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广告直接诠释品牌,而是要用产品诠释品牌,用广告进行传播。

我常常看到“飘着”的广告,有一句很漂亮的slogan,一支顶级制作的内容,单独看广告是很棒的“作品”,但回头再一看产品,仍然是那个垃圾。我想,这种很棒的广告作品,不但无异于品牌,甚至对品牌有伤害。

同时,今年很多市场部开始喊穷,苦恼于不能再做大制作的广告作品。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来探索一下产品创意,在产品端做营销创意,来塑造知行合一的品牌价值。

我们谈谈,如何以产品创意,做品牌营销?

以下、Enjoy:

一、策略框架:品牌价值-产品创意-广告传播

前段时间上线的电影《气垫传奇》,讲耐克如何签下乔丹,以及AJ1诞生的故事。

这个项目是由耐克篮球部经理与耐克营销负责人共同完成,篮球部经理看到了乔丹的潜力,并力求将乔丹争取下来,与阿迪达斯和匡威两家竞争乔丹,而市场总监则负责如何用好乔丹,做好营销的工作。

我们看到两种方案,一种是阿迪达斯与匡威的常规代言人策略,不菲的代言费,与多位篮球巨星同时代言品牌。耐克选择第二种策略,为乔丹定制一双专属战靴,并以乔丹的名字命名“AIR JORDAN”,这是一个产品IP。

在设计AJ1时遇到的问题是,NBA赛场要求球鞋的白色面积占比必须大于50%,否则每场比赛罚款5000美元,但AJ1的设计师想用更多红色,市场总监说:“不如我们交罚款吧,这是最好的广告。”

从常规代言人营销,到一款定制产品,到使用更多红色交罚款的产品创意,体育史上最成功的联名产品就此诞生。

产品创意的框架逻辑是:品牌价值提炼-产品创意-广告传播,然后成为更好的品牌。

首先是品牌价值的提炼,品牌所坚守的价值观与倡导的生活方式,这通常是比较虚的,消费者很难感知。

其次,要将飘着的价值观落到产品上,给产品加点“料”。比如品牌倡导环保,那就用环保材料做产品;比如品牌倡导女性权利,那么就在产品端体现出这种价值观。

耐克AJ是定制产品,然后打破NBA比赛用鞋的规则。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可能是在常规产品上加点非常规创意,将价值观比较显性的体现出来。比如消费型产品用不同材料,延展不同场景,或者细小的设计创新;对于平台级产品,可以是功能创新或者子产品,短期IP,或者长期沉淀的产品。

最后才是广告传播,给体现品牌价值观的产品做广告,不是直接给品牌价值观做广告,这中间加了一层。

广告要表达的东西是,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价值观,并且在产品端一以贯之的践行,现在用广告创意的方式传播给大众。

将口号化的品牌精神,落实到具象的产品,然后再告诉大众。

二、案例:李雪琴代言不了的「必吃榜」

大众点评的必吃榜,我认为是典型且成功的产品创意。

先介绍一下项目的基本情况:最近大众点评发榜2023年「必吃榜」,并推出“必吃节”活动,找来李雪琴做推荐大使,做了一支《不好使的推荐大使》广告片。大概就是这么个事。

必吃榜,是由7亿吃货用户的真实评价,评选出来的美食榜单,也是最能代表中国大众、最“好吃”的权威美食指南。

李雪琴,《不好使的推荐大使》意思是不管是明星还是代言人,都不如真实大众的口碑,好吃的真理掌握在大众的嘴里,聪明的诠释了必吃榜的核心价值。

必吃节,集合2023年必吃榜上榜餐厅最能打的招牌菜“必吃套餐”团购,给大众用户发福利。

从策略视角理解,顺序会有点不同:品牌是大众点评,产品创意是必吃榜,广告是李雪琴的片,此次传播带动的行动力是必吃节。

我们展开讲讲完整逻辑:

1、为产品IP做广告传播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李雪琴的广告片,最近在各类媒介上投放。

这当然是聪明有趣的创意内容,没有直接喊出“7亿人的选择”,也没有直接做推荐或代言,而是以“李雪琴式”的示弱,来体现出必吃榜的核心价值,就是大众评选,大众说了算,代言人或推荐大使不好使。

第一点,这不是针对品牌的广告,而是诠释「必吃榜」的广告,很多人知道点评里有这个榜单,但不知道如何评选出来的,这个广告的目的,就是诠释清楚必吃榜的价值,由真实大众口碑评选。

第二点,必吃榜代表了大众点评这个品牌的核心DNA,“大众”与“点评”,由真实用户的真实点评构成的内容与商家生态,而这个核心品牌价值,则由必吃榜这个榜单来承载。

以有趣的创意形式,以诠释产品价值的方式,传播品牌价值。

2、必吃节:从观看到行动

广告很有趣,看完了,然后呢?

好的品牌广告,一定可以触发观看者的行动。

必吃节,就是李雪琴这支广告之后的行动力承载。通过李雪琴这支《不好使的推荐大使》广告,更多人知道必吃榜,也知道了2023年榜单刚刚发布,感兴趣的也会看看自己家附近的上榜餐厅。

但这样的驱动力不够强,现在推出“必吃节”活动,拿出必吃榜上榜餐厅最热卖招牌菜的“必吃套餐”团购,将必吃榜餐厅的“优”,配合必吃节的“省”,强化必吃榜餐厅的“好吃不贵体验佳”的标准。

通过“必吃套餐”的福利活动,驱动消费者看完广告后,更强的行动力。

我在很多优秀的案例中看到同样的策略,在品牌大传播之后,紧跟一个给消费者福利的活动,来承接大众传播的流量,获得转化同时,也通过“消费”行为,产生更密切的互动,更深层的记忆。

所以广告传播之后,要有行动力承接,让消费者从观看,到行动。

3、以产品创意,塑造品牌价值

梳理一下这个案例的逻辑,广告并不服务于品牌,促销活动也并非直接推出,以必吃榜作为连接点,广告用来诠释必吃榜,然后以“必吃节”承接消费行动力。

逻辑链条是:品牌-产品创意-广告内容-促销活动,成为更好的品牌。

短期收益是必吃节的“热销”,大家来吃必吃套餐,就是对必吃榜最直接的理解,从看见大众评选的榜单,到吃到必吃榜中的套餐,进行一次对品牌的完整认知。好吃,会继续留在必吃榜,不好吃或很多人说一般,那就不会再留在榜单中,一切大众说了算。

长期收益则是品牌价值,大众点评的核心DNA是 “大众”,所有餐厅的评分来自于大众,榜单也来自于大众,全部依赖亿万条真实评价得来。

持续塑造品牌“大众”DNA,强化大众对平台的信任度,引导更多大众对商家做出真实评价,形成内容生态的良性循环,成为更多用户的消费决策参考,是品牌真正的长期价值,也是未来需要持续做的。

三、总结一下

用产品创意来塑造品牌,而不是用广告创意塑造品牌。

将品牌价值观做出来,而不止是说出来。

首先谈一下观念问题,旧传统带来的思维是,一定要拍苹果《1984》那种时代宣言,才是伟大的广告。即便是在1984年,耐克仍然做出了伟大的产品创意AJ系列。到现在苹果拍新年贺岁片,全程用新款iPhone拍摄,既有内容观赏性,同样来源于强大的产品支撑。

同时,现在的传播环境,消费者触点以及消费路径已经完全不同。不应该再追求纯粹的表达,应该追求完整的沟通,建立一种新传统。

分成四个步骤总结一下:

首先是品牌价值,塑造一种新的价值导向,或者强化原有的品牌DNA,将品牌所倡导的精神提炼出来。

其次是产品创意,将抽象的品牌价值,落实到具象的产品层面,创造一个新产品,开发一种新功能,或者在常规产品中加入新元素,将价值观做出来。

也就是说,一个项目开始执行的第一步,是做出产品创意来,而不是直接拍广告。

接下来才是广告传播,广告的价值不在于直接表达价值观,而是对产品创意的传播,品牌倡导了一种生活方式活品牌价值,并且用具象的产品表达出来。现在,广告只是将这一点清楚的传递给用户,再无其他。

最后是行动力承接,可以是销售,也可能不是销售,核心是让用户看到广告之后行动起来,更深一层与品牌互动。对于大多数案例而言,基本就是在一次大的品牌传播之后,紧跟一次对用户的回馈,以此福利机制,以更好的驱动行动力。

我核心要表达的是,正确认知广告的价值,不要忘记产品表达,不要让广告飘在空中。

广告与产品互为支撑,才能塑造更扎实可靠的品牌。

以上。



点赞(106)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