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点工作过程中的运营细节问题。

我曾经在过去的文章中反复说过,搜索引擎优化的知识点其实真的没有多少,且整体的难度并不高(自认为更多考验的是心态)。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完全可以在三个月的时间内陆陆续续消化完官方文档里面的内容,并可以着手去做网站运营的实际操作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门实操大于理论的“手艺”。

虽然如此,总会存在有人做的很好,而有人做的则不那么让人满意。

有时候帮客户做网站诊断,技术 SEO 的一些优化点明明已经列的非常详细了,问题是什么以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都写出来了。

但是到回顾检查的时候,发现对方确实是将列出来的问题已经全部处理完了,但是新上线的内容又会犯同样的错误。

像页面没有 H1 标题或者标题层级乱用,很多网站都会在这个上面踩坑。

乃至更简单的图片关键词命名,也有很多询盘网站也会在上面踩坑,过程中我真的见过很多网站直接将“微信图片xxx.jpg”这样命名的图片直接应用到自己的网站上。

没办法,即便你将完整的 SEO 检查清单发给他,后面依旧还是会出问题。

可能这些细节点更多要求的是运营人员在做这些工作时得仔细吧,或者说要求运营要有一点“强迫症”。

我自己的“强迫症”是原来做软件开发工作时练出来的,毕竟在工程项目里,有时候多一个空格都会报错,自然就要求在写代码的时候尽可能仔细了。

有时候为了过代码审查,还得拿专业插件一句一句去分析,内容、格式都要求不能出什么问题。

那种工作做得久了,自然就养成了事事抠细节的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便会应用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至于怎么在网站运营过程中去抠细节,我觉得最实用的方式就是列一个检查清单。

这类检查清单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得到,直接下载一份保存到本地电脑上,然后对照着里面清单点一个一个复盘。

等现有问题都解决完了,暂时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另外等你熟悉完清单内容并照着实操一遍之后,自然就对运营过程中的细节有了一定掌握,剩下再去做新内容时也自然会遵循那种标准去操作。

其实除了这种运营检查清单之外,还有一个好的方式就是去分析那些优秀案例,去研究下为什么人家的网站能做得那么好。

可以先从最直接的版面开始着手,比如人家是怎么配色的、怎么设计内外边距的、怎么去做视觉重点的。

再深入一步,就是怎么做内容布局的,比如各个区块的关键词分布,乃至更细节的文案与媒体素材的搭配方式。

等等等吧,这些优秀的网站案例真的值得我们花时间精力去好好学习,尤其是隐藏其中的一些细节,能体现对方运营团队的一些操作思路。


点赞(4)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