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跨境出海行业趋势,掌握一手实战技巧

与 10000 + 人携手在跨境出海中乘风破浪

赶紧关注 “Anna 跨境出海营销”



作为深耕跨境电商品牌赛道的博主,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保姆级」Momcozy 美国市场竞品分析报告。不管你是做母婴品类的卖家,还是想入局跨境电商的创业者,这份从市场格局到战略落地的全维度分析,都能帮你理清思路 —— 毕竟在美国 730 亿美元的母婴市场里,选对方向比盲目冲量更重要!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 2024 年营收突破 30 亿元人民币、风靡北美的品牌,竟是深圳路特创新旗下 2017 年成立的中国品牌,它从吸奶器内衣起家,一步步成长为全球 60 多国 300 万用户认可的「母婴出海标杆」,其中的逻辑值得所有跨境人细品。也欢迎戳链接了解更多Anna 工作背景 40岁创业正当时:一位跨境女性的破局手记(从被裁员到年入百万)



欢迎关注点击视频号关注Anna!

先搞懂市场基本面 ——Momcozy 和它的「对手天团」

做跨境电商,先摸透「玩家底细」是基础。我们先从品牌概况、竞品画像、市场规模三个维度,拆解美国母婴吸奶器赛道的基本盘,同时看看 Momcozy 如何从深圳本土品牌成长为北美市场的「明星玩家」。

1. Momcozy:从深圳出发的「母婴黑马」,靠「小而美」产品破局

Momcozy 的起点很明确 ——2017 年成立时,它没有盲目跟风做全品类,而是从「吸奶器内衣」这个细分赛道切入,精准切中「传统吸奶器不够便携」的痛点。早期的爆品设计就藏着巧思:巴掌大的主机、可穿戴的双边奶碗,让妈妈们不用再被电线束缚,这种「轻量化创新」很快在亚马逊上崭露头角 ——2019 年,它的吸奶器内衣直接冲上平台 Best Seller 榜单,为后续增长打下基础。


到了 2021 年,Momcozy 更是迎来关键突破:凭借 M5 吸奶器的「宝宝嘴」概念和人体工学设计,一举登顶美国线上出货量榜首。这款产品的细节设计堪称「用户需求收割机」:模拟宝宝自然吸吮的节奏,既减少妈妈的疼痛感,又能提升奶量;人体工学的硅胶罩杯适配不同胸型,解决了传统吸奶器「漏奶、压胸」的问题。正是这种「把小细节做到极致」的思路,让它从深圳供应链中脱颖而出,2022 年营收破 10 亿,2023 年翻倍至 20 亿,2024 年直接突破 30亿,成为中国母婴出海的「教科书案例」。

2. 5 大竞品画像:从瑞士巨头到新西兰新锐,Momcozy 如何差异化突围?

美国吸奶器市场不是「一家独大」,而是「分层竞争」,这 5 个对手你必须重点关注,才能看清 Momcozy 的差异化位置:

而 Momcozy 的差异化优势,恰恰在于它「避开了所有对手的强势区」:不跟 Medela 拼医疗渠道,不跟 Elvie 拼高端科技,而是靠「中国供应链的性价比 + 本土化的细节设计」,在 150-200 美元的价格空白带站稳脚跟 —— 要知道,当时市面上同类产品要么是大几百美元的高端款,要么是功能简陋的低价款,Momcozy 的定价刚好击中「想要品质又不想多花钱」的中产妈妈需求,这也是它能快速起量的核心原因。

3. 全球母婴市场:智能产品成新风口,中国品牌机会在哪?

Momcozy 的 30亿营收背后,是全球母婴市场的两大趋势,值得所有跨境卖家关注:

全球母婴市场的盘子还在越做越大,整体规模早就超过万亿了。其中美国市场最关键,每年都能保持 4.8% 的增长,单是吸奶器这一个细分领域,2023 年就有 12 亿美元的规模,照这个势头,到 2025 年突破 16 亿不成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吸奶器,它的增速是传统款的 4 倍,明显是当下的主流趋势。

现在的年轻父母选母婴产品,眼光跟以前不一样了,更看重智能、安全和便携这三点。比如美国有家叫 Owlet 的初创公司,出了款叫 Dream Sock 的智能婴儿袜,能实时盯着宝宝的心率和血氧,一旦有异常就报警,刚上市就成了爆款;国内杭州的 “两只兔子 Buddy Buzzy” 也很会抓需求,他们的智能婴儿车加了 “遗忘报警” 功能,能防止家长把宝宝忘在车里,凭着这个设计还拿到了不少投资。

这两年中国母婴品牌在全球市场越来越有存在感,靠的就是 “中国供应链 + 本土化设计” 这一套组合拳。像做吸奶器的 Momco、做智能婴儿车的两只兔子,还有深耕东南亚的 MAKUKU 纸尿裤 ——MAKUKU 专门根据当地需求调整产品,很快就成了当地电商平台的热门款。这些例子都说明,只要把国内供应链的成本和效率优势,跟海外市场的实际需求结合好,中国品牌在全球都能站稳脚跟。

市场定位拆解 ——Momcozy 的「生存夹缝」在哪里?

做跨境选品,最怕「定位模糊」。我们用「市场定位 + 用户分层」的逻辑,看看 Momcozy 在 6 大品牌里的独特位置,以及它如何靠「深圳供应链优势 + 精准定价」站稳脚跟。

1. 6 大品牌定位对比:Momcozy 的「价格空白带」策略有多聪明?

直接上表格,一目了然(跨境卖家可以对照看自己的产品该对标谁):


Momcozy 的聪明之处在于,它精准锁定了「150-200 美元」这个空白带 —— 这个价位段,既能覆盖「想要品质但预算有限」的妈妈,又能靠深圳供应链的成本优势(比欧美工厂低 20%-30%)保证毛利。比如它的 M5 吸奶器,生产成本仅 50 美元,售价 179 美元,毛利高达 72%,比 Elvie(毛利 60%)还高,这就是中国供应链的底气。


2. 用户分层需求:Momcozy 的「精准画像」如何支撑 30亿营收?

Momcozy 能做到 30亿,核心在于它对用户的「极致细分」。通过亚马逊和独立站数据,它锁定了三类核心人群,每类都有对应的产品策略:

  • • 职场妈妈(占比 35%):痛点是「上班泵奶不方便」,Momcozy 的解决方案是「无线 + 静音 + 便携」——M5 吸奶器重量仅 230g,放进包里不占地,45dB 的噪音在办公室用也不尴尬,配套的 APP 还能设置「工作时段提醒」,避免漏泵;
  • • 新手妈妈(占比 40%):痛点是「不会用吸奶器,怕疼」,Momcozy 的 M5 吸奶器专门做了「9 档吸力调节」,从轻柔按摩到高效吸乳全覆盖,还在独立站放了「新手教程视频」,客服提供 1 对 1 指导,降低学习成本;
  • • 多孩妈妈(占比 25%):痛点是「效率低,没时间」,Momcozy 推出「双边同步泵奶款」,10 分钟就能完成泵奶,比传统款节省 50% 时间,还搭配「储奶袋 + 哺乳文胸」的组合套装,客单价直接提升 40%。

这种「用户细分 + 产品适配」的思路,让 Momcozy 的复购率达 35%,远超行业平均的 20%—— 很多妈妈买了吸奶器后,会接着买哺乳文胸、婴儿监视器,形成「一站式复购」。


3. 定位图谱:Momcozy 的「安全区」和「机会区」

用「价格 + 功能」画个四象限图,你会发现 Momcozy 的位置很巧妙,完全避开了与欧美品牌的直接对抗:

Momcozy 选赛道时特别清醒,没硬着头皮去碰 Medela 和 Spectra 的地盘 —— 那俩品牌主打高端专业路线,不仅定价高,还特别依赖医院渠道,对深圳品牌来说,想突破太难了,与其白费力气不如另找方向。

它也没跟 Haakaa 去抢入门市场,Haakaa 的产品功能太简单,利润薄得可怜,深圳供应链本来有产能和成本优势,要是陷进去做这种低价基础款,根本发挥不出优势,纯属浪费资源。

最后它稳稳扎在了 “中端实用区”,靠便携设计和高性价比吸引妈妈们,这个定位特别准。而且它没停下脚步,还盯着 “智能升级” 的机会,比如学 Elvie 做基础的数据追踪功能,但价格始终保持在中端,就靠深圳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做出了跟竞品不一样的差异化,既不丢性价比,又能满足妈妈们对智能功能的需求。

产品功能 PK——Momcozy 的「深圳供应链优势」藏在哪?

跨境电商拼到最后是「产品力」。我们拿吸奶器的核心功能做对比,看看 Momcozy 的「护城河」和「改进点」,同时看看它如何靠深圳供应链实现「性价比 + 品质双优」。

1. 核心功能数据对比(卖家必看,Momcozy 的深圳供应链优势很明显)


从数据能看出,Momcozy 的核心优势不是「技术领先」,而是「深圳供应链的快速响应 + 成本控制」—— 比如用户反馈「吸力不够」,深圳工厂 15 天就能调整电机参数;想要加「APP 基础数据追踪」,2 个月就能完成研发,这种速度是欧美品牌的 3-4 倍,也是它能快速迭代、适应市场的关键。


Momcozy 的「产品力亮点」—— 从深圳供应链到用户需求的完美衔接

Momcozy的产品能打动妈妈们,核心是把深圳供应链的优势和用户需求捏得特别紧。就说M5吸奶器那个“宝宝嘴”硅胶罩杯,深圳团队专门针对不同胸型做了3轮测试,贴合度比传统款高40%,漏奶率直接从20%降到5%;连肩带都没马虎,用的是深圳产的透气棉,夏天用着不闷汗——这些细节欧美品牌很少考虑,却偏偏是妈妈们日常用着最在意的点。而且深圳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太给力了,M5吸奶器研发初期单价要250美元,量产后直接压到179美元,还能保住72%的毛利,这可不是海外小工厂能做到的。更厉害的是迭代速度,2023年用户说电池续航短,深圳工厂20天就换上了大容量锂电池,续航从2小时提到3小时;2024年跟着智能趋势加了基础数据追踪功能,能记录泵奶时间和次数,价格只涨10美元,妈妈们都愿意买账。

定价 & 商业模式 ——Momcozy 怎么靠「亚马逊 + 独立站」赚 30亿?

Momcozy 的 30亿营收,不是靠单一平台,而是靠「亚马逊引流 + 独立站留客 + 深圳供应链控本」的组合拳,这套模式值得所有跨境卖家复制。

1. 定价策略:150-200 美元的「黄金价格带」,深圳供应链是底气

Momcozy 的定价不是拍脑袋定的,而是经过数据验证的:

Momcozy 定价格前做了不少调研,结果很明确:美国妈妈里,45% 觉得高端吸奶器太贵,35% 又嫌弃低价款不好用,卡在中间的 150-200 美元区间,刚好是大家愿意掏钱的 “甜蜜点”。这个定位没瞎猜,完全是跟着用户的真实想法来的。

而且深圳供应链给了它十足的底气 —— 生产加运输的成本,比欧美工厂低 20%-30%。就说 M5 吸奶器,成本才 50 美元,卖 179 美元,毛利能到 72%,比主打高端的 Elvie 还高 12 个百分点。成本压得低,定价又卡在用户愿意接受的范围里,利润空间自然就出来了。

它还玩了把渠道差异化定价,特别聪明。亚马逊上卖 199 美元,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更想靠这个价格做标杆、抢流量;到了自己的独立站,就直接降到 179 美元,便宜 20 美元不说,还支持 Afterpay 分期付款,分 4 期的话每期才 45 美元。数据也证明这招管用,支持分期的产品,转化率比不支持的高了 28%,还能把亚马逊的用户慢慢导到私域里来。

这种「多渠道差异化定价」,让 Momcozy 的独立站订单占比从 2021 年的 15%,涨到 2024 年的 35%,既降低了对亚马逊的依赖,又提升了整体利润。


2. 商业模式:亚马逊引流 + 独立站留客 + 深圳供应链,形成闭环

Momcozy 的商业模式是「中国品牌出海模板」,核心分四步:

(1)亚马逊:做流量入口和品类标杆

Momco定价格前做了不少调研,结果很明确:美国妈妈里,45%觉得高端吸奶器太贵,35%又嫌弃低价款不好用,卡在中间的150-200美元区间,刚好是大家愿意掏钱的“甜蜜点”。这个定位没瞎猜,完全是跟着用户的真实想法来的。

而且深圳供应链给了它十足的底气——生产加运输的成本,比欧美工厂低20%-30%。就说M5吸奶器,成本才50美元,卖179美元,毛利能到72%,比主打高端的Elvie还高12个百分点。成本压得低,定价又卡在用户愿意接受的范围里,利润空间自然就出来了。

它还玩了把渠道差异化定价,特别聪明。亚马逊上卖199美元,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更想靠这个价格做标杆、抢流量;到了自己的独立站,就直接降到179美元,便宜20美元不说,还支持Afterpay分期付款,分4期的话每期才45美元。数据也证明这招管用,支持分期的产品,转化率比不支持的高了28%,还能把亚马逊的用户慢慢导到私域里来。

(2)独立站:做私域沉淀和利润中心(Momcozy 的 30亿营收里,35% 来自这里)

Momcozy 的独立站不是「简单卖货」,而是「品牌根据地」,靠四个策略拉高营收:

Momcozy做独立站,首先在成本上就比亚马逊有优势——亚马逊要抽15%的佣金,而独立站的交易费才3.8%,算下来每卖100美元的产品,独立站就能多赚11.2美元。就按它30亿的营收来算,单这一项就多赚了2.5亿,实打实提升了利润空间。

而且独立站的营销更自由,能做很多亚马逊上没法实现的事。比如它专门开了个“妈妈故事”板块,放的都是真实用户用M5吸奶器“一边泵奶一边陪娃”的日常场景,这种带着情感温度的内容,比硬广更能打动妈妈们。另外还做了会员体系,注册就送10美元优惠券,累计消费满200美元升级成VIP,能享8折优惠还能免费换配件,这套玩法让会员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了50%,用户粘性一下就上来了。

在用户运营上,独立站的精准度也更高。它能追踪用户的浏览轨迹,比如有人反复看智能款吸奶器却没下单,系统会自动推智能款专属的9折券;用户买了吸奶器后,还会推荐哺乳文胸、消毒器这些配套配件,客单价从179美元涨到250美元,单客收入直接多了40%。

更贴心的是本地化服务适配,针对不同市场调整支付和物流。美国站支持PayPal和信用卡,澳大利亚站能走Afterpay分期,英国站适配Klarna;物流上跟UPS、DHL合作,美国本土能做到“3日达”,售后退换货也简单,在线申请后就有人上门取件,用户满意度能到92%,体验比在平台上购物更顺畅。


(3)深圳供应链:从「生产」到「共创」,支撑 30 亿营收的核心

Momcozy 的供应链完全扎根深圳,核心工厂位于龙华区,与研发团队距离不足 10 公里,这种「近距离协同」带来两大优势:

  • Momcozy在产品迭代上的速度,完全是靠深圳供应链的“近距离协同”撑起来的。之前有用户反馈硅胶罩杯偏小,研发团队当天就扎进工厂调整模具参数,15天完成样品测试,20天就实现量产——这速度比海外品牌动辄3个月的迭代周期快了4倍。就像2024年推出的静音升级款,深圳工厂只用1个月优化马达结构,就把吸奶器噪音从50dB降到42dB,上市后差评率直接降了30%,销量反倒涨了60%,用户需求响应得又快又准。

  • 成本控制上,深圳工厂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靠规模化采购压价,比如核心的电机部件,从深圳供应商拿货比进口便宜35%;组装环节还引入了自动化流水线,人工成本降了20%。这么算下来,M5吸奶器的生产成本稳稳控制在50美元,比Elvie的80美元低了37.5%。哪怕Momcozy定价更低,毛利反而更高,这就是深圳供应链在成本上的硬优势。

(4)品类延伸:从「吸奶器单品」到「母婴全场景解决方案」

Momcozy 没有局限于吸奶器,而是围绕「妈妈育儿全流程」扩展品类,形成「流量产品 + 利润产品 + 复购产品」的组合:

Momcozy的品类布局很有章法,靠不同类型的产品打配合战。吸奶器是妥妥的流量担当,占了总营收的40%——它就靠高性价比打开市场,吸引妈妈们第一次下单,相当于给品牌攒下第一批核心用户。很多妈妈都是先买了吸奶器,觉得用着不错,才会接着关注其他产品。

智能婴儿监视器则是利润主力,占营收25%。这款产品专门针对多孩妈妈,加了“哭声识别+远程看护”功能——妈妈们在隔壁房间泵奶时,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宝宝情况,听到哭声还会自动提醒,特别戳需求。它售价249美元,毛利能到75%,是品牌赚钱的关键。

还有哺乳文胸、储奶袋、消毒湿巾这些,属于复购率超高的产品,占了营收35%。虽然单个产品单价不高,但用得快、换得勤,比如储奶袋差不多一个月就得囤一次,很多妈妈会按月回购。这类产品贡献了30%的复购订单,既能稳住用户粘性,还能持续带来稳定收入,把“一次性买家”变成“长期客户”。

这种品类布局,让 Momcozy 从「卖单品」变成「做服务」,用户 LTV(终身价值)从 500 美元提升至 800 美元,支撑起 30 亿的年营收规模。

营销策略 ——Momcozy 如何靠「本土化内容」打动美国妈妈?

Momcozy 的 30 亿营收,离不开「精准的本土化营销」—— 它没有用「深圳思维做海外推广」,而是完全贴合美国妈妈的认知习惯,靠「真实场景 + 情感共鸣」实现品效合一。

1. 营销核心逻辑:不做「硬广轰炸」,做「妈妈的同行者」

Momcozy 的营销关键词是「真实」,它通过数据发现:美国妈妈对「明星代言」的信任度仅 15%,但对「身边妈妈推荐」的信任度达 80%。因此,它把 80% 的营销预算投入到「微型 KOL + 场景化内容」,而非高价明星合作,这种策略让营销 ROI(投入产出比)比行业平均高 3 倍。

2. 分渠道营销策略拆解(跨境卖家可直接复制)

(1)社交媒体:Instagram+TikTok 做「场景化种草」

  • • Instagram:聚焦「妈妈日常场景」,内容分三类:
    Momcozy在社交媒体上做内容特别会抓妈妈们的心思,尤其是真实用户故事这招,特别能打动人。比如他们拍过《职场妈妈Lisa的一天》,镜头跟着Lisa记录下她在通勤路上、午休时用M5吸奶器的样子,配文写着“We know how hard it is to balance work and baby(我们懂平衡工作与宝宝的艰难)”,一下子就戳中了职场妈妈的痛点,单条内容互动量直接超10万,很多妈妈在评论里说“这就是我的日常”。

  • 展示产品细节时,他们也不搞花里胡哨的宣传,而是用特写镜头聚焦M5吸奶器的“宝宝嘴硅胶罩杯”,还特意和传统吸奶器的硬塑料罩杯做对比,配文说“Like baby’s hug, not a machine(像宝宝的拥抱,而非冰冷的机器)”。

  • 这么一对比,舒适度的优势一目了然,妈妈们能直观感受到产品的贴心。更聪明的是他们还做育儿干货输出,不是硬推产品。比如联合美国哺乳协会推出《职场妈妈泵奶时间表》,清清楚楚标注出“9:00上班前、12:30午休、16:00下午茶”这三个黄金泵奶时段,然后自然植入“M5吸奶器3小时续航,满足全天需求”的卖点。这种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转发率比纯广告高5倍,妈妈们愿意主动分享,还能悄悄种下对产品的好感。

  • • TikTok:主打「短平快的痛点解决」,15 秒视频直击妈妈们的核心困扰:
    • • 视频 1:妈妈手忙脚乱抱宝宝,吸奶器电线缠在身上,配文「Old way(旧方式)」;接着切换画面,妈妈用 M5 免提吸奶器,双手抱着宝宝喂奶,配文「Momcozy way(Momcozy 方式)」,评论区满是「This is what I need!(这正是我需要的!)」;
    • • 视频 2:办公室隔间里,妈妈用 M5 吸奶器,旁边放着笔记本电脑,配文「Pump while working, no one notices(工作时泵奶,没人察觉)」,精准戳中职场妈妈「怕尴尬」的痛点,单条播放量超 500 万。

(2)独立站内容营销:从「卖货页」到「育儿资源站」

Momcozy 的独立站专门开辟「Blog」板块,每周更新 3 篇育儿干货,内容围绕「妈妈真实需求」展开:

Momcozy在TikTok上的短视频特别懂怎么戳中妈妈们的痛点,第一条视频就很有画面感:先拍妈妈手忙脚乱抱着宝宝,吸奶器的电线还缠在身上,配文写着“Old way(旧方式)”,看着就让人觉得麻烦;接着画面一转,妈妈用M5免提吸奶器,双手能稳稳抱着宝宝喂奶,配文换成“Momcozy way(Momcozy方式)”,前后对比特别明显。评论区里全是妈妈说“This is what I need!(这正是我需要的!)”,一看就说到大家心坎里了。

还有一条针对职场妈妈的视频也火了,拍的是办公室隔间里,妈妈用M5吸奶器,旁边还放着笔记本电脑,配文写“Pump while working, no one notices(工作时泵奶,没人察觉)”。这直接戳中了职场妈妈“怕尴尬”的心思——不想让同事发现,又得挤时间泵奶,M5刚好解决了这个难题。这条视频单条播放量超500万,可见多少妈妈有同款困扰。

(3)邮件营销:精准分层,提升复购

Momcozy 靠独立站收集了 200 万 + 妈妈的邮箱,通过「用户生命周期分层」推送不同内容。比如Momcozy在独立站的Blog板块里,特别会用实用文章帮妈妈们解决问题,还悄悄把产品卖点融进去。比如那篇《How to Pump Milk Quietly at Night Without Waking the Baby》(夜间静音泵奶指南),不仅讲了“垫隔音垫、用夜灯模式”这些实操技巧,还自然提到M5吸奶器42dB的静音功能,文章末尾直接挂了“静音升级款”的购买链接,转化率居然能到8%——妈妈们本来是来查攻略的,看着看着就觉得“这吸奶器刚好能解决我的问题”,下单特别顺理成章。

还有《5 Must-Have Items for Working Moms Who Pump》(职场泵奶妈妈必备5件好物),不只推自家的M5吸奶器,还很实在地推荐了便携储奶袋、哺乳披肩这些配套用品。没想到这么一来,反而带动了配件销量增长35%——很多妈妈买完吸奶器,会顺手把推荐的配件一起加购,既解决了“凑单”的麻烦,也让品牌多了笔收入。

更用心的是《Breastfeeding Pain? Try These 3 Tips》(哺乳疼痛?试试这3个方法),这篇是联合专业哺乳顾问写的,内容全是干货,比如怎么调整姿势、如何护理乳头,完全没硬推产品,却帮品牌建立了“专业可靠”的形象。这篇文章收藏量超10万次,很多妈妈会反复来看,还会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人,给独立站带来了特别稳定的自然流量——大家觉得品牌是真心帮自己,而不是只想着卖货,好感度自然就上来了。

(4)线下场景营销:从「线上种草」到「线下体验」

为了打破「线上品牌缺乏信任感」的问题,Momcozy 从 2023 年开始布局线下:

Momcozy没只盯着线上,还特意往线下走,跟美国本土母婴连锁BuyBuy Baby合作,在200家门店设了“Momcozy体验角”。体验角里摆着M5吸奶器、婴儿监视器这些主力产品,店员会当场演示“免提泵奶”怎么操作、“远程看护”功能怎么用,妈妈们能亲手拿起来试手感、听噪音,不用像在线上那样只能看图片猜效果。数据也很明显,体验过的用户转化率比纯线上用户高60%——很多妈妈试过之后觉得“确实好用”,下单时就没了顾虑。

它还特别懂跟妈妈社群打交道,联合美国的MOMS Club在洛杉矶、纽约这些城市办“Momcozy Coffee Morning”(妈妈咖啡早会)。活动不搞硬邦邦的产品推销,而是请哺乳顾问来答疑,让妈妈们坐在一起聊育儿心得,顺手体验产品。这种轻松的氛围特别拉近距离,靠社群活动吸引来的用户忠诚度特别高,复购率能到50%——妈妈们觉得这不是单纯的“买东西”,更像是加入了一个能互相帮忙的圈子,对品牌的信任感自然就深了。

用户反馈与产品迭代 ——Momcozy 如何把「差评」变成「增长点」?

Momcozy 能持续增长,核心在于它「把用户反馈当产品经理」—— 从深圳工厂的生产线到独立站的运营团队,都围绕「用户声音」运转,这也是它能从深圳品牌成长为全球母婴标杆的关键。

1. 反馈收集体系:全渠道倾听用户声音VOC

Momcozy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用户反馈收集与处理体系,以此确保产品能精准契合用户需求。上个月Anna也参加了何湃老师的VOC课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查看。跨境学习笔记|VOC洞察,让跨境卖家从“拍脑袋”到科学决策

  • 在亚马逊平台,Momcozy专门安排了一支5人团队,每日全身心投入到整理评论的工作中。他们将评论细致地按照「好评关键词」与「差评痛点」进行分类。以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为例,在差评里,「静音需求」占比达到38%,「吸力衰减」占比32% 。这些宝贵的数据会以每周为周期,同步给深圳的研发团队,为产品的优化升级提供第一手资料。

  • 独立站同样是收集反馈的重要阵地。Momcozy在产品详情页和订单确认页精心设置了「1分钟反馈」入口,用户可便捷地勾选「满意点」「不满意点」,还能畅所欲言填写具体建议。每个月,这里能收集到10万+条反馈。其中,「希望增加APP数据追踪」的建议占比25%,这一高频需求直接促使智能款产品投入研发,将用户的期待转化为现实产品。

  • 在社交媒体的前沿阵地Instagram和TikTok上,Momcozy设置了「用户反馈专员」,他们24小时待命回复私信。一旦有妈妈吐槽「吸奶器充电接口松动」,专员会迅速记录问题,并同步安排客服为用户寄送新接口。这般快速响应,让用户满意度飙升至92%,极大提升了品牌好感度。

2. 差评改进案例:从「吐槽点」到「爆款卖点」

Momcozy 最经典的迭代案例,就是「M5 吸奶器的电池续航升级」。Momcozy通过对用户反馈的精准捕捉、高效的产品改进以及针对性的营销推广,成功解决了吸奶器续航短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 • 用户反馈与数据分析:2023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差评中「续航短」占比达40%,妈妈们反映出门带娃时吸奶器没电十分尴尬。独立站数据进一步显示,70%吐槽续航的用户是每天出门3小时以上的职场妈妈,她们对吸奶器的续航时间有至少4小时的需求。这些反馈和数据清晰地表明了产品在续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特定用户群体对续航能力的迫切需求。

  • • 产品改进措施:深圳工厂在接到反馈后迅速响应,研发团队与深圳电池供应商紧密合作,在10天内测试了3种锂电池方案。最终选用了容量更大的1800mAh电池,将吸奶器的续航时间从3小时提升至4.5小时,有效满足了职场妈妈的需求。同时,还优化了充电效率,将充电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小时,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便利性。

  • • 营销转化策略:升级款上市后,Momcozy制作了“续航对比视频”,通过展示“旧款3小时vs新款4.5小时”,并配以“All - day power for busy moms(给忙碌妈妈的全天电量)”的文案,直观地突出了产品在续航方面的改进。这一营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升级款销量比旧款高80%,“续航短”的差评率从40%降至8%。

3. 细分用户迭代:针对不同妈妈优化产品

Momcozy 根据用户分层,针对性做产品调整,让每个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 • 职场妈妈专属优化:针对「办公室泵奶怕尴尬」的痛点,深圳工厂给 M5 吸奶器加了「静音模式」,噪音从 45dB 降至 42dB,同时推出「黑色商务款」,外观像普通保温杯,方便妈妈们在办公室携带;
  • • 新手妈妈专属优化:针对「不会调节吸力」的问题,在吸奶器上增加「新手模式」,自动从低档位开始,逐步提升吸力,避免疼痛,同时在独立站推出「新手教程视频」,点击量超 50 万次;
  • • 多孩妈妈专属优化:针对「需要同时照顾两个宝宝,没时间频繁充电」的痛点,推出「双电池款」,续航提升至 6 小时,还搭配「双储奶袋」,一次能储存更多母乳,节省时间。

第七步:中国跨境卖家的「Momcozy 模式」复制指南

Momcozy 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深圳供应链优势 + 本土化运营 + 用户为中心」的必然结果。不管你是做母婴品类,还是其他跨境品类,都能从它身上学到以下 5 条可落地的经验:

1. 供应链:扎根中国产业带,打造「快速响应能力」

做跨境生意,供应链是根基,最好扎根中国成熟的产业带,把快速响应的能力练出来。中小卖家刚起步时,选品可以瞄准深圳、长三角这些地方 —— 比如做 3C 产品就去深圳华强北,做家居就找浙江义乌,这些产业带供应链成熟,能支持小批量定制和快速打样,不用一开始就压大货,试错成本能低不少。

核心能力得围绕 “近距离协同” 来建,比如把办公室设到产业带附近,跟工厂沟通产品调整特别方便。就像 Momcozy 那样,用户说硅胶罩杯小,15 天就能优化好模具,20 天就能量产,这种速度是海外品牌比不了的,也是咱们中国卖家的机会。成本控制也有小技巧,要是每月能稳定下 1000 件的订单,跟供应商谈降价 10%-15% 不难;包装也能省成本,用轻量化的环保材料,物流费能降一块是一块,这些细节积少成多,毛利自然就上去了。

2. 定位:找「价格空白带 + 细分痛点」,避开红海竞争

选品定位别扎堆红海,得找到 “价格空白带 + 细分痛点”。就像 Momcozy 不跟高端品牌抢高价市场,也不跟白牌货拼低价,专门盯着中产妈妈愿意买单的中端区间。比如做家居产品,不用跟宜家比低价,也不用跟高端设计师品牌比溢价,主打 “性价比 + 好看实用” 的中端市场,反而容易出彩。

挖痛点可以多看看亚马逊评论、社交媒体的关键词,找用户没被满足的小需求。比如做水杯,发现有人吐槽冬天倒水容易洒,就加个防漏保温盖;做背包,知道妈妈们要带很多宝宝用品,就设计多隔层的母婴背包。把解决痛点的办法当成核心卖点,像 Momcozy 直接说 “免提泵奶”,一句话讲清能帮妈妈解决什么问题,用户一看就知道 “这东西我用得上”。

3. 渠道:「亚马逊引流 + 独立站留客」,打造私域护城河

渠道运营建议走 “亚马逊引流 + 独立站留客” 的路子,慢慢把私域护城河建起来。刚开始先做亚马逊,靠平台的流量快速起量,积累评价和用户数据 —— 比如上架后参加 “早期评论人计划”,拿到首批好评,排名就能往上走。等月销能到 5 万美元了,就可以搭独立站,用 “亚马逊标高价做标杆,独立站便宜 20 美元还支持分期” 的方式导流量,把平台上的用户挖到自己私域里。

独立站运营别只放产品图,得多做差异化内容,比如拍产品在真实场景里怎么用的视频,或者收集用户故事。会员体系也得做,比如攒积分能换优惠、VIP 能享专属服务,像 Momcozy 的会员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 50%,就是靠这些留住人的。

4. 营销:做「本土化场景化内容」,不做「生硬广告」

做营销别硬推广告,本土化的场景化内容才管用。找 KOL 优先选 1 万 - 10 万粉丝的微型 KOL,他们内容更真实,粉丝愿意信,合作成本也低,一条也就 500-1000 美元,比找明星代言划算多了。

内容要盯着用户的使用场景来做,比如卖婴儿辅食机,就拍妈妈用它 10 分钟做好宝宝餐的视频;卖瑜伽垫,就拍妈妈趁宝宝午睡练瑜伽的画面,让用户能想象到 “这产品能融入我的生活”。还可以用 Google Trends 查目标市场的热门关键词,比如美国妈妈搜 “quiet breast pump(静音吸奶器)” 的人一年多了 35%,就把这个词放进产品标题和内容里,自然流量能多不少。

5. 迭代:把「用户反馈」融入全流程,持续优化产品

产品迭代不能闭门造车,得把用户反馈揉进全流程里。收集反馈要全渠道盯,亚马逊评论、独立站表单、社交媒体私信都别放过,用 Excel 或者 Typeform 之类的工具分类整理,每周开次会分析。遇到高频反馈要赶紧解决,比如好多人说某个部件容易坏,马上找工厂调整材质。还可以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比如在社交媒体发起新颜色投票、问大家更想要什么功能,用户会觉得 “这产品有我一份功劳”,对品牌的忠诚度也会更高。

总结:从深圳到全球,中国品牌的「出海底气」

Momcozy 的 30亿营收,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深圳供应链的效率 + 对用户需求的敬畏」——

它没有盲目模仿欧美品牌的 “高端路线”,而是扎根中国产业带优势,把 “深圳制造的性价比” 与 “美国妈妈的真实痛点” 精准结合,用 “小而美” 的产品在红海市场中撕开缺口。从吸奶器内衣到智能母婴全品类,从亚马逊单一渠道到 “线上 + 线下” 全域布局,Momcozy 的每一步都踩在 “用户需求” 和 “供应链能力” 的平衡点上。

对更多中国跨境卖家而言,Momcozy 的案例印证了一个核心逻辑:中国品牌出海的底气,从来不是 “低价竞争”,而是 “用中国供应链的效率,解决全球用户的细分痛点”。无论是深圳的 3C、义乌的家居,还是长三角的服装,每个产业带都有自己的 “成本优势 + 快速响应能力”,只要能像 Momcozy 那样,找到目标市场的 “空白需求”,用 “本土化内容” 建立信任,用 “私域运营” 沉淀用户,就能从 “跨境卖货” 升级为 “全球品牌”。

2025 年的跨境赛道,不再是 “流量为王” 的时代,而是 “产品为王、用户为王” 的时代。希望 Momcozy 的 “深圳模式” 能给你带来启发,在全球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赛道,从 “中国制造” 走向 “中国创造”,从 “中国卖家” 成长为 “全球用户认可的品牌”!

你的母婴产品如何打开美国市场?

前面拆解了 Momco 从深圳小品牌,靠 “吸奶器细分赛道 + 美国中产妈妈需求” 做到 30 亿营收的逻辑 —— 而这正是很多母婴跨境人卡壳的地方:想做美国母婴市场,却找不到像 “吸奶器内衣” 这样的细分痛点?有深圳供应链资源,却不知道怎么对接美国妈妈 “静音、便携” 的需求?想做本土化营销,却纠结 TikTok 场景化种草和独立站私域怎么结合?


别担心,我团队深耕海外跨境营销赛道多年,已经帮多个品牌复制过 “Momcozy 模式”:比如帮吸奶器品牌锁定育儿妈妈,用 TikTok 拍场景抓流量,再对接深圳工厂做续航升级;帮婴儿用品品牌借 “National Baby Safety Month” 做 PR 稿,搭配 10K-50K 粉丝的 YouTube 博主做安全测试,快速打开知名度。

现在针对母婴跨境从业者,我准备了「Momcozy 同款出海福利」:


✅ 前 30 名扫码加微信,回复 “母婴出海”,免费获取 2 项核心支持:

  1. 1 对 1 诊断你的母婴产品(,帮你匹配 “美国妈妈关注的安全 / 便携卖点”,避开红海竞争;
  1. 赠送《Momcozy合作网红资源表》(含美国母婴达人资源表,可直接复用);


如果你正愁母婴产品在美国没方向、想借深圳供应链做差异化、需要本土化营销思路,现在扫码加微信,就能拿到 Momcozy 验证过的落地方法 —— 毕竟母婴出海,找对 “细分痛点 + 供应链 + 渠道”,比盲目冲量更重要!


(扫描下列微信二维码,标注 “回复‘母婴出海’领福利”)


而如果你想让品牌出海少走弯路、实现高效突破,更有 「品牌出海企业私教」陪跑服务 等你开启!从品牌定位、营销体系规划,到团队 SOP 搭建、资源对接与效果复盘,用系统化服务帮你理清出海路径、攻克关键卡点。不管是想先靠专项咨询投石问路,还是直接开启深度陪跑,总有适配你品牌成长节奏的选择。别错过让专业力为出海加速的机会,扫码预约,一起奔赴品牌出海新征程~




【历史精华贴推荐】

  【海外众筹系列篇】百万众筹爆款视频怎么拍?

 40岁创业正当时:一位跨境女性的破局手记(从被裁员到年入百万)

 跨境学习笔记|VOC洞察,让跨境卖家从“拍脑袋”到科学决策

  Anna创业心路分享:玩一场有限游戏还是无限游戏?

  TikTok实战经验分享,跨境卖家入局TikTok的正确姿势。

 跨境卖家必看:一枚国际设计奖,如何让你的产品溢价 35%?

 亚马逊联盟营销这么玩!揭秘 90% 卖家不知道的流量洼地(含实操指南) 

 第一次受访聊跨境营销:3小时干货被剪成9分钟,但行业真相藏不住了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