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Jack老师和你们来聊聊谷歌在2024年8月发布的一项重磅专利——“Search With Stateful Chat”。这份专利可是掀起了SEO圈的热议,尤其是iPullRank的创始人Michael King率先做了技术拆解,瞬间点燃了行业讨论。这份专利透露了谷歌对搜索的未来规划:把搜索变成一个能记住你搜索历史的“会话式”体验,彻底改变我们对内容创作和优化的理解。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我仔细研究了这份专利,下面就带大家看看谷歌到底在搞什么,以及这对我们做SEO和内容创作意味着啥。
谷歌为啥要“重新发明”搜索?
先说说谷歌为啥要费这么大劲改造搜索。表面上看,谷歌是想让搜索变得更快、更省力,但背后其实是想解决一个老大难问题:传统搜索跟用户的真实需求之间有条“鸿沟”。举个例子,比如你想买一台适合摄影的相机,传统搜索是咋干的?你搜“2025年最佳相机”,谷歌给你一堆结果,你点进去看看,然后自己去总结、比较、筛选。但现实中,用户的搜索行为可没这么简单,他们的搜索行为往往是下面这样的:
第一天,你在公司电脑上搜“2025年新手相机推荐”;
中午吃饭时,用手机查“佳能EOS R50和索尼a6400哪个好”;
晚上回家,又搜“佳能EOS R50画质怎么样”;
几天后,看了TikTok视频,突发奇想搜“佳能EOS R50适合拍YouTube视频吗”;
再过几天,预算紧张,又开始搜“佳能EOS R50的平替”或者“佳能EOS R50优惠券”。
你看,真实的搜索过程是零散的,跨越时间、设备和场景,每次搜索其实都跟之前的有关联。可传统搜索压根儿不管这些,它把每次搜索都当成孤立事件,用户得自己把信息拼凑起来,费时又费力。
谷歌的“AI Mode”(AI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2025年初,谷歌公开推出了AI模式,基于之前的AI Overviews,增加了“记忆功能”和推理能力。这个模式能记住你的搜索历史,跟踪你的查询轨迹,预测你接下来可能需要啥,简直像个贴身助手,带着你一步步完成复杂的搜索任务。比如买相机,它可能会根据你之前的搜索,主动推荐“适合新手的视频拍摄相机”或者“预算内的佳能替代品”。
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谷歌不光是在优化搜索体验,它还在重塑整个网络生态。以前,谷歌是“指路人”,把用户引导到合适的网站;现在,AI模式让谷歌自己变成了“网络”。它用AI直接从内容中提炼答案,用户甚至不用点进网站就能解决问题。这对内容创作者和SEO从业者来说是个坏消息:我们花心思做内容,谷歌却把流量和广告价值都截胡了。虽然谷歌会给AI答案加点“引用链接”,但用户点击的概率越来越低。研究显示,AI Overview出现后,点击率平均下降了15.49%,有的甚至高达37.04%。这摆明了是“零点击搜索”的趋势,谷歌赚得盆满钵满,内容创作者却只能喝西北风。
谷歌AI模式的七大核心机制
接下来,咱们深入聊聊谷歌AI模式的底层逻辑。这份专利揭示了七个关键机制,彻底改变了信息检索的规则。别担心,我尽量用大白话把这些技术点讲明白。
1. 搜索变成“会话式助手”,还能记住你的过去
想象一下,谷歌现在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AI助手,不仅能回答你的问题,还能记住你之前搜过啥、点过啥,甚至你跟它互动的方式。它会根据你的整个搜索“旅程”来调整答案。比如你搜了“佳能EOS R50”,它可能结合你之前的搜索记录,给你一个更贴合你需求的答案,而不是单纯基于最新查询。这意味着,内容创作者不能只盯着单个关键词优化了,你的文章得融入用户整个搜索故事的“上下文”。如果你的内容跟用户的搜索路径不搭,可能压根儿不会被展示。这也让谷歌从单纯的搜索引擎变成了一个动态的“信息守门人”。
2. 你的搜索意图被“数字化”了
谷歌现在会把你的搜索行为变成一堆数学向量,专业术语叫“语义嵌入”。简单说,它不是直接存你的搜索记录,而是把你的行为、意图和上下文转化成一串数字,代表你的“信息画像”。这有点像《黑客帝国》里的数字世界,谷歌通过这些向量来理解你是谁、你想要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用户可能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因为谷歌会根据你的“数字画像”个性化结果。这对SEO来说是个大挑战,因为你得优化内容去匹配这些看不见的“意图向量”,而不是单纯的关键词。
3. 你得跟“隐形查询”竞争
谷歌在2025年I/O大会上提到了一种“查询扩展”技术,简单说就是:你输入一个问题,谷歌的AI会自动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一堆子问题,同时搜索一大堆相关的内容。比如你搜“最佳相机”,AI可能偷偷搜了“相机评测”“新手相机推荐”“相机价格对比”等等。这叫“查询扇出”,而且谷歌的Deep Search功能甚至能同时跑几百个搜索,综合分析后再给你答案。这意味着,你的内容不仅要匹配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还要能应对AI生成的这些“隐形查询”。SEO策略得彻底翻新,不然你的内容可能完全沾不上边。
4. 内容被“分类”决定命运
谷歌会根据你的问题类型,决定用哪种AI模型来处理。比如,你的问题是需要创意性回答(像“怎么写一篇吸引人的博客”),谷歌可能会挑一个擅长生成独特观点的模型;如果是需要总结事实(像“2025年相机市场趋势”),它会用另一个擅长整理数据的模型。问题在于,这个分类过程完全是黑盒操作,我们压根儿不知道谷歌怎么判断的。你的内容可能在一类查询下表现得很好,但在另一类下直接被忽略。所以,内容创作得更灵活,适应不同类型的AI处理逻辑。
5. 引用链接?听起来好,实际没啥用
谷歌的AI模式会给答案加“引用链接”,听起来挺公平,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谷歌会把AI生成的答案和潜在的源文档都转成语义嵌入,比较它们的“语义距离”,只有足够“接近”的源文档才会被引用。引用形式可能是整个网页的链接,也可能是直接跳到某个段落的锚点链接。但现实是,用户看到答案后,大概率不会点进去看原文。Amsive的研究发现,AI概览出现后,点击率普遍下降,最高损失37%。这意味着,内容创作者花钱花心思做内容,最后却可能只是给谷歌的AI“打工”,流量全被截留在谷歌的界面里。
6. 个性化到“信息茧房”?
谷歌还会根据你的搜索历史和用户画像,判断你对某个话题的熟悉程度,然后调整答案的复杂度和风格。比如,一个摄影小白搜“相机推荐”,可能得到基础入门的内容;而专业摄影师搜同样的问题,可能得到更技术化的分析。这听起来很贴心,但也有隐患:过度个性化可能让你只看到符合你已有认知的内容,慢慢形成“信息茧房”,难以接触到新观点或者对立意见。这对社会信息流动来说,可能是个长期隐患。
7. 多模态内容是未来趋势
谷歌的AI现在不只看文本,还能处理图片、视频等多模态内容。比如,你写了一篇汽车维修指南,如果配上清晰的诊断图片、步骤视频,可能会比纯文字内容更容易被AI选中和引用。未来的SEO,不仅要优化文字,还得打造多模态的丰富内容体验,才能在AI总结中脱颖而出。
总结:SEO的未来该咋办?
谷歌的AI模式正在彻底改写搜索规则。以前的SEO套路——匹配意图、优化关键词、抢排名——已经不够用了。现在的搜索是个“有记忆的AI助手”,它能扩展你的意图、分类你的需求,还能决定谁的内容值得被引用。面对这个新现实,我们得重新思考内容策略:
内容得更贴合用户的“搜索旅程”,而不是单一查询;
要优化多模态内容,加入图片、视频等元素;
得想办法适应谷歌的“隐形查询”和分类逻辑;
面对零点击搜索的趋势,可能得探索新的流量来源,比如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
谷歌的AI模式已经不是未来的概念,而是我们正在面对的现实。后续我会再写一篇,专门聊聊怎么调整内容策略来应对这个新规则,敬请期待!如果你有啥想法或者问题,欢迎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百度或者谷歌浏览器搜索 “JACK外贸建站”,排名首页首位的就是我的网站。网站上有更多免费的外贸建站、谷歌SEO优化、外贸客户开发等实操干货知识等着你哦!
(各位看官老爷,都看到这里了,就麻烦动动金手点击转发一下本文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