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到账户里转化次数有小数都很懵,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解Google Ads里归因模型的含义以及运作方式后,就会很清楚了。 简单的说,转化次数有小数,是因为用的是最终点击、首次点击之外的归因模型,且有的转化行为是用户多次到访网站后实现的。那么为什么不用这两个归因模型就可能出现小数转化,以及要如何选择最合理的归因模型呢?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来解答上面的问题: 1. 归因模型是什么 2. 归因模型的种类与举例 3. 如何选择归因模型 4. 在哪里修改归因模型 5. 修改归因模型的注意点 01/ 归因模型是什么 45%的转化需要两次以上的点击才能实现,那么这些点击要怎么分配功能呢?归因模型就是用来分配每次点击功劳的模型。选择不同的归因模型就是选择不同的功劳分配方式。比如我们可以设置所有的功劳都分配给第一次点击,也可以把所有的功劳都给首次点击,还可以平均分,按照时间分,让机器通过大数据学习分配等。而无论我们想要如何分配,都是通过设置归因模型实现的。 在Google Ads里,借助合理的归因模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不同广告的效果,从而更有效地对账户进行优化。 PS:归因模型功能仅适用于google.com上的搜索广告和购物广告的点击,不适用于展示广告网络广告的互动情况。而且该功能只可以归因网站转化、Google Analytics(分析)中的转化,来电转化和导入转化操作,无法归因应用和实体店的转化。 02/ 归因模型的种类与举例 a.最终点击:无论用户点击多少次广告实现的转化,都将功劳分配给最后一次点击。 例如有的用户分别点击过我们的搜索广告,购物广告,最后在品牌词广告实现转化,那我们就只能看到品牌词广告有转化,而前面搜索和购物的功劳都为0。 不推荐大家使用这个归因模型,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最后一次点击之外的其他点击数据,获得的数据是片面的。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最终点击,只知道品牌词实现了转化,而不知道搜索和购物的功劳,那如果我们为了优化CPA,暂停了搜索和购物,我们会发现我们账户整体的转化次数减少了。 b.首次点击:无论用户点击多少次广告实现的转化,都将功劳分配给首次点击。 还是前面的例子,如果用首次点击归因模型,我们就只能看到第一次点击(搜索广告)带来了一次转化,而后面的购物和品牌词广告的转化都为0. 同样不推荐大家使用这个归因模型,因为这个模型我们获取的转化数据也是片面的,只能知道哪个广告给我们带来了用户,而不能知道哪些广告最终转化了这个用户。 c.线性:平均分配每一次点击的功劳。 例如用户点击四次广告才实现的转化,那么每次点击分配25%的功劳。 线性因为太平均,没有侧重点,用的也很少,不太推荐。 d.根据位置:首次和最后点击各分配40%的功劳,其余的20%平均分配给其他点击。 e.时间衰减:越接近转化时间,分配的功劳越高。点击每相隔七天,所分配的功劳就会相差一半。也就是说转化发生8天前的点击所获功劳是转化发生一天前的点击所获功劳的一半。 f.以数据为依据:根据转化操作的历史数据来分配转化功劳。 03/ 如何选择归因模型 这几个归因模型最推荐的是以数据为依据的归因模型,这个是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来分配功劳,在当前谷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尤其适合和智能广告(如Pmax)结合使用。 04/ 如何修改归因模型 a. 点击谷歌广告账户右上角 工具与设置-转化 b. 点击想要修改归因模型的转化跟踪 c. 点击“修改设置” d. 选择要使用的归因模型,点击保存,完成 05/ 修改归因模型注意点 修改归因模型后,数据会有一段时间的波动,如果用的智能出价策略,则波动更大。所以如果要切换归因模型,建议大家在非旺季或非重要时间段切换。 在谷歌广告优化方面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搜索英子出海广告公众号或B站频道,有系统课程,如需与我沟通,可以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并备注来意,加我好友沟通 点击了解我的付费星球 (谷歌广告/GA4/GTM/社媒/SEO/着陆页优化经验与教程整理,更新提醒与应对策略,行业报告等) 我和我的团队还可以为您提供什么服务: 开户:谷歌广告/FB/TK/Bing/Yandex 免费开户(无手续费充值,余额随时退,被封也可退款) 投放:谷歌广告陪跑,代投,付费课程 解封:谷歌广告账户验证、解封、GMC解封 咨询:付费咨询(1000/小时,请提前加我微信沟通需求和时间) 往期精彩回顾:
联系我/加群/交朋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