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相关刚需产品


一、防暑降温类  

1. 风扇:东南亚热带气候(年均温25-32℃,雨季湿度超80%)催生对“强风+耐用”风扇的刚需。以深圳几素科技为例,其针对东南亚市场设计的便携小风扇,不仅具备19小时超长续航(适配当地频繁停电场景),还采用防泼溅外壳(应对突发降雨),2024年在东南亚年销量达3000万件,年营收突破10亿元,在TikTok Shop菲律宾、泰国、越南站点的小风扇品类中,连续6个月稳居销量榜首。 

从国别需求看:菲律宾、印尼偏好“多档位风速+USB充电”的桌面风扇(适配小户型);越南、马来西亚农村地区更青睐“高功率+壁挂式”风扇(应对闷热环境);挂脖风扇则在新加坡、泰国的年轻群体中热销(通勤、户外场景需求大)。建议企业按国别调整产品规格,如针对越南市场增加风扇电机防尘设计(当地沙尘天气较多)。 

2. 凉席:传统竹席、草席因“透气性差、易发霉”,在东南亚市场逐步被升级品类替代。冰丝席(凉感强、易清洁)、亚麻席(吸湿透气)在越南、印尼、泰国的销量年增40%,某浙江凉席工厂2024年出口东南亚的冰丝席占比达65%,远超传统竹席的20%。 

国别差异显泰国消费者偏好“印花冰丝席”(契合家居审美),印尼市场更注重“可折叠收纳”(小户型占比高),越南则对“乳胶凉席”接受度高(主打健康睡眠概念)。需注意:出口印尼的凉席需符合SNI认证的甲醛含量标准(≤75mg/kg),避免因合规问题滞港。 

3. 制冰机:随着东南亚中产阶级崛起(2024年东南亚中产阶级人口超3亿),家用制冰机从“小众需求”转为“日常刚需”,尤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城市家庭中,用于制作冰饮、冷藏食材的需求激增。宁波某家电企业反馈,2024年出口东南亚的制冰机销量同比增长52%,其中“日产量5-10kg”的小型制冰机占比超70%(适配家庭场景),且“马卡龙色系+迷你机身”的设计更受女性消费者青睐。 

需关注:菲律宾、印尼的电压波动较大(180-240V),制冰机需加装稳压模块;马来西亚市场需通过SIRIM认证,认证周期约1-2个月,需提前规划上市时间。 

二、防晒类  

1. 防晒服饰:东南亚靠近赤道(新加坡、马来西亚年均紫外线指数10-12级),但部分消费者仍存在“防晒=美白,仅涂防晒霜即可”的传统认知,需通过产品功能和市场教育破局。中国防晒服饰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专业防晒”,逐步打开市场:Atticlo代理的中国防晒品牌,在新加坡开设6家实体店,单店年均销售额近百万元,其“UPF50+防晒衣”因“透气不闷汗”,在当地健身房、户外俱乐部中形成口碑传播,2025年计划拓展越南、泰国市场。 

国别策略需调整:新加坡、马来西亚消费者愿为“品牌+设计”支付溢价(如带反光条的通勤防晒衣);印尼、菲律宾更关注“性价比”,单价50-80元人民币的基础款防晒衣销量更高。建议搭配“防晒知识手册”(本地语言版本)随货附赠,提升消费者认知。 

2. 防晒配饰:Google Trends数据显示,2024年东南亚“sun protection”搜索热度同比上涨60%,跨境电商平台的防晒配饰销量呈爆发式增长:防晒袖套销量同比增125%,带卡通图案、渐变色的“新奇特袖套”涨幅达210%(越南、泰国年轻群体偏好);全包裹式防晒“脸基尼”因“覆盖口鼻+防紫外线”,在菲律宾、印尼的摩托车通勤人群中热销,某深圳卖家孙飞的工厂订单量2024年同比翻3倍。 

需注意细节:新加坡、马来西亚对防晒配饰的材质要求高(如冰丝袖套需通过皮肤刺激性测试);泰国市场需在产品标签标注“泰文防晒指数”,否则可能面临下架风险。建议针对户外场景开发组合套装(如“防晒袖套+面罩+遮阳帽”),提升客单价。


日常消费刚需产品


一、食品饮料类  

1. 基础食材:东南亚民众对“新鲜、平价”基础食材的需求全年稳定,且各国偏好存在差异。泰国Grab平台数据显示,鸡蛋(年销量超1000万颗)、饮用水(超900万瓶)、新鲜蔬菜(以空心菜、芥兰为主)常年稳居畅销榜,其中“无菌包装鸡蛋”因储存时间长,在菲律宾、印尼的销量年增35%(适配当地冷链不完善的情况)。

从国别看:越南消费者偏好“小包装大米”(5kg/袋,契合家庭人口少的特点),2024年某广西粮企出口越南的小包装大米销量突破2万吨;马来西亚因清真需求,“HALAL认证牛奶”占比超80%,某国内乳企针对性推出椰奶风味牛奶,在当地商超铺货率达60%;印尼则对“冷冻蔬菜”需求增长(年增28%),因可减少清洗时间,适配快节奏生活。 

需注意:出口新鲜食材需符合目标国检疫标准,如泰国要求蔬菜农药残留量0.05mg/kg,印尼对鸡蛋沙门氏菌检测要求严格,需提前3个月办理检疫证书。 

2. 特色美食:各国特色美食形成稳定消费场景,且带动上下游产品需求。泰国青木瓜沙拉(somtam)全年订单超440万份,催生对“即食青木瓜丝”“特制鱼露”的需求,某广东食品企业生产的即食青木瓜丝,因“开袋即拌”,在泰国7-11便利店月销超10万袋;印尼的“巴东牛肉”(Rendang)是国民美食,对“椰浆粉”“香兰叶干”的采购量年增30%,某海南香料企业出口的冻干香兰叶,因保留风味且易储存,占据当地25%市场份额。 

此外,东南亚“夜市经济”带动特色小吃原料出口:越南河粉需求带动“河粉专用米粉”出口,2024年某云南米粉厂出口越南的河粉原料达1.5万吨;菲律宾“ halo-halo”(混合冰沙)热销,推动“彩色椰果”“炼乳”销量,某上海食品企业的小包装炼乳,在菲律宾电商平台Shopee月销超5万件。 

3. 饮品:东南亚饮品市场呈现“功能化+本土化”趋势。泰国市场中,黑咖啡因“提神醒脑”全年订单超460万杯,且偏好“高浓度速溶咖啡”(如G7咖啡同款浓度),某云南咖啡企业针对性调整配方,2024年出口泰国的速溶黑咖啡销量增长42%;功能性饮料在年轻人中渗透率超60%,印尼的“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12亿美元,某国内饮料企业推出含“东革阿里提取物”的能量饮料,在印尼TikTok Shop月均GMV500万元。 

本土化口味是关键:马来西亚偏好“拉茶风味饮品”,某茶饮企业推出袋装拉茶,在当地华人社区销量占比超40%;越南“柠檬茶”需求旺盛,某企业添加“香茅成分”,使产品在越南市场溢价20%;菲律宾则流行“芒果汁饮料”,某国内果汁厂采用菲律宾本地芒果浓缩汁,因“原汁原味”,年销量突破8000吨。 

二、个人护理与美妆类  

1. 美妆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细分需求明确。越南化妆品零售市场预计2027年达27亿美元,护肤品年增11.7%,其中“防晒护肤品”占比超35%(因紫外线强),某国内美妆品牌推出“SPF50+ PA++++防晒霜”,添加芦荟成分缓解晒后不适,在越南电商平台Lazada月销超2万瓶。 

中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突围:JMCY在菲律宾的双头唇釉,因“防水防汗+60秒速干”,月均GMV800万元,且推出“芒果橙”“椰子粉”等本土化色号,复购率超40%;印尼市场“彩妆盘”需求增长(年增55%),某深圳美妆企业推出含“巴厘岛花纹包装”的眼影盘,在印尼社交媒体TikTok获超100万次曝光,带动销量增长68%。 

需关注:越南要求美妆产品标注“成分表(越文版)”,印尼需通过BPOM认证(周期2-3个月),马来西亚需HALAL认证,未达标产品将被下架。 

2. 个人护理用品:从“基础清洁”向“功效性+天然成分”升级。洗发水领域,马来西亚消费者偏好“防脱发洗发水”(因气候湿热易脱发),某国内品牌添加“椰油精华+人参提取物”,在当地商超销量排名前三;印尼对“去屑洗发水”需求占比超40%,某企业推出含“吡硫翁锌”的去屑款,2024年出口销量突破500万瓶。 

沐浴露和牙膏也呈现功效化趋势:泰国市场“美白保湿沐浴露”占比超50%,某国内企业添加“大米提取物”,契合当地美白需求,月销超3万瓶;越南“含氟牙膏”需求增长(年增32%),某牙膏企业推出“水果味儿童含氟牙膏”,在越南母婴店铺货率达70%。 

此外,天然成分更受青睐:菲律宾市场“含植物精油的洗发水”销量年增45%,马来西亚“芦荟沐浴露”占比超30%,企业可针对性调整配方,提升产品竞争力。



能源与工业刚需产品


一、能源矿产类  

1. 镍矿:印尼凭借2100万吨的镍储量(占全球53%),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矿产供应地。随着三元锂电池需求爆发(2024年全球三元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45%),金属镍的刚需持续攀升,推动中资企业密集布局:中伟股份在印尼莫罗泰岛投资120亿元建设镍基新材料产业园,年产能达12万吨镍金属量,可满足全球15%的高镍三元前驱体需求;青山集团在印尼苏拉威西岛打造“镍矿-不锈钢-锂电池”全产业链,2024年镍矿开采量突破300万吨,带动当地配套物流、设备需求增长。


需注意:印尼自2020年起禁止原矿出口,仅允许出口镍加工产品(如镍铁、氢氧化镍),企业需在当地建设加工基地;此外,需与印尼政府签订“本地含量协议”,承诺本地雇佣率不低于70%、本地采购额占比超30%,否则可能面临开采权收回风险。 

2. 电力相关:东南亚多国电网覆盖率不足(如缅甸农村电网覆盖率仅40%、老挝约55%),且经济增长带动电力需求年增6%-8%,形成对电力设备及工程的庞大刚需。印尼在新能源扩张中面临电网适配难题:爪哇岛风电、光伏项目因电网输送能力不足,约20%的发电量无法并网,催生对“智能变压器”“柔性输电设备”的需求,某国内电力设备企业2024年出口印尼的智能变压器销量达800台,同比增长65%;越南计划2025年前新增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带动对“风电塔筒”“并网电缆”的采购,某江苏电缆企业中标越南平顺省风电场项目,订单金额超3亿元。 

从国别看:菲律宾偏好“小型柴油发电机”(应对频繁停电,2024年进口量达5万台);马来西亚聚焦“智能电网改造”,对“电力监控系统”需求增长(年增40%);泰国推动“分布式光伏”,带动“户用逆变器”销量,某深圳企业的微型逆变器在泰国市场市占率达28%。 

二、工业原材料与零部件  

1. 电子零部件:东南亚电子产业“组装向制造升级”,带动零部件需求从“中低端”向“高精度”转型。越南电子制造业规模2024年突破800亿美元,三星、富士康等工厂对“高精度电阻电容”“微型芯片”的采购量年增35%,某国内电子元件企业在越南平阳省设立仓库,实现“次日达”配送,2024年营收突破5亿元;马来西亚半导体封装测试产业发达,对“半导体封装材料”(如环氧塑封料、引线框架)需求增长,某上海材料企业针对性开发耐高温封装料,在当地市场份额达22%。 

此外,新能源汽车电子需求爆发:泰国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0万辆,带动对“车载芯片”“电池管理系统(BMS)零部件”的需求,某广东电子企业为泰国哪吒汽车工厂供应BMS连接器,月均订单量超10万套;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对“充电桩控制器”需求增长,某国内企业的智能控制器因适配东南亚电压(220V),在当地充电桩企业中渗透率超30%。 

2. 金属材料:东南亚基建与制造业双轮驱动,拉动金属材料需求稳定增长。越南2024年基建投资超300亿美元(含高速公路、港口项目),对“螺纹钢”“镀锌钢板”的采购量达800万吨,某河北钢铁企业通过越南海防港保税仓库铺货,缩短交货周期至7天,2024年销量突破100万吨;马来西亚汽车制造业(年产能150万辆)带动“铝合金板材”需求,某山东铝业企业的汽车用铝合金板,因轻量化特性(比传统钢材轻30%),进入宝腾汽车供应链,年供应量达5万吨。 

需关注:部分国家对金属材料进口有特殊要求,如印尼要求钢材需符合SNI 07-3730-2019标准(抗拉强度≥345MPa),泰国对铝合金制品征收5%关税(但自贸区成员国可享受优惠),企业需提前规划供应链及关税成本。 

此外,东南亚“产业园区建设”带动配套材料需求:印尼新首都努山塔拉、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等项目,对“钢结构件”“彩钢板”的采购量巨大,某国内钢结构企业中标印尼新首都办公楼项目,合同金额超2.5亿元,带动焊接材料、紧固件等配套产品出口。



往期文章推荐:


专注外贸领域知识分享


外贸出口退税操作指南

外贸客户更愿意选择工厂还是贸易公司?

为什么要开发越南市场?越南市场开发攻略

外贸必看的国际贸易法规

外贸业务员必须收藏的国际贸易平台!

●外贸企业需要掌握哪些单证?

WhatsApp终极使用攻略:发现一切功能、技巧和隐秘功能

外贸独立站全套运营玩法,建议收藏!

●外贸人必须掌握的外贸营销策略和趋势


关注外贸独立站全球营销,分享更多外贸干货

   ↓↓↓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