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的汽车后市场,一个中国品牌TOPDON用不足60美元的诊断仪,把欧美巨头忽视的“家庭车主市场”做成了22亿元的大生意。


TOPDON独立站官网


这不是运气,而是一套清晰的逻辑:发现需求裂缝,用供应链优势快速满足,再通过内容电商打透用户场景。



01




被忽视的家庭车主需求





全球汽车诊断市场长期被博世、Autel等欧美和本土巨头主导,他们的产品以专业维修厂和4S店为主要客户。设备售价往往在1000至5000美元之间,功能繁多,但操作复杂。


在这种格局下,大量普通车主的需求被忽视。美国的平均车龄已超过14年,保有量2亿辆以上的高龄汽车意味着维修需求频繁。4S店一次检测收费平均在205美元,普通家庭每年花在维修诊断上的费用相当可观。



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复杂的专业功能,只想用更低的成本完成常见故障的自检和判断。但长期以来,没有厂商愿意开发这种低价、易操作的工具,因为在传统巨头的眼里,这个群体“不专业、消费力不足”,不是重点市场。


TOPDON切入的,正是这块被忽视的需求空白。它的家用版诊断仪售价60美元,能覆盖80%以上的常见故障,足以满足家庭车主的核心需求。用户省下的不只是维修费用,还有频繁往返修理厂的时间成本。



02




供应链和经验的叠加优势





TOPDON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母公司联科科技早期做过Autel、LAUNCH等品牌的代运营,深度参与过亚马逊、eBay等渠道的销售。长期服务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两方面优势。



第一是供应链的柔性能力。中国制造业能在小批量试产、快速迭代、压低成本上展现独特优势,这使得联科科技可以迅速将原本定位高端的诊断工具“降维改造”,做出面向家庭的低价产品。


第二是对用户痛点的直接感知。在做代运营时,团队发现许多买专业诊断仪的个人用户,会反复询问最基础的操作问题,说明他们并不需要复杂的功能。正是这种一线反馈,让创始人娄珂在2017年判断:汽车诊断的用户结构正在发生转移,普通车主会成为新的增量市场。


这种“经验+供应链”的结合,使TOPDON能够快速推出符合需求的产品,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



03




TikTok重构了营销逻辑





在亚马逊和eBay上,汽车诊断工具只能依靠图片和参数表展示,很难让用户直观理解它的价值。但诊断仪的本质是一个“场景型产品”,必须通过演示才能让用户相信它确实能解决问题。


TikTok的内容生态为TOPDON提供了理想舞台。团队在进入平台后,采取了“海量达人投放”的方式,重点找两类创作者:一类是职业汽修师,他们的身份能提供专业背书;另一类是车库文化的爱好者,他们的内容更贴近家庭场景。



这种分层合作有几个效果:


专业技师的视频,帮助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比如一位博主用TOPDON检测抛锚的皮卡车,几分钟内就能锁定故障点,视频获得了30万点赞。



家庭用户的视频,强调了便捷性。观众看到“插上就能用”,降低了使用门槛。


明确的价格对比,形成了直接冲击。视频里常出现“4S店205美元 vs TOPDON 45美元”的对照,让用户一眼看懂产品价值。


这些内容不仅在TikTok上带来1.5亿元销售额,还反向带动亚马逊、eBay销量提升30%。这说明内容电商的品牌认知,会向其他渠道外溢,形成整体增长。



04




对中国卖家的启示





TOPDON的案例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了几个值得借鉴的启示。


第一,边缘需求有可能是规模市场。8000万家庭车主在巨头眼里是小众,但对灵活的中国卖家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切入并做大的群体。


第二,降维创新比从零开始更高效。与其花大量资源开发全新技术,不如把已有的高端技术简化,让更多用户用得起、用得上。


第三,内容营销要围绕场景展开。诊断仪的核心不是“功能多”,而是“能解决问题”。通过场景化视频让用户看到这一点,比任何广告语都有效。


第四,战略定力很重要。TOPDON在TikTok快速爆发后,没有急于扩展东南亚,而是坚持先把欧美市场做深。这种克制避免了资源分散,让品牌在主战场站稳脚跟。


TOPDON的崛起,本质上是一次从边缘切口出发的市场重构。它提醒中国卖家:不要盯着最热的赛道,而要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角落。


边缘需求一旦被放大,就能成为新的主流市场。对于想出海的中国品牌而言,这也许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方向。


点赞(4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