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


结合前两篇文章《如何在产品之上做品牌》,和《竞争加剧时,如何做品牌》,我们呈现了一些品牌,利用自身产品优势做品牌;还有一些品牌,充分应对竞争环境,来塑造自身品牌。这一篇,我们邀请到了 Hollyland 和 CASEKOO 这两个品牌,来分享他们是如何按自己的节奏,来做品牌的。


这是品牌决策者访谈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作为该系列的「收官」之作,我们也看到一点:企业做品牌,掌握自己的节奏很重要。无论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主动塑造品牌;还是为应对竞争压力,被动塑造品牌壁垒,从长期来看,做品牌,还要要遵从自己的节奏。


Hollyland 的品牌塑造和品牌力提升,得益于昊一源科技这家公司在全球业务的持续运营,这也包括了公司旗下的 MOMA猛犸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由于近两年自媒体创作者的收音需求激增以及相应的音视频技术积累,Hollyland 在消费级图传、通讯调度耳机等品线(垂类影视制作和商拍场景下)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我们把无线领夹麦推成了内容创作者热门收音装备,也为持续的品牌增长营收打下了基础。那么,留在品牌面前的问题是自然而然的:如何在业务增长的趋势下,逐渐做好自己的品牌塑造,甚至品牌管理。


而 CASEKOO,则是在蓝禾科技旗下的新兴手机壳品牌。在集团旗下有强势的图拉斯品牌存在,CASEKOO 在品牌塑造上则需要寻找更独特和尖锐的品牌塑造路径;另一方面,CASEKOO 也拥有了产品和渠道上的保障。那么,该品牌要如何以品牌先行的策略,来塑造自己的差异性呢?


品牌塑造的效率,要匹配业务的发展;品牌塑造的效率,也要区隔自己的差异。这可能更像品牌企业的大多数。


由此,两个品牌的决策者和团队,分享出自己在 2025 年的应对策略和计划。



02

Hollyland

业务增长,品牌也生长


被访谈者:Skylar

Hollyland 品牌部负责人

下文缩写为 S


Q1:在 2025 年,你的品牌在海外市场上有哪些重要计划?尤其是战略和实践动作上,你认为有哪些重要的行动?


S:Hollyland 是伴随着自身企业发展,而逐渐走上品牌化出海道路的。我们从 2018 年开始,以 Hollyland 的品牌进行出海业务。直到 2021 年,这 4 年,我们一直专注解决「生存」问题:即调整渠道结构,让线上平台和线下经销商协同发展;同时,也在这个阶段保证 Hollyland 的产品核心线能够健康发展,即图传和通话的产品线。 



从 2021 到 2023 年,我们解决重点区域的品牌声量和市场渗透问题,在这个阶段,通过完善各个推广渠道的整体流程,来做好本地服务。进入 2024 年,Hollyland 深入思考未来,开始引入了 IBM 战略的体系,围绕新品去做整合营销,以此来协同做好区域本地化的营销和推广。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关注用户,了解用户在全链路里,是如何感知我们的产品和品牌的,并为此做出比较好的计划。


所以,我们是一个按照正常发展轨迹、保持业务持续增长的品牌。


今年,Hollyland 品牌的重点任务是: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和全球多区域的本地化营销。这其中,我们还不擅长、还需要学习的部分是:如何制定系统化的品牌战略和形成品牌资产积累。



Q2:你认为今年在海外塑造品牌的工作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与之前相比,你的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S:我们如果要实现今年的目标,需要聚焦在小 B 端用户和 C 端用户的营销传播动作上,让两个市场都能够出现比较好的结果。


围绕第一个挑战,我们重新定义了品牌的使命,将主战场从局限的「拍摄场景」扩展到了「表达创作」,也从组织和品牌传播两个角度探索新的解法。在组织上,Hollyland 把品牌和产研、市场的相关部门做了深度梳理,确保整体品牌运营的一致性;在传播上,整体品牌战略对品类定位、新品传播的指引都做了重点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度的用户沟通也为 Hollyland 的定位和品牌价值提供了新的灵感,也更坚定接下来的选择和对外承诺。


Q3:你的品牌在今年或最近的关键品牌动作是什么?希望达成什么结果?


S:我们如果要实现今年的目标,是要把 C 端用户和小 B 端用户做全面地区分,以及两个用户都能够出现比较好的结果。


首先产品矩阵上是不一样的。在做品牌的表达和传播上面会有不同的方法论,小 B 端这一块的话,会借鉴更专业的品牌沟通方式,尤其是相机线产业的经验理解,做好场景化营销。 C 端用户的传播,今年策划了一些新品上市的热点事件,主要聚焦在:品牌形象如何变得好玩、有趣。



Q4:你认为是否存在这么一个时刻,让你感觉海外本地市场认可了你的品牌?如果有,你认为你是如何做到的?


S:这些时刻很珍贵,现场想到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中东爆品现象」,去年同事去中东参加 1Billion 头部达人峰会,现场 50%以上的创作者都在用我们的 LARK M2 纽扣麦克风,很多制作团队包括官方也都在使用 Hollyland 图传和通话产品,这么多人应用,让同事们有种被市场认可了的感觉。


第二个,是 2024 年的「We Connect」品牌日活动后,多位参与嘉宾主动签约成为 Hollyland 长期合作伙伴,甚至几次自费飞到欧洲和美国等展会现场和我们再次见面。我想,去年品牌日的魅力除了全球十二国的火炬巡回「Hollyland Acedemy」 和「惊喜到家」的现场互动外,还有最特别的三日中国 Open Day 活动。我邀请了三十位忠实用户和头部 KOL 体验中国美食和美景、直播带货游戏和横店 24 小时极限拍摄挑战等。在三天的活动里,没有商业宣传,全是文化体验和交流共创的美好。



从两次活动来看,从整个活动的经验获得,再到用户体验的可玩性,最后到品牌传播,其实 Hollyland 都是一路在进化的过程。不能说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很细致、很流程化,或者是很专业的品牌表达;但我们走在这条路上,并且一直都以我们自己的方式。


Q5:你如何看待当下品牌化出海的趋势? 


S:在整体上,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比如品牌塑造上会更回归到产品上,以产品型内容来进行品牌传播。同时,整体环境不好,我认为也需要内部以更轻量化的方式进行出海。


03

CASEKOO

不是爆品逻辑的酷品牌


被访谈者:Ralph叶可及

CASEKOO 创始人

下文缩写为 R


Q1:在 2025 年,你的品牌在海外市场上有哪些重要计划?尤其是战略和实践动作上,你认为有哪些重要的行动?


R:CASEKOO 在品牌战略上,是重视其品牌的塑造的。在今年的具体动作上,会逐步增加品牌曝光,铺开品牌流量。同时,CASEKOO 也会开拓 PR 板块,着重 TikTok 营销。



Q2:你认为今年在海外塑造品牌的工作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与之前相比,你的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R:挑战有很多,今年集中在美国。CASEKOO 在今年的挑战会有三个:品牌价值观的传递;新品牌如何切入美国市场;CASEKOO 的高价产品线,是否能够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我的工作重点,会从主抓销售工作,转向营销和协调跨部门联动。今年我可能更多去美国实地考察和探索。


Q3:你的品牌在今年或最近的关键品牌动作是什么?希望达成什么结果?


R:今年在尝试做一些联名互动类型的品销合一的动作,期待能够收获品牌流量和话题;同时,也希望特别款产品,来带动各个渠道日常款的销量。



Q4:你认为是否存在这么一个时刻,让你感觉海外本地市场认可了你的品牌?如果有,你认为你是如何做到的?


R:美国和欧洲等地还没有,但日本会有。CASEKOO 还是以高价高质和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品牌,这就在线上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口碑。有些日本用户,会自发在网上发表一些「推荐宝藏品牌」的言论。在日本,我们就一直坚持高价和高品质,这就让一些用户,哪怕是差评里面也会客观分析我们产品的优点。这是我们通过一贯坚持的品牌行动,来保障品牌有一个好口碑的。


Q5:你如何看待当下品牌化出海的趋势? 


R:品牌出海是一个公平的游戏,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尝试;但它不应该是一个风口。类似快消品里面的爆款逻辑,所有靠着爆款起来的品牌,最后都会倒在「爆款接不上」的关口。品牌还是应该明确自己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并且寻找到认同这种核心价值观的人群。



04

写在最后


Hollyland 和 CASEKOO,都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的品牌:


Hollyland 品牌塑造的关键,是在业务增长的快节奏下,如何做好品牌管理。关键挑战有两个:一个是品牌的一致性管理,一个是组织上的品牌塑造效率。


CASEKOO,则面对着一条看似优势、实则挑战的品牌化路径:在产品、技术和渠道上都有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后,CASEKOO 要如何不陷入爆品陷阱,并把手机壳品牌「再做一遍」?


这两个企业所面对的挑战,本质上,都要通过提升自己来应对:要么行动到位,要么战略上更耐心。通观中国品牌在海外做品牌这件事情上,似乎也是一样。


中国品牌,整体上也进入了一个能力和思维升维的新阶段:品牌化出海,需要更强的品牌管理团队,也需要更长期的品牌战略定力。毕竟,这一波品牌化出海的企业,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市场。

© Brandstar品牌星球出海





THE END





点赞(1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