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企业兴冲冲闯海外市场,最后栽在知识产权这道坎上:想注册个商标,不知道是选马德里体系还是单个国家申请;产品卖得好好的,突然被告知侵犯了别人的专利;连详情页用张图,都可能踩中版权雷区……

海外知识产权到底该怎么注册?那些藏在暗处的侵权风险怎么躲?


海外知识产权注册的重要性


一、保护自身品牌

想象一下,你苦心经营多年,好不容易打造出一个在国内小有名气的品牌,正准备进军海外市场大干一场,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品牌已经被国外的某个公司或个人抢先注册了。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中华商标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约有12%-34%的会员企业的商标遭遇国外企业或个人抢注。就拿华为来说,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对商标保护极为重视。它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等多种途径,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注册。这使得华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唯一性和辨识度,消费者能轻松识别并记住华为的产品,保障了华为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要是华为没有提前做好商标注册,一旦被他人恶意抢注,那华为想要进入这些市场,要么花费巨资从抢注者手中买回商标,要么只能重新打造品牌,无论哪种情况,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二、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如今的国际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选择。这时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成了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以大疆为例,它在无人机领域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技术赋予了大疆产品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如更稳定的飞行系统、更清晰的拍摄画质等。这些技术优势让大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吸引了众多客户和合作伙伴。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大疆的产品总是能吸引大量目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希望与大疆合作,共同开拓市场。这就是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魅力,它能让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三、避免法律纠纷

在海外市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非常完善,一旦企业陷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后果不堪设想。2024年洋山海关处理的三亚瑞鑫贸易有限公司出口侵犯多个品牌商标专用权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因为出口的产品侵犯了多个品牌的商标专用权,货物不仅被全部没收,还面临着高额罚款。这不仅让公司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导致公司在后续的业务拓展中困难重重。而如果企业提前做好知识产权注册,清楚自己的权利边界,就能有效避免这种侵权纠纷,安心拓展海外业务,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稳健发展。 


海外知识产权注册流程详


一、商标注册流程

1.马德里体系:一次申请,多国保护

作为《马德里议定书》缔约国,中国企业通过这个体系注册国际商标,能少走不少弯路。简单说,你只需通过中国商标局提交一份申请,就能指定多个国家或地区获得商标保护,不用挨个跑各国商标局。

费用方面得记清楚:基本申请费里,黑白商标是653瑞士法郎,要是商标带颜色,就得交903瑞士法郎。另外,每个指定的国家或地区还有单独的费用,具体金额得看你选哪些地方。提交申请后,指定的国家商标局会在18个月内给出审查结果,要是没被驳回,商标就算在这些地方生效了。

举个例子,浙江一家做小家电的企业,想把产品卖到欧洲、东南亚的10个国家,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申请后,半年内就完成了所有手续,比单独去每个国家申请节省了近一半时间。

2.单一国家注册:精准发力目标市场

要是你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一两个国家,直接向当地商标局申请可能更灵活。不过各国规矩差别不小,得提前做功课。

美国商标局要求申请时必须提供商标实际使用证据,注册周期大概8-12个月;英国注册相对快,4-6个月就能搞定,但要注意他们的“恶意注册”审查很严;德国商标局对商标的显著性要求高,图形商标最好附带清晰的设计说明,注册时间约6-8个月。

广东一家服装企业专攻日本市场,直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商标,因为提前了解到日本对汉字商标的特殊审查标准,修改了设计细节,一次就通过了审核,3个月就拿到了注册证。

二、专利注册流程

1.PCT国际申请:给你充足的准备时间

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国际专利,最大的好处是能“拖延”时间。你先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一份国际申请,确定专利保护范围,之后有30个月的时间决定进入哪些国家的国家阶段,比直接去各国申请多了18个月的缓冲期。

流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提交国际申请,包括请求书、说明书等文件;第二步国际检索,由指定的检索单位出具检索报告,告诉你专利的新颖性如何;第三步可选国际初步审查,能进一步完善专利申请文件。

江苏一家新能源企业2023年通过PCT申请了一项电池技术专利,先用1年时间观察各国市场反应,最后选择进入欧盟、美国、印度三个主要市场,既避免了盲目投入,又抢占了技术高地。

2.各国直接申请:针对性满足当地要求

直接向目标国专利局申请时,文件和流程得按当地规矩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发明专利审查超严格,从申请到授权平均要3年,还得准备英文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德国专利局对实用新型专利不做实质审查,提交后3-6个月就能授权,但有效期只有10年;日本特许厅的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很快,2-4个月就能搞定,而且允许对同一产品的多个设计合案申请。

深圳一家无人机企业,为了快速打开韩国市场,直接向韩国专利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因为提前按要求准备了韩文的设计说明和六面视图,2个月就拿到了授权,比通过PCT途径节省了近1年时间。

三、版权登记流程

虽然多数国家遵循“作品完成即自动拥有版权”的原则,但登记一下更靠谱。就像给你的创意上了把锁,维权时举证更方便。

美国版权局的登记最有含金量,在线提交申请后,一般6-8个月能拿到证书,费用在35-55美元之间,登记后能在诉讼中获得法定赔偿;欧盟的版权登记可以通过“欧盟知识产权局”统一办理,覆盖27个成员国,需要提交作品的电子版和创作说明;日本文化厅的版权登记虽然自愿,但登记证明在法庭上是重要证据,处理周期约1个月。

上海一家跨境电商公司,把产品包装设计在欧盟和美国都做了版权登记。后来发现有卖家抄袭包装,因为有登记证明,不到3个月就打赢了侵权官司,对方不仅停止销售,还赔偿了5万美元。


外贸企业常见侵权风险类型



一、商标侵权:别让“相似”坑了自己  

商标侵权是外贸圈最容易踩的雷,很多时候企业可能不知不觉就犯了错。 

2020年厦门海关查获过一起典型案件:一家灯具企业出口的产品,灯体上印着和某国际知名照明品牌极其相似的商标,只是把字母“O”换成了“Q”,字体、颜色几乎一样。最终这批价值300多万元的货物被扣留,企业还得支付罚款。 

常见的侵权形式其实有很多: 

直接仿冒名牌,比如生产贴着LV”“Nike”商标的包包、鞋子;  

“擦边球”,在非同类商品上用知名商标,比如在零食包装上用近似“华为”的商标;

网店运营也容易出问题,比如在详情页、店铺头像里用和知名品牌近似的logo,哪怕产品本身不侵权,也可能被认定为商标侵权。  

二、专利侵权:看不见的“技术壁垒”最要命  

专利侵权常藏在产品细节里,尤其是外贸企业如果不摸清目标市场的专利情况,很容易栽跟头。 

比如浙江一家做智能手环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直接用了供应商提供的传感器技术,没查专利就批量生产出口欧洲。结果刚在亚马逊上架,就被德国一家公司起诉——对方早在2021年就注册了该传感器的发明专利。最终企业不仅要销毁库存,还要赔偿200多万欧元。 

这类侵权主要分两种: 

外观设计侵权:比如家具的造型、小家电的外壳,长得和别人注册专利的设计太像;  

发明专利侵权:产品的核心技术、功能原理,用到了别人已注册专利的技术方案,哪怕是无意中“撞车”,也算侵权。  

三、版权侵权:别让“顺手拿来”变成麻烦  

很多企业觉得“用张图、抄段文字”不算大事,其实这在海外可能构成严重的版权侵权。 

去年深圳一家做家居装饰的跨境电商,为了让产品详情页更吸引人,从国外设计师网站上“扒”了几十张高清图片,直接用在亚马逊和独立站的宣传里。没过3个月,就收到美国版权方的律师函——这些图片都受版权保护,企业最终赔偿了15万美元才了事。 

常见的版权“雷区”包括: 

宣传素材侵权:产品图、视频背景音乐、文案摘抄,只要没获得授权,哪怕改了颜色、截了图,都可能侵权;  

产品本身侵权:比如在T恤上印未授权的卡通形象,在手机壳上用别人的插画作品,这些都属于侵犯版权。



往期文章推荐:


专注外贸领域知识分享


外贸出口退税操作指南

外贸客户更愿意选择工厂还是贸易公司?

为什么要开发越南市场?越南市场开发攻略

外贸必看的国际贸易法规

外贸业务员必须收藏的国际贸易平台!

●外贸企业需要掌握哪些单证?

WhatsApp终极使用攻略:发现一切功能、技巧和隐秘功能

外贸独立站全套运营玩法,建议收藏!

●外贸人必须掌握的外贸营销策略和趋势


关注外贸独立站全球营销,分享更多外贸干货

   ↓↓↓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