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公众号,助力品牌出海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文共计8800字,预计阅读30分钟


泳池机器人这两年是越来越火,行业头部品牌更是做到了全球市占率50%的程度,多个市场排名第一。

真有这么大的需求量吗?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以美国市场为例,全美有超1070 万个泳池,其中九成以上是住宅泳池。平均每 13 个亚利桑那人里,就有 1 户拥有泳池。

全美泳池数量(数据来源RUBYHOME)

全美各州游泳池数量(数据来源RUBYHOME)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泳池用户不是“尝鲜型消费”,是高客单、高复购、高维护强需求。

再加上,美国每年光是泳池清洁和维护服务就有72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这种背景下,自动泳池清洁设备就成了不少家庭“必须升级”的配置。

那这个市场该怎么做?能不能靠 SEO 切进去?国内出海品牌是否有反超的机会?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目录

一、Maytronics 简介

二、技术栈拆解

三、流量分析

四、谷歌广告

五、Facebook 广告

六、社交媒体

七、站内体验

八、邮件和订阅

九、SEO 分析

十、Bonus

十一、总结

一、Maytronics简介

泳池机器人行业龙头总部在以色列1983 年推出第一台泳池机器人全球市占率50%,美、法、澳等市场排名第一营销渠道:独立站、电商平台、经销商三条腿走路。近两年也在加大线上直营占比。商业模式:不只是卖机器人,是在做泳池这个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主力产品线Dolphin 系列机器人从几百美元到近两千美元不等,家用、商用、无线款应有尽有。

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一下他的网站是怎么做的,尤其是第九条SEO的部分,可以帮你找到DTC品牌的出海新思路

那么废话不多说,我们正式开始。


二、技术栈拆解

1. 建站平台

Maytronics 的建站平台用的是 Salesforce Commerce Cloud(SFCC),也就是早年的 Demandware。

后来被 Salesforce 收购,是不少国际品牌常用的建站系统。

它的优势是后台稳、商品中心强,能支撑复杂的订单和库存管理。

所以,很多品牌在建全球站时会优先考虑它,听起来“靠谱”。

但真要做自然流量,就没那么顺手了。

尤其在 SEO 这块,灵活性偏弱。

像 URL 结构、页面模板、目录规则这些关键参数,大多固化在系统逻辑里。

站点结构也偏向组件式。

适合内容少、更新需求少的企业站,否则需要严重依赖技术开发。

另外,Maytronics 采用的是 SFRA(Storefront Reference Architecture)架构。

这是 SFCC 官方推荐的前端框架,页面是按模块搭建的,改动成本不低。

比如 URL 管理、Meta 标签控制、结构化数据注入,做起来都不算方便。

能不能做?

能。

但背后要有一整套技术和执行配合才行。

我们接触过不少用 SFCC 的品牌,做SEO都不太好用。

所以,如果你将来要做SEO,选用SFCC要慎重。

2. 多语言部署

Maytronics 的语言策略采用的是比较标准的路径式多语言,比如:

https://www.maytronics.com/en-us/

https://www.maytronics.com/fr-fr/

这种方式比较常见,统一管理、权限控制都比较方便。

但对 SEO 来说,也意味着要靠 hreflang 标签和 sitemap ,来明确告诉谷歌“各语言页面是彼此的对应版本”。

我们用工具扫了一圈页面,发现虽然主站确实有 hreflang 标签,但覆盖率只有 16% 左右,大量页面是空的。

当然,这个数字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像 /store-locator/ 这类门店类页面本身就具有地区唯一性,不存在跨语言版本,自然也不需要做 hreflang

排除这些,核心产品页确实做了 hreflang ,只不过互链范围仍旧比较有限。

大多数页面只标了两三种语言,没能做到语言版本之间的全面覆盖。

从谷歌的角度来说,页面之间如果缺乏完整互链,会影响搜索引擎对多语言版本关系的判断,也不利于区域站的权重整合。

除此之外,它还单独搞了一个澳洲域名站:

https://www.maytronics.com.au/

这个站点下又带着:

/en-NZ/(新西兰)

/en-ZA/(南非)

但我们没看到任何页面在 hreflang 中提到 .com.auen-NZ 或 en-ZA 的 URL,说明这些子域站和主站之间没有建立语言互

谷歌可能把它们当成完全独立的网站处理。

这类问题不罕见,尤其是平台构建多语言架构时,容易出现“结构做了,标记没跟上”的情况。

如果你的品牌想走多区域布局、靠本地搜索拉流量,那建议后面还是把主语言、次语言、x-default 的对应关系补全。

最后还有一个更特别的:

https://maytronicsla.com/site/

拉美站独立一个奇怪的域名,路径也不规范。

三、流量分析

如果只看数据,整站的自然流量确实已经“长出来”了。

但如果拆开看细节,它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泛搜索意图承接

我们来分几个维度聊聊,看看这个流量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1. 自然流量走势分析

从图上看,自然流量的季节性特征很明显,每年Q2起涨,Q3见顶,Q4回落,这是泳池类产品的行业共性。

但如果我们把季节因素剥离来看,整体流量趋势是向上的,基础盘在变厚,波峰也在抬高。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 Maytronics 的 SEO 做的好,这个我会在后面讲到。

现在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做点什么,让整体流量涨得更高、跌得更少?

答案是可以的——通过SEO做全球布局。

泳池使用的季节,在南北半球是反着来的。

如果只盯着欧美,旺季一过就只能等明年;但如果同步布局澳洲、拉美、东南亚,刚好能接住对冲流量。

这是SEO相较于投放的一个天然优势——它全球存在、全年生效。

对强季节性的DTC品类来说,这一点格外重要。

2. 品牌 vs 非品牌流量结构

来看一下它的流量构成:

83%的自然流量都来自品牌词,非品牌词占比大概16%左右。

这意味着 Maytronics 的 SEO 其实做的不好,主要是靠品牌流量起来的。

用户已经知道它是谁,才会来搜它。

但如果想真正靠 SEO 拓展用户触达面,就需要做主题覆盖。

其实我们都知道,pool、swimming 等泛关键词的流量远比品牌词大得多,这部分对应的用户不放过,流量结构才会更健康。

我们粗略估计,单泳池机器人非品牌核心关键词群的全球搜索流量就有185K,这还没算上其它相关关键词群。

Maytronics 在 SEO 方面不去做主题覆盖,获取更多漏斗中上层的用户,这就给我们后来者留了很多赶超机会。

3. 流量地域分布情况

按地域分布来看,流量基本集中在美国和法国,合起来占了大概八成。

这很正常,毕竟泳池文化本身就是这些国家用户需求高。

但从整体结构看,其他语种站的表现还是偏弱,排除品牌词后剩下的更少。

对SEO来说,小语种本身就是相对低竞争、高机会的阵地,除了主市场外,其它市场也应花时间做好SEO,拿更多流量增量。

四、谷歌广告

主要投放市场是美国,其次是法国。

Maytronics US 的谷歌广告投放策略非常明确:品牌词投放为主,泛词基本不碰

我们统计了58组关键词,其中86%是品牌相关词,平均CPC在$0.79左右,付费流量集中在“dolphin pool cleaner”、“maytronics”、”dolphin nautilus“等词上。

只吃现有声量,不做增量争夺。

1)结构上,广告主要分三类:

卖产品(直接转化)推优惠(Rebate页)解问题(售后关键词)

投放重点是Rebate,大量广告跳转到 cloud.maytronics-online.com 的独立促销域,页面内容多为$125折扣 + 地区限制。

广告创意中频繁出现“Toledo Rebate”、“Southampton Local Discount”这类地名,目的是提升CTR,并将流量导向本地 Dealer。

这点配合美国分销制本地化逻辑,结构上没问题,但素材层面基本只强调折扣,并未进一步引导用户选型或比对。

此外,还有一类广告专门承接售后流量,比如“电源坏了怎么办”。

这类流量通常转化意图不低,但Maytronics的处理方式相对保守,多数只做了基础说明,没有结构化推荐SKU或升级型号,导致转化承接略显断层。

2)广告位抢占情况:

Top Ads占比达到73%,平均排名在1.6位,配合多条Sitelink,几乎占满了搜索结果上方的位置。

可以说,它的投放结构已经非常成熟、收口精准。

但在素材维度上,所有广告几乎都在使用统一的折扣文案和结构化图片。

通栏素材无SKU差异,功能点也未做区隔,无法快速区分产品定位与适配人群。

总的来说,Maytronics的投放策略更偏保守,重点在守住已有流量,缺乏对新增流量的主动获取。

如果只想稳定吃现有声量,这种策略可以继续用。

但如果要做增长,就必须补上泛词、内容承接和素材结构这三块。

五、Facebook广告

Maytronics France 的 Facebook 广告很克制,也很清楚。

他们不追求炫技,只做一件事:把用户引到线下门店完成购买

所有广告创意、投放节奏、文案表达,都围绕这个目的来。

1. 投放节奏

广告集中出现在6月-7月,也就是法国本地的泳池旺季。

7月3日追加“还剩几天”的紧迫感版本,倒计时明确指向7月15日结束。

从整个投放窗口来看,就是一次配合渠道的旺季促销动作。

如果你也有经销商网络,这种“造势→让利→收口”的投放结构,可以直接参考。

2. 投放内容

Maytronics France 的广告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

1)促销型内容:

主推 Dolphin S/M 系列,送最高 130 欧购物券,引导到线下门店购买。这类文案出现频率最高,信息直接,主打“限时+到店”。

2)功能场景类素材:

比如 Liberty 600、Skimmi 等新型号,重点展示“无绳”“太阳能”“智能避障”等功能,搭配泳池实拍场景,主要在打信任和吸引首次了解的人。

3)品牌资产类内容:

这类广告以 Dolphin Nautilus 为主角,强调“法国新上市”、“40年技术积累”、“清洁更彻底”等品牌背书,目标是塑造专业品牌印象。

简单说,促销是撬动转化的主力,功能素材解决认知,品牌素材铺信任。

他们没有单靠价格跑量,而是用三类广告素材一起推动购买,把泳池机器人的完整购买链路全都打了一遍。

3. 投放方式

这一轮广告很明显做了地域定向

我们能看到大量“Hydrosud Nîmes”、“MCR Caissargues”这样的本地门店专属文案。

说明他们可能只用一套创意,通过Facebook的系统功能自动生成多版本广告,并动态定向附近的潜在人群。

这种方式不依赖经销商自己投放,也能快速做到本地化,对做区域渠道销售的品牌来说非常省事

总的来看,Maytronics这波广告的最大特点是:不多,但很准

他们清楚什么时间能卖,谁会买,用什么利益点吸引,最后怎么落到线下。

这种基于门店转化设计的广告结构,非常适合客单价高、决策周期长的家用设备产品。

对于预算不高但希望撬动门店销量的品牌来说,这是一套成本可控、结果清晰的打法。

六、社交媒体

社媒方面我们重点讲一下 Youtube,账号粉丝数大致如下:

主频道:5.1K,其他区域频道 1K~3K。

相对 Facebook 各区域账号 100K+ 的粉丝数来说,确实少很多。

1. 内容分多地发

Maytronics 实际运营了1个全球频道和7个本地频道(北美、法国、澳洲、西班牙、拉美、德国、以色列),内容各自独立、本地语言运营。

这类频道矩阵结构虽然难形成整合投放协同,但对 SEO 是友好的。

本地关键词、本地品牌词、本地产品组合,加上视频页 + 独立域名的联动结构,能帮助品牌在不同市场拿下 Google 视频位,特别是在长尾搜索词上。

西班牙频道的视频更新节奏平稳,内容以“人物+功能讲解”为主,比较适合覆盖“问题型搜索”(如怎么清理无边泳池、如何选择线缆/无线型号)。

拉美频道风格更轻松,靠“我在学做寿司,Dolphin 在帮我清泳池”这种生活类演绎,做出过 120 万播放的内容爆款,说明市场不大但也能起量。

相比之下,德国、以色列频道内容更新较少,但基础结构是对的,配图、链接、站点联动都在。

2. 内容靠画面取胜

爆款视频集中在清洁演示、使用对比、场景复现。

比如:

澳洲频道这条 7 年前的视频至今累积 150 万播放;

北美频道“Struggling to clean your pool?” 系列多条超 70 万;

法国频道新内容两个月内达 25 万,西班牙、拉美也有 10w+ 视频;

这些内容核心就是一句话:你看,干净了。

用户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机器,而是一个场景里的“解决方案”。

这种视觉驱动的内容,非常契合搜索意图下的转化判断。

3. 北美频道掉了链

法国等大多数频道都配了站点跳转、博客链接或社媒联动。

只有北美频道,完全没放任何跳转入口,是个明显缺口。

要知道,一条站外视频如果能在产品词下排名,站点没有闭环引导,就等于白白放弃流量漏斗入口,也没法给站内 SEO 做反哺。

这块修起来其实很简单,但收益长期。

4. 红人和 Shorts 还没跑通

目前只发现零星第三方频道做了产品测评,播放量普遍不高,红人侧尚未成体系。

Shorts 内容分散、播放在几百到几千之间,尚未跑出节奏。

整体来看,YouTube 内容更像“产品展示资产库”,而不是“内容营销资产”。

七、站内体验

1. 各站点购物逻辑

全球主站 maytronics.com 本身不支持购物。

页面没有购物车,主要是产品展示和品牌介绍,并引导用户去本地站点,或查找分销商与经销商信息。

从 SEO 的角度来说,这种“品牌门户型”站点结构清晰,内容集中,是加分项。

但因为缺乏交易行为,也意味着核心转化信号较弱,页面权重提升有限。

各国站点则各有玩法,差异不小。

美站、法站、德站、澳洲站支持线上线下购买。

其中,美站在“条款同意”下方,附带一个“创建 Maytronics 账户”的勾选框;

法站则在进入结账流程前,专门设置了登录页面,引导访客注册账户。

这些细节,能有效提升账户注册率和后续复购留存。

对 SEO 而言,账户体系也有好处——更完整的用户路径、更高的访问深度,都是正向信号。

德国站的线上购买方式比较特别。

用户从产品页点击购买后,会被引导到外部平台完成交易。

这些平台包括 mein poolroboter、esta poolshop、amazon、poolpowershop、weigand、yapool 等。

成交虽然不在站内发生,但也能侧面看出 Maytronics 在德国渠道铺得很深。

不过这类跳转式结构,站内转化路径断裂,对 SEO 信号积累有一定影响。

其他站点,像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站,全部是线下销售。

拉美站则是一言难尽。

虽然提供两个路径:表单提交,线下经销商,但购买引导并不明显。

产品页上没有找到任何一个购买CTA按钮。

2. 页面内容结构

分类页基本由三块组成:简介区、导航区、产品对比模块。

内容不复杂,但够清晰,便于用户理解产品差异。

落地页与产品页的内容结构大致相似,只不过文案和页面设计各有侧重。

由于模块复用频率较高,可能存在一定页面内容重复问题,这对 SEO 是需要特别留意的。

产品页是信息最密集的一层,结构清晰:

从简介、卖点、技术参数,到售后支持、产品对比、兼容配件推荐和评论区,几乎覆盖了用户最关心的所有内容。

浏览过程节奏流畅,信息重点突出,整体体验是加分项。

3.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方面,美站最全。

站内支付方式首推 Link,其它如 Visa、JCB、MasterCard、AMEX 等也都支持。

整体覆盖主流信用卡体系,符合高客单价产品的支付习惯。

整体看下来,Maytronics 的独立站体系,是一种“去中心化倾向明显的本地适配型架构”,

它放弃了电商闭环带来的集中控制力,换来了更强的渠道协同与市场适配能力。

从品牌角度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市场深耕,也利于经销体系的稳定。

但对 SEO 来说,挑战在于:各站点数据分散、转化路径跳出,难以形成集中信号。

八、邮件和订阅

Maytronics 的订阅模块没什么太多可说的。

目前没发现有弹窗,也没做行为触发。

订阅入口藏在 Footer 左下角,位置不显眼,容易被跳过。

不过,一旦你填了邮箱,就能看到它预设的一步动作:

通过以“想收到独家优惠吗?”这一提示作为触发点,引导你创建账户。

反正很简单,顺手补个密码就成。

这个设计不复杂,但思路挺巧。

比起常规的“谢谢订阅”,它更强调把订阅行为延伸成注册行为。

也能看出品牌对“账号体系”这件事的重视。

从 SEO 的角度来说,账号行为意味着更完整的用户数据、更高的复访概率,长期利于品牌词表现和转化信号积累。

当然,它目前还没有弹窗策略、邮件分层或后续触达。

但这个钩子,已经在往“从订阅到注册”的转化链上迈了一步。

小动作,有想法。

九、SEO分析

我们以 Maytronics 美国站点为例:

1. 页面爬虫与收录

Maytronics 的站点整体爬虫情况较好,本轮共抓取 4,118 个页面,抓取率95.28%,收录率93.8%。

但有个基础问题,值得单独拎出来说一下。

在 Screaming Frog 抓取中,有 140 个页面是不带 www 的域名版本。

这些页面虽然做了 canonical,但没有设置 301 跳转。

说明谷歌每次都得多抓一遍,抓的还是被你否定的版本。

从技术角度讲,影响抓取效率,稀释权重,还容易制造搜索引擎误判。

而 sitemap 本身是干净的,说明这些页面可能来自历史外链、内部链接遗漏,或者老版本的跳转设置。

建议统一把非 www 页面 301 跳转回标准域名。

这个动作不复杂,但能显著提升抓取效率、收录率和站内信号的统一性。

2. On-page SEO

1)Title:

部分标题过长、过短或重复。

这类标题一是容易在搜索结果中被截断,二是关键词不够聚焦,难以匹配精准意图。

还有部分页面的标题和 H1 完全一致,说明语义结构没有拆分开。

关键词覆盖面被压缩,排名机会自然也就少了。

2)Meta Description:

重复描述的页面比例偏高,说明站内大量页面在谷歌眼里是一个意思,没有足够区分度。

这类问题的直接后果,是页面互相竞争排名,或者一起掉权。

另外,还有 23 个页面的描述内容超过了 160 个字符。

虽然不至于构成大问题,但在 SERP 中极有可能被截断,用户看不到完整信息,影响点击率。

3)H1:

重复率接近 10%,虽然是不同的页面,但写法类似、意思差不多。

这会让 Google 很难判断每个页面到底在讲什么,页面收录和排序也会被拉低。

同时也发现,有 27 个页面存在多个 H1 标签。

这类问题一般是由于前端模板调用不规范,比如多个结构组件争抢了主语义位。

如果不做处理,页面语义会变得模糊,搜索引擎难以判断主干信息,对排名会有影响。

3. 内容SEO

我们先看blog:

1)主题覆盖度:

Maytronics 目前一共有 34篇左右的博客文章,数量少,主题集中在泳池日常维护、安全建议等泛内容上,而非泳池机器人本身。

比如,关于选购、使用技巧、常见问题等内容,几乎没有系统覆盖。

这类内容本应是带动转化和提高产品词排名的核心部分。

对于该品类的DTC品牌说来说,想要做出主题权威度、想要拿更多排名,这个内容体量和主题覆盖度是不够的。

2)内容专业性:

因为文章数量本身很少,我们就优先看了 Maytronics 置顶的几篇文章。

内容更像是品牌软文,面向 C 端受众的轻内容。

没有作者署名、专业背书,基本没有经验分享,看不出是谁在写内容,信任感不足。

内容颗粒度也比较浅,涉及机器人选型、水质维护这些硬主题时,讲得比较泛泛。

整站文章的平均篇幅在800词左右,最高不过1300词,想撑得起泳池机器人这种高客单价品类的搜索深度还是比较勉强的。

总的来看还是不符合EEAT原则,没法拉高主题权威度信号。

3)阅读体验:

Maytronics 的博客内容,从排版和语言上看,整体是友好的,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

问题在于不符合搜索意图。

以”如何降低泳池碱度”这篇文章为例:

文章开头前150词,也就是引言部分,没有包含关键词或者覆盖关键词语义,也没有快速回答用户的问题。

第一个H2小节,作为正文权重最高的语义信号单位,也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跑去科普“什么是碱度”。

这对谷歌来说就是偏题,对用户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虽然写作逻辑是合理的,但却不能满足搜索意图。

这个问题如果不优化,文章不容易拿更好的排名。

4)自然关键词密度:

关键词密度这块,Maytronics 的文章表现基本及格。

还是以”如何降低泳池碱度”这篇文章为例:

核心词基本都有覆盖,分布自然,没有“写给搜索引擎看”的痕迹。

当然,图里这个分析工具的数据只是参考,不代表谷歌的实际判断。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同义词替换做得不好,部分H2标题没有带关键词,或者关键词选得不够精准。

在保证覆盖主词外,也应该自然合理地替换使用同义关键词、同语义关键词变体或组合词,扩大关键词覆盖面,提高语义相关度,也更容易吃到长尾流量。

再来看看lp和产品页:

关键词做得不好,核心产品词基本都没有布局,这点不如 Polaris 。

内容本身是专业的,DTC品牌站该有的都有,但从 SEO 的角度看,还可以继续深挖,尤其是围绕用户可能搜索的“型号 + 需求场景”关键词,能补的还有很多。

用户浏览体验这块没什么问题,结构清晰、排版干净、动线也顺,不会影响转化。

整体来看内容seo做的其实不好,这也是 Maytronics 的页面看着像官网,但不像能被搜到的官网的原因之一。

4. 技术端

1)页面速度:

移动端


桌面端

Maytronics 当前移动端和桌面端都没有通过网页核心指标算法。

主要问题出在两点:

CLS 偏移过高,最大达 0.93,页面跳动严重。

LCP 最长超 11s,加载慢,转化风险高。

虽然不通过很常见,尤其是用 Shopify 或做多动效组件的站。

但我们观察到,能通过核心指标的电商站,SEO 排名普遍更稳定,尤其是在移动端。

如果打算发力自然流量,建议把这部分提前提上日程。

2)多语言配置:

Maytronics 已配置 hreflang,但存在两类问题:

一是 157 个页面缺失 x-default,谷歌无法识别默认语言版本。

二是部分 hreflang URL 指向 noindex 页面,等于告诉谷歌:你来,但我不让你抓。

这类问题会让谷歌直接忽略你的语言标记,导致全球流量错配。

对于做多市场的品牌,这部分配置逻辑一定要理顺,否则再多内容也容易错过目标用户。

3)Canonical标签:

全站已有约 200 页设置 canonical,但部分页面指向的是非索引页面,还有互指或循环引用现象。

这种“技术细节错误”常被忽视,但对权重传递影响非常直接。

尤其是产品页和类目页,哪一页该保留,哪一页该让位,要有清晰策略,不能凭感觉设。

4)图片大小:

目前有 200+ 图片超 100KB,容易拖慢首页加载,影响用户体验。

尤其是在移动端,这种延迟容易导致跳出,降低转化率。

5)安全设置:

站点未设置 X-Frame-Options 和 Referrer-Policy,对搜索引擎没直接影响,但会被部分浏览器标记潜在风险。

对全球品牌来说,这类细节决定了用户对品牌的第一印象。

十、Bonus

在拆法国站的时候,碰到一个很隐蔽的小问题。

购物车里的商品怎么都删不掉,一开始我们以为页面卡了,刷新重试了好几次。

结果是:确认提示框在屏幕最下方,且几乎意识不到这是提示框(大家可以自己在电脑上试一试)

这种交互很容易让用户误以为系统出错,直接放弃操作。

建议有独立站的朋友都可以检查下类似细节,不难改,但挺劝退的

十一、总结

从Maytronics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做DTC,不只是把独立站搭起来、广告投出去,更关键的是能不能把各个环节“拧成一股绳”。

它的强,在于架构稳定、定位清晰、渠道协同好;

它的弱,在于内容系统性不足,SEO断层严重,流量更多靠品牌惯性在“顶”。

这正是国内品牌的机会所在:别人松的地方“补一枪”,你就有机会反超。

这背后也揭示了一个更普遍的误区:

很多品牌出海时把重心放在投放和销售漏斗,却忽视了真正能沉淀长期价值的,是独立站本身的结构力、内容力和信任力。

能穿越周期、带来复购和口碑的,不是一时的点击率,

而是你的网站是否能被搜到、页面是否能转化、内容是否真的解决了用户问题、品牌有没有“被信任的样子”。

我们在与众多DTC出海客户合作时,发现一个共性:

真正能跑出来的DTC品牌,不是“投放最花的”,而是对全链路每一个环节都较真的那批人。

他们知道,SEO不是关键词游戏,而是一场长期的品牌攻坚战。

所以如果你也想通过独立站沉淀品牌资产,用SEO撬动真实、长期的增长,现在是时候考虑打基础了。

不管你是刚起步还是已搭好架子,我们都可以帮你把路梳理清楚,走得更稳,也更快。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有些思考,欢迎点赞、留言、转发,也欢迎找我们聊聊。

能不能帮到你,一聊就知道。

希望越来越多中国品牌,不只是“出海”,更是“入局”。

让世界看到我们的产品,也看到我们的品牌力与长期主义。

——出海的路上,我们愿做你出发前,最值得信赖的那张地图。



点赞(7)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