿次。爱诗科技完成1亿元B+轮融资,旗下AI视频工具PixVerse用户破亿,年度经常性收入超4000万美元。

自动驾驶领域融资规模再创新高。九识智能获蚂蚁集团领投数亿美元,其L4级无人驾驶车队在国内快递市场占有率超70%,业务覆盖四大洲。“全球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通过港交所聆讯,年内连获卢森堡、新加坡、迪拜多地许可,加速技术出海落地。  





区域枢纽战略升级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正崛起为出海“黄金跳板”。10月18日,“从海南出发”企业出海计划在海口启动,吸引全球产业链布局落地。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志远指出,封关运作将推动海南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区域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纽带。首届全球合作伙伴峰会提出,中国企业需强化与东南亚、中东的产业协作通道,通过属地化人才培养实现技术本土化。比亚迪新加坡自动驾驶项目、小鹏中东配件仓等案例,均彰显“全球网络+本土实践”的双轨策略。  





深水区远征的启示




出海模式已发生质变。从阿里资本布局到北极航道贯通,从自动驾驶技术输出到海南制度型开放,中国企业正以资本、技术、品牌、商业模式“四位一体”组合拳重构全球价值链。这种全要素出海不仅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更通过属地化运营实现与当地经济共生。

未来航向需兼顾创新与风控。专家建议,企业可探索现实资产代币化等金融工具突破资本边界,但需坚守合规底线。随着粤港澳制度型开放深化、“冰上丝绸之路”运能释放,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远征将更趋系统化、生态化,逐步掌握全球价值链话语权。  


END

关注我们



立即扫码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