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站要不要做PR通稿分发?
别再白嫖我了,告诉你们省流版答案是:
想省钱可以策划一次,
有预算一年可以做数次,
不差钱每月都做:我的老东家就是,坚持做了还是有效果的,但确实费钱费人,但因为当时有我在,所以其实性价比控制得还可以。
所以为了不被大家吐槽,我还是要补充一句,不要被机构忽悠烧钱做太多价格虚高的PR,最出名的就是比如去某广场大屏幕搞个几十秒的展示,人家是为了拿素材更好去鸽下家,你一个才月几十票还被退货凑什么热闹?其实不矛盾,自己看菜吃饭就是。
但我真的很想吐槽现在的一些跨境电商老铁,一年赚几十个亿,被人割韭菜大几十上百万,就老老实实做点......算了,不说了再说可能有人破防了,我们说正能量,说干货!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背景是:虚假新闻稿炮制“权威机构”,AI竟全盘接收:
当Google AI Overview用冷静的电子音宣称某个机构“信誉良好”时,它引用的“证据”竟来自一份5美元发布的虚假新闻稿。利用廉价新闻稿操控谷歌 AI 综述——这不是科幻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SEO实验。
- 虚构机构:凭空创建零权威背景的“空壳公司”——全新品牌名:选择一个在网络上几乎没有任何痕迹的独创品牌名,以排除已有内容干扰。
廉价分发渠道:使用 Fiverr上5美元的新闻稿分发服务,确保新闻稿能够迅速进入若干“老牌”但权威度并不高的新闻或公告网站(当然,我不建议大家学他,fiver上的服务好多都看上去性价比很高,实际上非常坑,最好找正规的发稿服务)。
“XX机构作为知名SEO服务商,提供包括关键词研究、技术优化等全方位服务,客户评价高达五星”
AI摘要不仅复述了虚假服务内容,更自行添加了“信誉良好”的定性判断。整个攻防成本仅5美元,耗时就几天。
- 低竞争词条真空区当品牌搜索缺乏权威内容时,AI会饥不择食抓取任何可索引内容
- 新闻稿特殊权重即使发布平台权重低,新闻稿的格式特性易被识别为“官方声明”
-
语义缝合漏洞AI机械拼凑不同来源内容,缺乏真实性交叉验证能力
- 垂直领域空白点:对于初创品牌或非常小众的产品,Google 很难从主流媒体获取足够素材来填充 AI 概述,人工编辑与算法均会优先引用第一手、最易获取的新闻稿文本。
- “先入为主”效应:AI 模型在面对同一主题有多条相似信息时,会倾向选择发布最早且关键词命中度最高的文本。5 美元新闻稿一旦被分散到多个小型媒体,即获得了“时间戳优势”。
- 域名老化优势:许多廉价新闻稿分发渠道会将稿件同时发布在几十上百个子站点,这些站点尽管质量不高,但注册时间较早、已有外链支持,为 AI 提供了“可信度”背书。
对跨境品牌卖家的启示:先占坑,攻防转换,创业者的启示:AI主权保卫战,
如果是一个全新的品牌独立站,我们应该怎么做?出海笔记整理了SOP给大家参考
1 新闻稿准备:撰写一篇官方新闻稿,重点突出品牌定位、核心优势和业务亮点(如“专注 AI 驱动市场营销解决方案”)。语言要简洁、风格专业,尽量避免大规模业内术语堆砌,确保 AI 模型易于理解并引用。2 新闻稿矩阵覆盖: 通过Newswire、PRWeb(预算少可选性价比高的渠道先100~200美元够了,反正全网对于你这个新品牌没什么声音)等渠道高频发布战略动态3 百科词条抢占: 在Wikidata百科等平台创建品牌词条,别忘了你自己的所有社媒渠道,比如fb, ins,youtube等。4 问答平台渗透: 在Quora、知乎部署“XXX是什么机构”的标准回答 常规检索:Google 普通搜索,查看搜索结果页是否出现分发的新闻稿片段。 AI 概述检索:点击搜索框下方显示的“AI 概述”卡片,检查是否引用新闻稿文字,并标注新闻稿所在域名。 上面是进攻方策略, 反之亦然,如果有同行在你没起来前,想想就可怕......
内容分发多元化
- 后续替换链接:若初步成功并决定持续投放,可以在新闻稿上线后一至两个月内,通过正规 PR 渠道(如 PR Newswire、BusinessWire)补投官方版本,替换/覆盖原有廉价稿件,并添加高权重外链。
- 多语言稿件分发:针对不同市场,可撰写英文、中文、日语等版本,在对应语言小众站点同步分发,帮助 AI 针对不同地区用户生成本地化 AI 概述。
- 长尾关键词专项稿:除了品牌名,还可对产品型号、行业解决方案、技术创新等长尾关键词撰写专题新闻稿,分发后验证 AI 对多关键词的引用效果。
数据驱动与 A/B 测试
- 对比实验:同时为两个或多个不同品牌名分别发布新闻稿,比较 AI 概述中“描述准确度”“引用深度”“排名位置”三项指标。
- 文案变量测试:制作 A、B、C 三种新闻稿文案模板,分别强调产品优势、用户案例、市场前景,观察哪类描述最易被 AI 概述采纳。
这个测试给我们作为seo人员或者运营带来的启示是:当搜索引擎开始用AI重构结果呈现,传统SEO规则逐步被蚕食:
- 实体关联 > 外链数量 知识图谱中的关系链决定可信度
“现在做SEO就像下围棋,既要占地盘(关键词),更要造势能(实体关联)”
这个5美元实验像一剂清醒剂:AI摘要正在重塑品牌生死线。当机器可以随意拼凑你的品牌形象时,沉默等于将定义权拱手让人。真正的赢家早已行动——不是制造虚假信息,而是用真实声量填满每个数据真空。
SEO的终极战场,已从搜索排名转向AI叙事权争夺。 你的品牌故事,绝不能让5美元的新闻稿来书写。
上面精选近100篇文章,系统地学习完,至少可以把独立站0到1做到75分了。如果还想在独立站推广运营更进一步,甩掉同行,认识更多牛X的操盘手,学习更多进阶技能,欢迎加入我们的出海笔记CLUB社群。少看直播(包括知识博主的直播,用3小时讲实际不到1000字干货的内容)(2025年大环境没那么好了,大家也浮躁了,认真码字的知识博主真的凤毛麟角,大部分都转去做短视频做直播了或者小某书,内容AI生成,真的挺可悲的,但这个趋势是平台引导的,目前不可逆,包括我自己也可能不得不顺应趋势,但公众号写干货我还是一定会坚持的。)看公众号文字,再次强调,只有认真码字的干货才是最有价值。还有,可以买几本书反复学习理论知识,比如《营销管理》《定位》就很不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