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写文案,总爱说你有烦恼吗?这款产品能帮你解决问题,但用户看了毫无感觉——因为这种痛点太模糊了。
真正的痛点,不是抽象的烦恼,而是用户在具体场景中,真实感受到的焦虑、麻烦、不甘。
简单说:痛点=具体场景+真实感受+负面结果。抓住这三个要素,才算找对了用户的情绪开关。
技巧一:场景化描述,让用户对号入座
用户不会为抽象问题买单,但会为自己正在经历的场景共情。写痛点文案的第一步,就是把用户拉到具体场景里,让他觉得你在观察我的生活。
实操模板:【具体场景】+【细节动作】+【负面感受】
案例1(卖护发素):每次洗完头吹完,发梢干枯得像稻草,梳头发时一扯就断,扎马尾都显得毛躁没精神
案例2(做线上课程):下班想学习提升,打开手机却刷短视频到深夜,关上屏幕又愧疚又焦虑,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
这里的关键是细节:不要说梳头发不方便,而说梳头发时一扯就断;不要说没时间学习,而说刷短视频到深夜,关上屏幕又愧疚。细节越具体,用户越有代入感。
技巧二:放大焦虑+给出解药,形成反差感
只戳痛点不给出解决方案,用户只会觉得烦躁;但先放大痛点,再立刻抛出你的产品/服务,用户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主动买单。
实操模板:【不解决痛点的严重后果】+【你的解决方案】+【具体好处】
案例(卖眼霜):黑眼圈、眼袋越来越重,明明才25岁,却被人说像35+,用这款眼霜,28天淡化细纹,素颜也显年轻
这里的逻辑是:先让用户意识到不改变的坏处,再告诉他们改变的好处,痛点越痛,解决方案越有吸引力。
技巧三:用反常识戳痛点,打破认知惯性
有时候用户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痛点,需要你点出来。用反常识的表达,打破用户的惯性思维,让他突然觉得原来这才是问题所在。
实操模板:【大家以为的正常情况】+【其实是隐藏痛点】+【你的解决方案】
案例1(卖净水器):大家都觉得自来水烧开就能喝,其实里面的水垢、杂质还在,长期喝对身体不好,这款净水器过滤99%杂质,喝着更放心
案例2(卖运动鞋):你以为走路脚痛是正常的?其实是鞋子没选对,这款运动鞋带减震鞋垫,走再多路也不累,久站党必备
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唤醒认知,让用户觉得你比他更懂他的需求,从而建立信任,愿意接受你的建议。
综上,其实痛点文案的核心就是 “洞察用户,懂用户”—— 甚至把自己当成用户,想想他的日常、他的烦恼、他的期待,然后用简单的话把这些感受说出来,再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写不好,不妨多观察用户的评论、私信,从他们的真实反馈里找痛点,文案自然会越来越精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