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只能卖便宜货?
这可能是对于TikTok电商的最大误解。
或者更准确的来说,这是个无限接近真相的伪命题。
短视频的原罪
如果说短视频有原罪,那一定是它正在格式化我们的大脑。
不管是抖音还是TikTok,手指一划,我们就在算法的指挥棒下,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陷入了冲动消费的牢笼。
更可怕的是,平台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变现能力,强行通过自己的方式绑架了所有的商家:
产品越便宜,大众越买单;
大众越买单,平台越推流;
平台越推流,产品越便宜;
因为不管你承不承认,低价确实是所有人的最大公约数。
这就是短视频,这就是人性。
跟品牌升级的长期愿景比起来,是没有几个商家不会选择短平快的GMV。
冲动消费不等于低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把短视频电商研究的那么透彻,为什么我说TikTok电商不等于低价呢?
道理很简单。
低价只是冲动消费的一个切面。是人的最理性一面。
但凡你上过10分钟的经济学,你应该都还记得:
商业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人类,都是不理性的。
除了绝对的低价能让人上头,极致的情绪共鸣,才是让人产生所有冲动行为的最大原动力。
恐惧,悲伤,感动,焦虑,我们的带货视频只要能踩中了任何一个点,几千上万美金的冲动消费也没什么奇怪的。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中国卖家还在TikTok卷价格呢?
很简单,因为除了少数割韭菜的,我们大部分的跨境卖家根本没有挑动消费者情绪的能力。
对于这些外贸和供应链出身的老板,都知道情绪价值是个好生意,但不好意思,他们真的没这个能力。
什么是情绪价值?
不过大家也不用那么悲观。
情绪价值这个词,不用想的那么高深莫测。
事实上,在海外市场,在短视频带货这个场景下,对于某些品类的商家来说,所谓的情绪价值,单靠这几类内容,就足以把市场快速打透:
1.身份认同
所谓的身份认同,就是让消费者觉得,买了你的产品,他可以很骄傲的告诉全世界:他是谁?
如果你是服装卖家,与其费劲心思往时尚圈钻,还不如精准定点收割红脖子。
一顶MAGA的帽子,成本不到5美金,配合上川普暴论切片,轻轻松松就卖到了几十美金。
亚马逊服装够卷了吧?写上查理柯克的Freedom,让你所有尺码瞬间卖断货。
这就是身份认同的威力。
不管你是左棍还是右派,你买的不是商品,而是表达权。
而政治,向来是收割大众的最好方式:
我在跟你讲皿煮自由呢,你跟我聊什么性价比?
2.社交硬通货
虚荣和幕强,是人的本性。
特别是能够那些能让你在社交场合有面子的东西,大众更是愿意不记成本的买买买。
这也是时尚行业和奢侈品的底层商业逻辑。
如果你是卖登山鞋的,与其跟用户讲材质讲舒适度,还不如拍几条极限视频:
在美国的国家公园,主播穿着登山鞋在碎石路上健步如飞,征服了一块又一块让无数人望而却步的巨岩。
也许你的目标群体并不是硬核的登山人群,甚至都不一定热爱运动。
但没关系。
一旦你把征服国家公园的标签打上,你的登山鞋就成了年轻人心中的社交硬通货:
热爱冒险和户外,挑战自我,这几个人设往朋友圈一摆,比什么现在烂大街的IP联名酷多了。
品牌溢价?几百美金买个社交通行证,还送了双鞋,真的可以说是太便宜了。
3.贩卖希望
人啊,其实非常擅长给自己洗脑。
我们宁愿为不切实际的梦想买单,也不想承认现实需要脚踏实地。
儿童编程学习机就是个完美的例子。
比如说,虽然这类的带货视频可能很扯:
一个10岁的小孩在摆弄这台机器,15分钟就做出了一个小游戏。镜头一转,这个小孩收到了MIT夏令营的邀请函。
但那又怎样?焦虑的家长们,宁可花几百美金买个心理安慰,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小孩其实就是个普通人。
这就是贩卖希望的本质:你卖的不是产品,是逆天改命。
哪怕这个可能性只有1%,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值得all in。
说了这么多,道理其实很简单。
TikTok给了我们机会,只是我们暂时还不中用。
低价是短视频的原罪,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宿命。
看到这里,希望上面的分享对你有启发。
刚好,我的社群知识库帮大家整理好了一份海外社媒运营的方法论。
如果你也想要摆脱价格战的宿命,欢迎加入。
付费社群+知识库:365RMB永久会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