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出海重要消息+政策+投放技术。 公众号回复“微信群”,进行业群(无广告)。
在广告投放中,为了短期控制D0回收率,有一种操作手法——集中投放在上午,尽量减少下午和晚上的流量。
核心逻辑
自然日统计规则:很多BI系统默认,D0回收指的是用户在注册当天自然日内(晚上12点前)产生的付费。
用户转化有时间差:绝大多数产品从用户下载安装→注册→体验产品→触发付费动机→最终付费,都会有一段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的时间延迟。
-
傍晚下载,来不及付费:如果用户是在下午、晚上才下载注册的,当天时间所剩不多,容易导致当天付费率低,直接拉低D0 ROAS数据。
因此,有的团队(尤其是乙方)为了让D0数据更好看,会倾向于在上午集中放量,把新增用户尽早拉进产品,让他们在当天内完成体验与付费,拉升D0表现。
操作的局限与隐患
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期数据上有效,但也存在明显弊端,尤其是对长期增长极为不利:
错过高价值时段的流量,傍晚和晚上的流量整体量级更大,且用户拥有更多空闲时间。实际上,这些时段的用户活跃度高,平均体验时长更长,留存率和转化价值普遍高于白天流量。如果为了追求D0数据,强行削减下午、晚上的流量,相当于主动放弃了大量潜在的高价值用户,只是为了短期好看,牺牲了后续回收和用户池质量。
容易误判渠道效果,只集中投上午量,容易导致渠道、素材、受众表现失真。实际效果好的渠道在晚上时段可能被低估,后续优化方向也容易偏离。
-
投放规模受限,单靠上午时段放量,受限于时段容量,很难支撑更大规模的增长需求。特别是在预算拉高、冲规模阶段,这种控量策略容易成为瓶颈。
更科学的应对方式
为了避免短期数据“作假式好看”,同时保证增长的健康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优化:
调整数据口径:改用安装后24小时付费来算D0
让每个用户都有完整的24小时窗口,公平衡量转化表现。
这样不论早上、中午、晚上下载安装,都能真实反映产品吸引力和变现效率。
拉长观察周期:重点看D1、D3、D7回收
D0只是转化链路的一部分,尤其是偏中重度产品,用户需要更多体验周期。
-
综合观察D7回收数据,更能反映出产品真实LTV(生命周期价值)
真正健康可持续的增长,应该是全天候稳定放量,优化体验链路,提高整体LTV,而不是为了短期数据指标牺牲长期价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