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价格,不是产品,是场域。

用大白话说,就是消费者是在一个什么场景下接触到你的产品的。

如果你做电商,甭管你的产品力有多强,不给足消费者当下的视觉刺激,不玩低价,在信息流广告里你就是跑不出来。

这跟哪个平台都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产品形态给我们所有人打下的思想钢印。

再比如说线下零售,哪怕你卖的产品再普通再烂大街,放在SKP的商铺里,你莫名其妙就有了品牌溢价。

这跟你的产品到底好不好用也没有什么关系。

你以为天价的租金买的是什么?既不是流量也不是销量,而是高端商业地产给你的品牌背书。

那说回来品牌出海,大部分公司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把自己玩拧巴了:

明明是一家走量的贸易公司,骗自己在做品牌;

明明讲故事是自己的最大优势,偏偏要去铺渠道走下沉市场;

所以一群在TikTok搞钱的卖家说什么品牌溢价就很好笑。

抖品牌的生命周期有多短大家又不是不知道,骗自己就真的很没有意思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品牌和规模,在项目早期阶段,你只能选一个!


所以,如果你坚定想走品牌溢价出海的这条路,就别被TikTok圈子里的那些人带歪了。

预算有限,可以先从手工电商平台Etsy做起。把品牌的文艺属性的用户心智先打牢。

再通过Instagram测试市场反馈,建立一个排他性极强的用户社区,完成从0到1的起盘。

拿到了第一桶金的你,因为毛利极高,之后再去扩渠道破圈,你的容错率一下子就高多了。

退可慢慢经营自己的小生意,服务好核心用户。进可全渠道投流,把业务规模做上去。


那相反,如果你就是想搞钱,能把东西卖掉就行,上面的那一套打法就显得太书呆子了。

对于就是低买高卖的零售生意来说,其实重点就两个,选品和流量。

不管你是做二道贩子,拿国内的现货卖,还是深入供应链,做产品创新和开发,把握住了用户需求和产品生命周期这两点,你就能倒推出整个生意做下来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了。

当然,选品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也很难在这里一两句讲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做更深入的咨询。

至于流量嘛,对于卖货来说,其实我们做的就是一个套利。

也就是,找到能出单的场域,低价把流量买进来,高价把产品卖出去。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计算,根据我们产品的客单价,加上物流和退货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我们能够接受最高获客成本是多少?

(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用产品生命周期来代替客单价更科学。但考虑到还是项目早期,在具体计算的过程中还是以最差的情况做打算比较好。也就是完全没有复购。)

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线下渠道,甚至是异业合作,只要在那个场域下,我们的获客成本不超出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渠道,在产品和营销方面做更多的优化。

直到再也迭代不动,或者行业里有更强的玩家入场了,那我们就可以继续寻找下一个流量洼地了。


总而言之呢,只要是消费品创业,渠道为王这个真理就不会错。

渠道指的不是在哪里把东西卖出去。

渠道叠加的消费者认知,才决定一个品牌生死的关键。

第一步走错了,一步错,步步错。


品牌出海咨询/海外渠道拓展

欢迎有需求的老板+V: yztfc123



点赞(1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