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服务号,助力品牌出海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文共计1295字,预计阅读4分钟


你是不是也常常盯着热门大词,天天优化排名,却发现询盘和订单几乎没动?

真正决定转化的,并不是那些表面光鲜的大词,而是用户在下单前最后一刻搜的小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背后用户离购买可能就差一步。

你要是没抓住,流量就直接流向了竞争对手。

问题来了,像 GSC,后台几千条数据,人工查找+导出这个过程很耗时间,还容易漏词,用AI又担心它抽风。

有一个好方法,大部分人没有试过,人工筛要 1 天,它 1 分钟就搞定,不仅节省时间,还能直接把高转化意图词筛出来,拉高转化率

今天我们就想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你,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值钱的搜索词,真正把流量变成订单

GSC 正则表达式

1. 找到输入位置: Search Results > Add filter > Query > Custom (regex) > Matches regex;

2. 输入正则表达式:

(?i)^\b(who|what|where|when|why|how|was|did|do|is|are|does|if|can|could|should|would|will|won’t|were|weren’t|shouldn’t|couldn’t|cannot|can’t|didn’t|doesn’t|wouldn’t|aren’t|wont|shouldnt|couldnt|cant|didnt|doesnt|wouldont|arent)\b.*(brand).*;

3. 将 brand 替换为你的品牌词或名称,不需要区分大小写;

4. 日期范围勾选16个月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或按需勾选;

5. 你最终会得到一批高转化意图的用户问题。

拿我们合作的一家扫地机器人品牌为例:

上图全部都是通过这则表达式得到的结果,其中有很多是客户购买决策末期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红框部分:“how to remap…”、“how to clean…”、“how long does…detergent last”、“how much is a…”、“does…vacuum carpet”,等等。

其它图中未截到但也很常见的,比如产品的功能、质保、安全性,等等,也都是品牌方一定会去回答的问题。

通过这个技巧,你能够省去大量反复手动筛选、导出数据的过程,同时抓到更准的中下游高转化意图词

一些建议:

1. 用营销漏斗划分并不总是科学准确,举几个例子:

用户旅程并不总是线性的,很多人不会从 TOFU → MOFU → BOFU 依次走一遍,而是可能直接跳过某些阶段,比如朋友推荐后直接去搜索 “how long does…detergent last”;同一个关键词可出现在多个阶段,"how to reset … robot" 可能是售前调研,也可能是售后使用;"is … a good brand" 虽然看上去是上游词,但如果你的客户已经对比了多个品牌、准备下单,那他已经临近购买阶段;不同产品/行业的漏斗形状不同,有些高客单价产品是长周期决策,漏斗形态很明显;但快消或小家电可能是短平快的决策,漏斗阶段差异就没那么大;如果你是个新品牌,即便是 “where is … robot made” 这种词,也可能是消费者最后的信任确认步骤;

2. 所以,像我们这类SEO/增长团队一般都会做搜索意图分层(Search Intent Segmentation),不强求用户路径是单向的,更直观地对应意图来进行内容创作和落地页优化,我们由衷建议你也这么做;3. 将这些搜索词放入 Ahrefs 等SEO工具中,通过 rank tracker 看看你都有哪些页面排这些词;4. 如果直接将问题内容补充到这些页面比较容易,那么就去做吧;5. 但是也存在首页排这个词,不适合直接加内容的情况,那么我们不如单独写一篇文章,专门回答这个问题,来得更精准、有效;6. 参考 impressions 数据决定我们是否要优化或者新写内容,避免做了但没人搜的情况;7. 勤用 Hotjar 等 CRO工具 辅助分析关键词搜索意图,要比一拍脑门做判断准得多。

今天这篇文章就分享到这里。

如果你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点个赞,帮忙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类似的文章我们固定每周二分享 5-8 篇,如果你不想错过,别忘了置顶本服务号,订阅后右上角省略号即可置顶。

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