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出海重要消息+政策+投放技术。

公众号回复“微信群”,进行业群(无广告)。


前面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只用自动出价,差点忘记了Facebook还能投其他出价方式,翻出来重新复习一下出价方式和应用场景。

1,自动出价,官方说法  Lowest Cost(最低成本)

Facebook默认的自动出价方式,系统会在尽量”低“的成本下为你争取最多的转化或事件。

跑LC的时候,出价交给系统自己决定,转化数量优先,素材好的时候用LC起的比较快,或者通过小预算的方式去跑,等前面的学出来再逐步增加预算,但是LC跑下来其实预算大的时候成本还是比较难控制,或者换成大规模基建+低预算模式操作,这个对投手的责任心有比较大的要求。

2,手动出价 Cost Cap(长期平均成本控制)

3,手动出价 Bid Cap(出价上限)

这两个都是手动出价的方式,CC是允许在你设定价格附近浮动,BIDCAP是设定最高上限,只跑出价内的人群。

通常情况下跑CC会稍微容易起来点(同等出价),预算比较大的时候用手动出价其实会更合适点,但是要自己去摸索起步出价,可能要设置比你的CPA大一些,也可能要少一些,其实主要决定出价的还是竞争情况,一般情况下设置成自己目标CPA后,再根据实际转化roas之类调整上调或者下调,适合养大系列。

注意,如果手动出价和自动出价一起跑的时候,很可能手动出价的广告会跑不出去。

关于出价的原理,先前专门写文章介绍过Facebook ads自动出价和手动出价用户质量差异,Facebook出价的时候这个价格其实并不是你的CPA目标,而是设定一个你要覆盖的人群价值,出的是人群价值的门槛,但是实际上大家就按照CPA/CPI出就好,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匹配上。

上面1-2-3 都是按照转化次数优化,比如投付费的时候,分大额和小额用户,跑aeo或者安装之类都是按照转化次数来,不会区分大额小额,可能出现扫到了一群低价值用户,比如跑全球的某个行为转化,那按照aeo之类逻辑,跑手动或者自动他都优先找便宜的人,比如印度人之类。

4,tROAS(Target Return on Ad Spend,目标广告支出回报率)

按照设定的目标价值回报优化。

最近最喜欢这个模式了,不至于跑vo-hv(highest value) 完全掐尖用户导致CPM巨高,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roas不离谱,并且能控制好cpi,cpa。系统其实会把好的差的用户都塞给你,搭配比例让你roas接近达标。

tRoas 投放设置也很简单,把你真想要的roas值填进去让他跑就好,就是怕你设置的太高,实际上都无法达标,系统躺平跑不出去,不过这个模式需要有比较大的数据积累才行,跑一段时间前面的aeo或者直接vo跑过一段时间后有足够多的转化数据再跑容易点。

5,Highest Value(高价值优化)

寻找价值最高的人群曝光,花”最少“的钱给你找到最高价值的用户。

掐尖跑大户,寻找最高价值用户,只要最好的,差点的都少给,也就意味着cpm,cpi,cpa都会高,先前有过文章有些产品不一定适合,但是其实大部分产品都是合适的。投放方式和自动出价的aeo之类一样,跑小预算慢慢养。

同时注意,如果同时跑vo,不管是tRoas还是highest value的模式,跑起来后原先跑aeo的campaign都可能会因为被vo掐尖导致整体aeo的roas变差。

前面因为太久不用CC BIDCAP之类,包含tRoas之前也用的少,近期重新翻出来后(短剧类)发现其实效果还都不错,如果有条件能养出来一些大一点的系列,整体投放的稳定性会好很多。

不过每个产品,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最合适的投放方式,包含和竞争也都有关系,同一个项目人比较多的时候投放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尤其是找到一个别人不跑的方式,这样能在这个投放方式下找到一些”新“的人群(系统每个不同出价方式都会有一波更适合的人群),悄咪咪的跑能多吃到一些红利,鼓励大家多尝试。

其实TT也都推广不同投放出价方式,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测试验证下来,TT还是别看什么出价方式,最终还是拼素材,大规模迭代素材+微操,实测下来LC和CC的差别没那么大(短剧类),tRosa和HV整个表现更不乐观,估计这些出价方式后面对应的模型算法相比FB,差距依然非常大。

技术咨询+交流,扫码加星球,微信不答疑
业务合作(代投+素材拍摄)加微信 narkuh
北京盈量科技是素材制作+广告投放公司,擅长大媒体投放+真人素材拍摄,在金融,社交,重度游戏,AI,短剧等领域均有丰富经验基础,团队人员近两百人,自研发程序化投放,欢迎咨询合作。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