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粉丝里很多人都是做亚马逊出身,我也做过很久亚马逊,所以对大家很有亲切感:对于你们每天都问的选品到底怎么选的问题,我就想到一个让你们亚马逊知识可以平移的思路。但请放心,这个办法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我司经常使用的选品方法之一,只是在实际应用层面,考虑的维度更多与公司资源配合更紧密而已。核心是一样的,今天就把这个思路及操作方法分享给大家,让你从亚马逊转独立站不再犹豫和陌生。

做法:亚马逊数据验证独立站需求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问了,啊???你独立站为什么要用亚马逊的数据去验证?亚马逊的需求和独立站的需求根本不是一个思路啊?

莫急,请听我细细道来。

举个栗子:

  • • 亚马逊就像大超市,里面同款水杯卖$10,但:
    • • 必须和 100 个同类摆在一起
    • • 顾客比价时先看价格排序
    • • 超市还要收$3 上架费
  • • 独立站就像外面的设计师品牌店,同材质水杯卖$25,但:
    • • 店铺装修突出环保理念
    • • 提供刻字定制服务
    • • 店员讲解设计故事
    • • 有一系列快速售后

为什么有人愿意多花 $15?

  1. 1. 筛选出来的基础需求:超市里这款水杯月销 2000 个 → 证明喝水需求真实存在
  2. 2. 避开价格内卷:不在超市货架上和$9.9 的竞品拼命
  3. 3. 溢价支撑点:提供超市做不到的体验(定制/故事/快速售后)

为什么能用亚马逊数据?

就像在超市观察:

  1. 1. 哪些货架前顾客停留久 → 对应亚马逊搜索量/点击率
  2. 2. 哪些商品经常补货 → 对应亚马逊销量增长率
  3. 3. 哪些区域很少品牌货 → 对应亚马逊白牌商品占比

这些数据告诉你:什么需求未被品牌满足

为什么敢卖更贵?

通过三个错位竞争角度观察

角度
亚马逊短板
独立站优势
案例
展示维度
6 张图 + 文字描述
3D 展示 + 用户测评视频
某筋膜枪独立站采用肌肉解剖动图后,页面停留时间提升 60%,转化率从 1.5% 提升至 2.8%。
信任构建
匿名评价体系
创始人故事 + 工厂实拍
宠物用品站展示兽医团队工作日常,使咨询人数上升200%
交付体验
7 天无理由退货
30 天试用 + 免费退换险
床垫站‘试睡 100 天’策略使退货率从 15% 降至 8%,复购率提升 20%。

价格合理性验证举例

假设同款瑜伽裤:

  • • 亚马逊价:$39.99(含 15% 佣金)
  • • 独立站价:$49.99
    实际成本对比:
成本项
亚马逊
独立站
差额利用
平台佣金
$6.0
$0
→ 投入独立站广告
物流成本
$4.5(FBA)
$3.8(自配送)
→ 升级环保包装
支付手续费
$1.2
$1.5
→ 提供分期付款选项
净利
$8.3
$14.7
多出$6.4 用于提升用户体验

所以,贵。贵在提升的“用户体验”。(这个地方划重点,以后要考!)

总结:这是定位逻辑,不是照搬产品的流量逻辑。

  • • 亚马逊选品 → 找到被平台规则压制的需求
    (比如高潜力商品因缺少 A+ 页面被埋没或者因平台规则无法上齐全的规格)
  • • 独立站溢价 → 用内容重塑产品价值链
    (把功能型产品变成情感/身份载体)

这就像在超市发现热销的普通毛巾,然后在隔壁开一家专卖有机棉抗敏毛巾的店——卖的不是毛巾,卖的是解决孩子皮肤过敏的问题的办法。

原理讲完了,下面正式进入实操环节

在这里,为了避免亚马逊卖家的生疏感,我使用了亚马逊常用的卖家精灵进行操作。

写在前面的话

  • • 请按顺序进行每个阶段的操作
  • • 每个阶段之间是继承关系,比如阶段一筛选出的,阶段二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筛选的
  • • 虽然也可以把参数一起调整出来,但是最好不要,因为每个阶段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需要调整参数,都弄到一起你就不知道到底哪里有问题了。
  • • 举例参数的值域都是我们经常用的,但并不希望你们照搬,最好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改,毕竟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们啊。
  • • 数据基于卖家精灵 美国 站点 2025年Q2的市场数据,实际操作时建议选择近 3 个月数据以确保时效性。

一、分步筛选逻辑重构

阶段 1:初筛(刚性指标过滤)--锁定有溢价空间的潜力市场

操作路径:选市场-市场需求指标

参数
值域
过滤依据
月均销量
200-10000
排除超大盘/长尾品,可以覆盖更多的潜力细分市场
平均价格
18-80
确保独立站溢价空间,包含轻奢/高性价比机会
平均毛利率
≥30%
预留广告成本,独立站运营成本 = 广告费用(10-15%)+ 物流(10-15%)+ 其他(5-10%),毛利率 30% 可覆盖基础成本
平均体积
≤500in³
控制物流费用占比 ,兼容家具户外等大件品类



选择站点这如果你想做哪个国家的市场,就相应的去选哪个国家的站点。其他选项可以参照图上所示。

输出结果

通过第一阶段的初步筛选,有 3325 个结果符合我们的要求,下面要进行第二阶段,是要在第一阶段筛选出来的基础上再筛选,第一阶段的参数不用动,直接添加第二阶段的参数。

阶段 2:精筛(机会点定位)--挖掘可改良的细分需求

操作路径在初筛结果中叠加条件

参数组合
设置值域
商业逻辑
改良机会


平均星级
4.0-4.8
存在可优化的差评空间
新品平均星级
≥4.0
防止劣质新品拉低市场
竞争安全


卖家集中度
≤45%
避免寡头垄断,保留健康竞争市场
Amazon 自营占比
≤20%
避开平台直接竞争,避免过度过滤

操作示例



输出结果:




经过阶段二的筛选,3325 个结果,剩下 80 个。我们继续进行阶段三。


阶段 3:波动监控--识别市场健康度

操作路径市场波动指标

监控参数
预警阈值
执行动作
新品数量占比
>35%
检查是否资本入场
新品月均销售额
>$30,000
对比老品销量波动
新品月均销量
>200
人工复核是否刷单






输出结果:



最终我们筛选出来 21 个结果。



接下来怎么做?

从数据到产品的 4 个落地步骤
  1. 1. 差评分析:用工具提取亚马逊差评高频词(如 卖家精灵的“评论分析”功能),确定产品改良优先级;
  2. 2. 价值包装:为产品设计 “情感标签”(如 “妈妈安心之选”“环保可降解”),匹配独立站受众画像;
  3. 3. 小步测试:先上架 50-100 件样品,通过 Google Ads 测试点击率(目标>2%)和加购率(目标>10%);
  4. 4. 供应链整合:与工厂合作开发差异化功能(如定制包装、独家配件),确保溢价有供应链支撑。

写在最后的话:

亚马逊是世界上最大的网上零售企业,其产品数量浩如烟海,他的需求非常具有一般规律,具有代表性。

所以,这套打法的核心在于用平台流量验证真实需求用独立站模式创造体验价值。

我们也经常在没什么思路的情况下,用这个办法去找一找,应该是我的第十个站点,需求就是从亚马逊挖掘的,当时一共挖掘了十几个需求进行测试,最后就剩下一个,但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这套方法的核心和实操已经都分享了,但请记得,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对不要照搬,不然只会有害无益,希望看到这里的各位曾经的亚马逊同仁,找到好产品,赚得好利润。

 



文中使用了亚马逊卖家常用的卖家精灵进行选品,如果有感兴趣的想购买的不妨看看我这个码,你能得到实惠,我还有一份收成,算是给我这篇文章的打赏了,我也不至于白忙活:

专属折扣码

包月套餐:BSDLZ90(9折)

单人版包年套餐:BSDLZ72(7.2折)

标准版包年套餐:BSDLZ78(7.8折)



本人微信:bs-seo,欢迎来交流。



点赞(2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