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用 AI 写网站素材的过程中,愈发觉得这个写作流程里有不少缺陷需要我们避坑,这篇文章简单展开聊聊。
诚然 AI 现在很厉害,基本你只要给一个方向并稍微调教一下,等待分分钟便能获得一篇大体还算过得去的文章。
这是 AI 模型的优势,毕竟它在提升效率和处理信息上的巨大的优势,且在“左脑”逻辑任务上也表现出色。
但优秀的内容并不仅仅只有逻辑的部分,反倒是优秀的内容需要在“右脑的创造力”和“左脑的逻辑”达成完美的平衡。
上周我也分享了“事实陈述”与“故事写作”上的一些案例,很显然那种故事写作的方案更能打动读者的心智,某种程度上自然也就提升了文案的转化数据。
说实话那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文案,AI 在优秀故事文案写手面前是比较难胜出的,尤其在对用户痛点的把握上就更没办法了。
除了在人性因素把握上难以胜出之外,AI 写出来的文案总给我一种干巴巴的感觉,基本没什么情感链接。
假如你现在写的是“摆数据讲事实”的逻辑报告,那你用 AI 那种写法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我们用在网站上的文案,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服用户并引导用户的进一步行动。如果文案没有感情是很难很难打动人的,更别提引导进一步转化了。
在情感表达上的先天不足,我们后续可以在审稿的时候往里面填自己的内容,但 AI 内容在视角的独特性上则没办法解决了。
因为 AI 模型毕竟是通过过去已有数据训练出来的,它在内容生成的过程中难以添加“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个人经历与故事、独特的观点视角、真实的客户数据或引用,以及通过幽默或品牌特质注入的个性。
凡此种种吧,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 AI 写内容的过程中,尽可能寻找在逻辑和创造力之间的平衡。
可以将 AI 模型视作一架高精度高效率的机器人,简单一套指令要求便能帮助我们快速搭建起一篇文章的主要结构(逻辑、结构、分析数据),类似于一套建筑的主体框架。
但做完这些之后,我们人一定要及时以“室内设计师”的身份切进去,将个性化的故事、情感色彩和独特文化氛围注入进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