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的时候,意外捡到一个挺不错的商业词,做完基础调研之后便将 EMD 域名买下来了。

当时的想法是,这个关键词的竞争度仅仅只有 6,但是每个月有 1300 多的搜索量。

即使最后网站做不起来,成本也就是一个域名,权当是再做了一次关键词测试。

而一旦要是做起来了,整体的收益应该还算是不错的。

买完域名当天,便使用最简单的基础模板将网站搭建了起来并提交到搜索引擎收录。

刚上线的几天数据出奇的好,自以为是这种商业词竞争度低的缘故,外加我的落地页面也完美匹配了搜索需求。

我记得当时在浏览器的无恒模式下搜索这个关键词,我的内容是在第三位。

由于当时没有这款商品的货源渠道,于是便将流量引到了亚马逊平台,期间成交了几单赚了十几美金,算是将域名成本收回来了。

但一个星期不到,流量断崖式下降,无论是曝光还是点击突然间都没了。

一开始我怀疑是因为添加了引荐链接的缘故,被搜索引擎误认为我这个网站是一个内容质量低下的内容站点。

毕竟去年的那波算法更新,我的几个站点呈现的都是这种数据样式。

刚开始想着要不就这样放弃得了,毕竟这种被打击的网站,我之前也有尝试做过很多努力,但都以失败告终。

转念一想,毕竟这个网站才刚开始做,都没有一个月时间,是不是我自己做了哪些错误的操作导致被算法误判了。

然后便着手做了下面这几个操作。

首先,将页面上的 4 条亚马逊联盟引荐链接,添加上 sponsored 与 nofollow 标签(其他所有内部链接设置 nofollow)。

然后,在既有网站模板的基础上做精细化装修,不仅完善了更多的内容布局,且重新更新了一图片,并着重在「关于」页面完善了品牌故事。

还有就是创建了一个「Shop」页面,但是没有上传任何商品信息。

当时的打算是,要是这个版本更新不起作用的话,后续试试通过创建 WooCommerce 联盟商品页面的模式去继续尝试下。

做完了这些站内的操作之后,又继续去创建了一个 Pinterest 商业商品,并在账户主页上做了一条社媒外链链向了网站首页。

做完这些之后,便放着没管了。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再去看数据时发现似乎流量回来了一点点,有点恢复的迹象。

这两天联盟又有了几次成交,至少说明流量质量没什么问题。

后续就继续观察一下,这种恢复的趋势能不能维持下去,如果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的话,下一步完全可以着手去找找货源并将「Shop」页面完善起来。

现在回顾一下,我好像没做什么特别的操作。

就是精细化完善了网站的版面,并对各个链接做了明确的标签操作,我现在也不敢确实这些操作是否与这几天流量恢复有关系。

没准再过几天,各种数据又会归零也说不定。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