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卖不好产品?可能你一直在自说自话。

很多人误以为产品功能就是营销卖点,于是在推广时一味地罗列产品的各种参数、特性,却发现效果平平,无法打动消费者。事实上,营销卖点和产品功能有着本质的区别,搞清楚这一点,是做好营销的关键一步。

产品功能:是“它有什么”,而非“对你有什么用”

产品功能是产品与生俱来的特质,是“它有什么”。比如一部手机,它的功能可能包括高清摄像头、大容量电池、快速充电、强大的处理器等。这些功能是产品的基础,是产品存在的物理或技术层面的体现。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赋予产品各种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在使用层面的基本需求。

以洗发水为例,常见的产品功能有清洁头发、滋养头皮、去屑、柔顺发丝等。这些功能是洗发水作为一种清洁护理产品所必须具备的,是产品的“硬件”条件。

消费者在选择洗发水时,会考虑这些功能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比如有头皮屑的人会更关注去屑功能,头发干枯的人会更在意滋养柔顺功能。

营销卖点:是“功能→需求→利益”的翻译过程

营销卖点则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挖掘产品功能中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消费者痛点或带来特殊利益的那个点。

它不是简单地陈述产品功能,而是将功能转化为消费者能够感知到的价值和好处。营销卖点是产品的“软实力”,是让消费者选择你而不是竞争对手的关键因素。

同样以洗发水为例,假设一款洗发水具有独特的植物配方这一功能。如果只是说“我们含有植物配方”,这只是在陈述产品功能,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但如果将其转化为营销卖点:“天然植物配方,温和清洁头皮,让你的头皮每天都享受自然呵护,告别化学刺激带来的敏感问题”,这样就把植物配方这个功能与消费者对温和护理、头皮健康的需求联系起来,让消费者明白使用这款洗发水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具体的好处。

正确转化逻辑:

“植物配方”→“温和清洁头皮”→“告别化学刺激导致的头痒红肿”→“敏感肌也能安心用”

所以,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你的产品卖点打动不了人吗?

根本原因在于:产品功能是冰冷的参数,而营销卖点是消费者的切身感受。产品功能是从产品本身出发的描述,而消费利益点则是从用户群体出发的解决方案。

看看这些成功案例:

  • 王老吉凉茶没有强调凉茶配方,而是聚焦“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场景痛点。

  • 白加黑感冒药将“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作为核心卖点。

  • 充电宝品牌不说“10000mAh容量”,而强调“轻到能装口袋,一周不用充电”。

消费者购买的从来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能带来的改变或结果。客户并不需要你的产品,客户需要的是解决他的问题。

如何将产品功能转化为营销卖点

1. 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

要想找到有效的营销卖点,首先要清楚消费者的痛点、需求和期望。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访谈、分析竞争对手等方式,了解目标消费者在使用同类产品时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希望产品能提供哪些解决方案。

比如,对于电动剃须刀,消费者可能关心剃须是否干净、是否舒适、是否容易清洗、续航时间多长等问题。

如果一款电动剃须刀具有浮动刀头的功能,那么针对消费者对剃须舒适度的需求,就可以将其转化为营销卖点:“浮动刀头设计,紧密贴合面部轮廓,剃须更舒适,告别刮伤和刺痛”。

你可以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

  • 这个功能能为消费者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 使用后消费者能获得什么实际好处?

  • 这个好处能带来什么情感满足?

以戴森吹风机为例:

  • 功能:高速马达转速11万转/分钟

  • 解决问题:传统吹风机噪音大、损伤发质

  • 实际好处:五分钟吹干长发不伤发,早上多睡10分钟

  • 情感满足:沙龙级护理带来的自信感

2. 突出独特性

营销卖点必须具有独特性,是竞争对手没有或者没有突出强调的。如果你的产品功能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那么就需要从其他角度挖掘独特的价值。

例如,市场上很多护肤品都含有保湿成分,如果你只是说“我们的产品具有保湿功能”,就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如果你的产品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保湿技术,能够让保湿效果更持久,那么就可以将其作为营销卖点:“创新保湿科技,24小时持续锁水,让肌肤全天水润饱满,告别干燥脱皮”。

3. 用场景化语言表达

记住黄金公式:产品功能 + 用户场景 = 利益点

  • 不好的表达:“本保温杯采用智能保温技术。”

  • 好的表达:“冬日清晨,一杯热茶在手,智能保温杯让温暖持久陪伴。”

升级版可以打造超级卖点:利益点 + 意识形态 = 品牌主张

如Jeep自由光的“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将越野功能提升到家庭教育理念层面。

4. 用情感连接消费者

公式:功能→解决的问题→具体好处→情感价值

除了满足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营销卖点还可以通过情感层面的诉求来打动消费者。比如,强调产品带来的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等。

案例:智能扫地机器人

  • 功能:AI视觉导航

  • 转化:“深夜起夜不撞家具(解决安全问题)→宠物粑粑自动绕行(具体好处)→全屋清扫零操心(情感满足)”

避开卖点提炼的三大坑

  1. 贪多求全:堆砌10个卖点不如聚焦1个核心优势。例如,戴森吹风机仅围绕“超高速马达”击穿用户心智,多卖点易导致记忆模糊。

  2. 夸大其词:某品牌宣称“护肤品7天焕肤”被处罚案例警示,卖点需基于真实体验,用“28天改善肤质”等可验证表述更具说服力。

  3. 自说自话:智能冰箱曾主推“社交媒体互动”功能,因未洞察用户“保鲜/省电”核心需求,功能使用率不足3%沦为摆设。

    提炼逻辑应遵循“用户需求 - 产品价值 - 场景验证”三角模型,杜绝伪需求包装,用可感知价值点构建竞争壁垒。

总结

营销的本质是价值的翻译工作——把技术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把产品参数转化为用户利益,而非单纯的产品功能罗列。

当你能用消费者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关心的故事,才能让消费者记住你的产品,产生购买欲望。


图片


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二创和洗稿,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

以上,如果对你有用,请点个赞点个在看哦,下周见!





End




个人简介


Hi 我是Kimi,一个力求只分享干货的品牌小主管一枚。


关注我,海外营销知识每月更新。(所有分享都是下班后业余时间总结和发布)


(V:kimi20288交个朋友)。




往期文章推荐


5个步骤教你打造完美的品牌屋
75% 的美国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核心卖点没找对,销量可能会掉几个0




喜欢就点在看哦~



点赞(9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