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LTV且可分层展示的产品更适合做W2A。 / 跟朋友聊到iOS投放的时候,也有说可以用Web to App+自归因或者Web to App + 三方来进行投放设置,这样来的用户都是有明确的iOS渠道归因来源的。 确实很多厂商都有进行这个方面的尝试,基本上如果成本可控的话,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拉新方式,而且归因相对靠谱可以很好的控制预算情况;同时,也有一些产品类型尝试下来,发现Web to App的转化率很低,成本高,折算下来的回收并不划算。这里想讨论一下哪些品类的更适合去尝试W2A来拉用户。 比如小说,漫画,短剧等产品。网页可以免费展示前几章节或者前几集,先吸引用户注意,在需要追更的时候引导用户下载。这种和平时APP广告的投放套路也都比较类似,对内容感兴趣的用户也更愿意去下载指定产品。 可以利用网页完成低风险流程,比如说填写信息和金融方案,在App端实现核心环节,比如实名验证和兑付环节。比如很多XJD的投放也有用这种形式,效果基本来说也很不错,核心重点是流程拆分和高LTV支撑,如果回报率较低,也不一定适用。 电商可可以考虑设置APP专享价格,同步用户购物车加购功能,在网页端加购的产品在APP端结算有优惠,提高APP的下载转化率,用户持续在平台复购的话,ROI会比较合算。这个需要结合客单价和复购率等数据综合来看下载转化率达到多少比较合适。 社交类软件也有很合适的方向,比如国内就有很多大主播出走到其他平台,相对应的用户粉丝也会迁移到别的平台的情况。这类的社交软件或者1V1等都可以利用用户高粘性的特点去吸引用户进行APP下载,提高转化率。 一些协同工具比如说VPN或者办公软件等工具,网页版本功能受限或者说有多端使用的必要性,这种类型的软件通过软件引导用户进行手机端下载也比较合适。 对于特定的产品和品类,W2A确实能够实现接近原生App用户获取的低成本效果,尤其是那些依赖深度交互、高频使用且高用户价值的产品,这些品类的共同特点是用户需求明确、转化路径清晰、内容或服务可分层展示,能有效利用网页的流量优势降低获客成本。在设计网页引流的时候,重点在于动机设计,可以通过“功能限制+独家福利”,重点需优化深度链接和跟踪参数标准化。 也有一些软件特别的不适合Web to App的品类,主要是用户无持续使用需求,Web就可以满足的低频服务需求。还有产品的LTV较低,最终成本【网页成本*下载转化率】难以覆盖的情况也不适用,这种情况下还想做Web转化的话要么提高LTV要么提高转化率。 因此,做不做W2A,除了考虑到是否需要归因可控之外,产品品类是否适合W2A也非常关键,高LTV且可分层展示的产品往往能够更好的平衡转化率导致的单价问题,能不能做成功每家也有自己的一本账。 --- 关于我: 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广告优化师,也帮助过不少小伙伴成功入职互联网大厂或解决优化难题。如果你有需要,欢迎来找我聊聊~ 如何找到我? 点击公众号【发消息】-【联系我】-【合作&咨询】,我会尽快回复你~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看的, 下拉推荐菜单左侧滚动条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