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Jack老师,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让SEO圈炸锅的话题:AI时代下,还要不要继续做信息型内容?Google的AI Overview(人工智能概览)让不少品牌的自然搜索流量雪崩式下跌,尤其是信息型查询(informational queries)。内容团队开始慌了,纷纷问:我们是不是该停下信息内容的创作?别急,答案没那么简单!下面我来带你捋一捋: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过去犯了啥错?更重要的是,面对AI搜索和大型语言模型(LLMs),内容团队该咋办?
一、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过去,SEO的玩法就是“量大为王”。尤其对SaaS公司来说,到了B轮融资,钱一到位,立马开始堆内容,像盖城堡似的建“内容护城河”。我见过有的公司一个月发100篇博客,雇40-50个写手;还有公司直接扔出1000篇博文,大家还鼓掌叫好,觉得这公司“有远见”,因为他们霸占了搜索结果页面(SERPs),流量哗哗来。
但说实话,这些内容真是为用户写的吗?未必。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讨好Google,覆盖所有可能的关键词,不管跟产品有没有关系。Google也没啥好办法判断内容质量,只能靠Chrome的流量数据、用户 engagement 和一些我们SEOer能轻松操控的“虚荣指标”(vanity signals),比如:
堆砌一堆反向链接(backlinks)来刷权威;
塞满实体词(entities)让爬虫“看懂”页面;
硬凑字数,哪怕牺牲内容深度;
模仿竞品的标题和结构,只为在SERPs里分一杯羹。
结果呢?用户体验烂透了!想找个答案,得打开三五个标签,Ctrl+F 搜关键词,翻来覆去比对才敢相信。这就是所谓的“post-search browsing”,用户累得要死。而现在,Google的AI Overview直接把答案总结好摆在搜索页面上,用户压根不用点链接了。流量少了,点击率(CTR)自然崩了。比如,Moz有个关键词排名第一,搜索量16.5万,但流量硬生生掉了50%,就是AI Overview的锅。
二、我们犯了啥错?
1. 为SEO而非用户做内容
老实说,我们以前太迷信“流量为王”了。很多品牌写的内容跟自己产品八竿子打不着,比如做自动化工具的公司硬要去抢SEO关键词的排名。结果呢?内容浅薄,千篇一律,Google还吃这一套,排名全给这些“cookie-cutter”内容。
2. 过度依赖实体优化
内容优化工具挺好用,能自动生成内容简报(content brief),但问题出在评分机制上。它们主要看你用了多少实体词、模仿了多少竞品的标题、塞了多少FAQ和链接。结果内容成了“单词沙拉”(word salad),读起来别扭,用户体验稀烂。
3. 忽视用户真实需求
我们太专注于Google的算法,忘了问:用户到底需要啥?内容堆得再多,排名再高,如果不能解决用户问题,或者跟产品没啥关联,写来干嘛?
三、AI时代,内容团队该咋办?
别慌,信息型内容还是得做,因为它能带来品牌曝光、新用户获取和转化。但玩法得变!以下是Jack老师给的几招:
1. 做能转化的内容
流量少了,但来的用户更精准。像HubSpot那样,他们的“产品营销”页面既有干货,又有CTA(行动号召)按钮,引导用户下载模板或工具包。内容不仅有排名,还能直接转化成leads,留住用户。
2. 提供超高价值
别再盯着SERPs模仿竞品了!试试像Moz那样,围绕“关键词主题集群”做个超级全面的资源:写个第一人称指南、拍个YouTube教程、附上模板、checklist、甚至代码脚本。用户看完得感叹:“这也太牛了吧!”这样不仅能吸引用户,还能通过视频、邮件、社交媒体等多渠道触达,弥补SERPs流量的损失。
3. 用互动工具展示产品
别急着把用户推到产品页面,先在内容页面展示产品的价值。比如Guru的模板卡片,直接在页面嵌入预览,用户能直观感受到“这个工具真好用”。这种方式既实用又能自然引导转化。
4. 优化产品页面的转化路径
用户从信息内容点进产品页面,CTA得自然。比如,别一上来就推demo,先给个免费报告或试用,降低用户心理门槛。SEO、内容和转化率优化(CRO)得打配合,别各干各的。
5. 把内容融入用户旅程
信息内容不一定非得活在博客里。用户刚注册产品时一脸懵?那就在onboarding邮件里塞点教学内容!客服老是被问同样的问题?那就做个FAQ视频或指南!这些内容不一定有搜索量,但能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粘性。
6. 从“自然发现”到“品牌发现”
SERPs不再是流量入口,Google的AI Overview甚至开始覆盖产品搜索。未来,用户会直接搜你的品牌名,点你的邮件链接,或者看你的视频。所以,得打造品牌影响力,让用户主动找你。Ahrefs的研究表明,品牌知名度是AI Overview引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总结:新思维,新玩法
Jack老师觉得,内容营销得像记者一样思考:用户现在需要啥?啥话题够新、够有料、够争议?别再盯着搜索量做内容了,得问:这内容能帮用户啥?能咋推动业务?
我们要做的,是跟产品挂钩、真正有深度的内容。比如我之前做的那个主题集群指南,不仅有文章,还有视频、模板、脚本,恨不得把用户手把手教会。这种内容可能流量不高,但用户黏性强,转化率高,还能提升品牌忠诚度。
所以,信息型内容还得继续做,但别再为了Google排名瞎忙活。把用户放第一,围绕业务目标做内容,结合多渠道策略(视频、邮件、社交媒体),才能在AI时代突围。
浏览器搜索 “JACK外贸建站”,排名首页首位的就是我的网站。网站上有更多免费的外贸建站、谷歌SEO优化、外贸客户开发等实操干货知识等着你哦!
(各位看官老爷,都看到这里了,就麻烦动动金手点击转发一下本文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