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参与公益,但随着很多品牌急迫的做出公益成效,一些混乱的状况也随之出现。


很多品牌公益,过于粗暴速成。


基本逻辑是,联合某家专业公益机构,捐一笔大钱立一个具备话题性的项目。


然后公益组织去落地执行,品牌基本相当于冠名赞助,然后将项目效果包装出来做传播,以此塑造品牌的公益形象。


对于公益组织来说,这种项目也很商业化。首要目标是满足金主诉求,帮助品牌塑造社会形象,至于项目是否解决了被帮助者的问题,已经是次要的了。


很多类似的项目在一阵大风吹过之后,下一地鸡毛。


好公益,需要长期积累,成为品牌使命的一部分。


谈谈我对品牌公益的思考,一是我的公益观,什么是好的公益项目。


第二谈谈公益化组织,如何将公益项目融入企业日常,吸引更多人参与,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


以下、Enjoy:


好公益,可持续解决方案


比如一个村子缺水的问题,最速成的公益是,捐助很多成品矿泉水,但这不是解决方案。但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将水源引入,或许打井,或许管道引流等等。


现在太多项目就是“矿泉水”公益。


给贫困儿童送棉衣,送书本,捐个图书馆或新学校等等,没区别,都不是解决方案。


如果是贫困山区的落后小学,哪怕找全球最厉害的建筑师,造一所最好的学校,他们的升学率就能提高,命运就能改变吗?显然不能。建筑师能获奖,赞助品牌能获得声誉,唯独遗落在那里的留守儿童,没有任何改变,除了立在那里突兀的校舍。


商业策略的核心,是在博弈中利己。但公益的初心一定是利他,没有博弈,只是利他。


很多品牌在公益项目中,最后想的仍然是利己,想的是通过公益项目完成对品牌的塑造。


好公益项目最基本的标准,是解决方案


品牌可以捐一笔大钱来冠名,甚至可以有利己需求,但最起码要成为解决方案,创造“水源”,而非送“矿泉水”。


哪怕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哪怕解决一个很垂直很小的问题。


其次,是可持续与规模化。


比尔盖茨作为多年全身心投入公益的巨富,在公益之路上频频受挫,有部纪录片讲他做公益的过程,我们发现一个人哪怕是投入数百亿美金的首富,力量也非常有限。


换到品牌企业立项做公益,做一个项目到十个项目,捐助1个亿到1000亿,能改变的仍然有局限性。


并非说捐钱立项没有价值,而是在这一模式下,规模与持续性有很明显的边界,且只有高利润的大企业能有此投入。


所以,在可持续与规模化的思考中,我们换一个视角,不是钱越多越好,而变成人越多越好。


公益与慈善的本质差别,是人投入的时间,更多人投入更多时间。


当品牌企业将投入公益的资源由“钱”转变到“人”时,就从品牌集中力量做大事,升级为全员参与的“公益化组织”。


一个由更多人组成的公益化组织,随着人的不断扩张,持续性与规模化也随之增长。


对于商业品牌来说,做长期有价值的公益,应该从自上而下的立项捐钱,升级到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涌现,发动全员公益,融入到品牌日常中。


接下来我们谈谈,什么是——公益化组织。


公益化组织,自下而上涌现


最近与阿里朋友聊,谈起他们刚刚在内部举办的“阿里巴巴公益榜”颁奖晚会,只在内网针对25万阿里员工直播,所以我也没看过。


将这个对内的项目拿出来说,我觉得阿里提供了一个公益样本,对所有想要做公益的大公司,都有借鉴价值。


当别的品牌还在集团立项捐钱时,阿里已经全员转型公益化组织。


阿里不止有集团公益,另一条公益线是关于员工的,25万阿里员工全员做公益,并涌现出大量创新的公益项目,都是员工自发组织参与,跟集团关系不大,跟钱关系也不大。


简单理解,就是阿里所有员工或团队,都可以基于自身业务能力与兴趣,借助阿里平台的技术与影响力,自下而上的发起公益项目,使其持续生长扩大,优秀项目集团再给予资源扶持,帮助成为更大的解决方案。


我从组织的形成,项目的逻辑,组织的进化三个层面,谈谈品牌公益如何形成公益化组织。


形成:自下而上涌现


首先,公益化组织不是“计划公益”,不是集团出钱立项,而是从基层组织中涌现,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发起公益项目。


阿里有25万员工,非常多元化的业务团队与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的能力与技术,都有可能转化成为公益项目。


设计师、程序员、营销人等等,向外延伸到不同领域,至今已经拓展到打假、环保、助老、助残、脱贫、护宠等各个领域,并且生长出许多现象级产品与项目。


这其实更像一个公益平台,人人参与,各自立项,优秀项目可以生长的足够大,成为集团年度表彰重点扶持的项目,最终也能成长为公益大项目。


这一生态的形成并非靠行政命令,是经过多年的生长与传承,最终成为繁茂生态。


阿里创始人马云一个被津津乐道的故事是,年轻时在杭州街头怒斥偷窖井盖的人,被电视台无意拍到并流传至今,这种朴素的正义感与公益心,也成为阿里公益化组织的初心。


2021年,25万阿里人通过“人人3小时”平台,申请超100万公益时,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到现在在阿里集团内,公益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不止是集团公益要做,也无关多少亿,而是成为所有人的日常。


用自己的能力,在业余时间,发起自己能做的事情。涌现出很多大项目,但更多的是小事情仍在生长。


立项:生长为解决方案


如何成为更好的公益化组织?每人每月捐款10块钱行不行,去捡2小时垃圾行不行?


这些小事当然也是公益,但更好的公益化组织,需要有更大的野心,解决更大的问题。


每年阿里组织内都会涌现很多公益项目,总有一些成为规模化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每年一度的“阿里巴巴公益榜”则是将这些优秀的项目评选出来,助力其更快成长,更多人加入这些项目,也帮助更多人。


在今年的榜单中,也出现了很多现象级产品。


一类是硬科技+公益心,创造产品化解决方案。


比如达摩院的程序员,打造AI虚拟人手语翻译“小莫”,可实现手语实时双向翻译,在听障人群与正常健听人群建立“同声传译”。


在科技时代公益不仅仅是爱心,也是硬核的科技能力。类似的公益产品还有很多,像“高德Maas+碳普惠”、“未成年人保护计划”等多个榜单项目,都是以硬科技+公益心,创造解决方案。


另一些项目,则是一群弯腰做事的人。


很多农产品品牌有好产品,但不懂品牌也不懂设计,于是就缺乏品牌竞争力。阿里设计师发起品牌帮扶计划,帮助乡村农产品重塑品牌VI与包装设计,通过输出设计能力,帮助乡村振兴。


目前已经有数百名设计师加入,包括很多不是阿里员工的外部设计师。重新设计后的农产品品牌,销量增长数倍。


类似的项目也还有很多,成为可持续运营的团队,更多人加入,做更多事情。


进化:吸引更多人参与


最后谈谈公益化组织的进化,会成为什么。


阿里运营小二刘俊在颁奖晚会上说:“公益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了一点点。”


我特别认同这句话,公益不是捐一笔大钱,公益是更多人帮助更多人,大家各显其能。


我们在阿里的25万公益化组织中看到,不同职能与岗位上的人,涌现出非常多元化的公益项目。


同时,这些项目没有成为散沙,也不是“矿泉水”公益,而是非常有组织能力,极具硬核的解决方案。现象级产品或项目得到资源支持,成为一个社会领域内的解决方案。


这成为一个良性的公益生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涌现。


现在这个公益化组织已经开始“外溢”,很多项目开始吸纳非阿里员工成员的加入,比如帮乡村品牌做设计的团队,很多外部设计师已经加入。所以,阿里员工25万人,但这个公益化组织已经不止25万人。


再看好公益的两端,需求端是成为解决方案,创造“水源”。


项目发起者这一端,好的标准是可持续与规模化,持续吸引更多人参与,让每个人都多做一点点。


总结展望:社会化公益创新


最后总结展望一下,品牌公益的升级逻辑。


尤其是很多新兴品牌以及互联网品牌,手持大量预算,一心投入公益事业,很多都是创始人亲自挂帅,但由于太急迫的看到效果,于是出现很多略显粗暴速成的项目。


这些项目到底是帮助他人的“利他”,还是塑造自己的“利己”项目,很值得怀疑。


品牌公益应该如何进化,如何从单纯“钱”的逻辑中解脱,塑造组织化、可持续、规模化的品牌公益?


阿里的公益化组织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很多有心做公益的品牌可以借鉴。


公益化组织的方法逻辑很简单,每个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尤其对于互联网大公司来说,有科技能力,连接了规模巨大的社会关系,有多元化的工作团队与岗位,每个岗位都具备独特的能力。


平台能力+员工能力+公益问题,就有可能产生解决方案。


由员工自下而上的发起涌现,自我成长,也可以报给公司立项,最终让好项目成为现象级产品或项目,吸引更多人加入项目,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


对于互联网品牌来说,科技能力+社会化连接+多元化员工能力,可以衍生出不同领域的公益项目与解决方案。


但要形成良性发展的公益化组织,需要品牌强大的公益文化,长时间的项目孵化与生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冒进。


首先是企业文化的认同与支持,公司会不会觉得这挤占了创造商业价值的时间,是不是支持与奖励员工做公益,这是基本条件。


然后是员工的公益心,有没有热情做公益,会不会觉得这不务正业,影响自己在内卷中的晋升。员工有心,就有形成公益组织的土壤。


公司与员工形成基础共识,才有可能从基层中涌现公益项目,形成良性的公益化组织。


如果更多公司成为公益化组织,那么社会层面,就会形成社会化的公益创新。


以上。



点赞(7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