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为什么海外拼多多Temu那么遭人恨吗?
不仅是因为它加深了中国制造=低价的刻板印象,更是让中国卖家在卷价格的不归路上蒙眼狂奔。
不卷价格,你会死啊?
当我接触了大量的跨境电商卖家以后,对于产品升级和品牌化转型这件事情,他们可以说是只有表面意愿,没有真实能力。
所谓的表面意愿,指的是他们既想要高利润的生意,又不敢给长期的品牌营销坚定下注。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袁绍直呼内行。
当然,我也很理解大部分卖家的"短视行为"。
毕竟品牌营销、长期主义这东西,确实不是大部分公司玩得起的。
但是在我看来,不管你是源头工厂,还是亚马逊平台卖家,能够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就已经能在行业里获得不对称的竞争优势了。
从卖货到卖故事,即使故事再烂,这市场增量也是白白就让你吃掉了。

说到品牌故事,大家也不用想的太复杂。
今天结合一个案例,为大家分享一个构建品牌故事的底层框架。
掌握好了这个框架,即使你卖的产品再标准化、再工业化,也一定能在任何红海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在这个框架中,我们只要控制好3个变量,你拍出来的品牌故事,就一定不会太差:
1.人设(Character):
所谓的人设,其实就是告诉消费者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
这个人,既可以是创始人的个人IP,也可以是品牌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人设。
通过具体化一个人设的背景信息,消费者马上就能理解你的市场定位和所服务的目标人群。
比如说你是一家卖厨具的亚马逊公司。你的人设可以是一群热爱美食的年轻人,平时会经常在家里聚会一起烹饪,分享美好的食物体验。
2.冲突(Conflict):
没有冲突,就没有好故事。
通过建构一个跟人设性格所不相容的冲突,不仅更容易和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链接,也能一下子把你想解决的市场需求给凸显出来。
同样是这个厨具品牌的故事,你的冲突就可以是:
每次有新伙伴加入你们的聚会时,因为不会做饭,都显得自己特别帮不上忙,感到特别的孤寂。
3.目标(Mission):
目标是你品牌存在的意义。
往小了说,是你的产品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往大了说,是你的品牌实现了什么大家所认可的价值观和主张?
因为说白了,人们只会为了需求买单。
不管是实用价值还是情绪价值,在这一步,我们需要把价值感具象化,激发消费者下单最后的那临门一脚。
回到这个厨具的故事,因为用户需求已经呼之欲出,那么我们的产品——多功能自动炒菜机,一下子就成为了这个故事的Happy Ending:
即使你再不会做饭,有了我们的产品,你也能成为好友聚餐时最靓的那个仔。

大家发现没有?整个故事框架里面我们没有夹杂任何的宏大叙事。更没有上价值观。
只是通过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框架,我们在无形中就完成了产品种草。
因为我始终相信,只有讲好产品故事,才有资格去讲品牌故事。
产品为王。
不要让你的品牌故事,在海外市场成为事故。
红人营销/海外内容制作
欢迎有需求的老板+V: yztfc12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