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增加SEO内容供应的同时,也减少了对SEO内容的需求。2025年,13.14%的搜索触发AI概览,排名第一的点击率暴跌34.5%!曝光增长49%,点击却下滑30%,SEO该如何制定应对策略?


一、数据:AI概览正在侵占搜索流量


谷歌AI概览(AI Overviews)已从边缘实验蜕变为流量侵略:

  1. 覆盖范围扩张

2025年1月:仅6.49%搜索触发AI概览;

2025年3月:AI 概览出现在美国所有桌面搜索的13.14%中;

预测:按此增速,年底将覆盖30%+搜索场景

  1. 点击率下跌

AI概览导致排名第一的自然结果的点击率降低34.5%

整体搜索曝光增长49%,点击次数反降30%,我们的曝光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但访问量却更低。

某研究中心数据:出现AI概览的搜索中,仅8%用户点击普通链接,无AI时15%点击;

  1. 零点击搜索

信息内容最有可能触发 AI 概述:触发 AI 概述的查询中有 99.2% 是信息性的。 

零点击:平均而言,触发AI概览的关键词表现出更高的零点击行为——这可能是由于其信息性。(用户看完摘要即离开)

典型场景:科学、健康、法律类查询,零点击率超60%。

AI 概览的功能与精选摘要类似,都是尝试直接在 SERP 中解析搜索者的查询,这可能会导致更多零点击搜索。尽管 AI 概览通常包含引用链接,但这些链接可能会被多次引用,因此单个链接不太可能获得最大的点击份额。

核心矛盾:AI在“供应内容”(自动生成答案)的同时,也在“消灭需求”(用户无需点击网站)


二、AI概览的隐形法则


AI 概览目前倾向于出现在低搜索量(长尾词)、竞争度低,低每次点击费用的信息查询中,而不是高容量的交易关键字,60% 的关键词每月搜索量不到 100 次超过 65% 的关键词难度值介于21-60之间,这表明 Google 的目标查询在自然搜索中竞争较为激烈,但广告收入潜力仍然较小。

高危关键词特征:

指标

AI概览关键词

非AI关键词

搜索意图

99.2%为信息类

混合型

关键词长度

平均4个单词

平均2个单词

搜索量

60%月搜索量<100

普遍较高

商业价值

CPC极低或0广告

高CPC常见

内容门槛

仅需13个引用域

需高权威外链

其他:

AIO 仅有 10% 的机会显示商业和交易关键词。 


在 AI 概览的十字准线——科学、健康和社会中:
科学、健康、人与社会以及法律与政府(是 AI 概览份额增长最大的行业——表明用户在这些高信任度、信息密集的类别中获取答案的方式发生了快速转变。

  1. 科学类(+22.27%)- 如“量子计算原理”

  2. 健康类(+20.33%)- 如“糖尿病饮食指南”

  3. 人与社会(+18.83%)- 如“北欧育儿文化”

  4. 法律与政府(+15.18%)- 如“劳动法新规解读”


⚠️ 维基百科、政府网站(.gov)在AI概览中占比超40%,成为最大赢家;中小内容站、电商产品页沦为“数据饲料“。


三、谷歌AI的商业逻辑


AI概览并非无差别攻击,其部署暗藏商业逻辑:


  1. 专挑“低价值”关键词下手

95%的AI概览关键词无广告或CPC极低,避免冲击广告收入。

目标锁定:长尾信息词(如“what are eyeglass frames made of?”),而非高价值交易词(如“discount eyeglasses”)


  1. 结构化内容优先收割

AI最爱抓取三类内容:

  1. 定义型(“什么是间歇性禁食”)

  2. 对比型(“借记卡与信用卡区别”)

  3. 澄清型(“敏感肌能用VC精华吗”)

要点:谷歌更喜欢可预测的、基于事实的问题,答案需具共识性、事实性强,AI可以自信地总结出一致的答案。


?谷歌的商业逻辑

用AI概览消化低变现价值查询,保住广告金矿;内容生产者被迫“用专业内容换曝光残渣”

95%的具有 AI 概览的关键词要么没有广告,要么每次点击费用极低。

这意味着谷歌主要在难以货币化的查询上部署 AI 概览——有意避免破坏其广告收入模式。


关键要点: 

AI 概览正在覆盖整个客户旅程,但谷歌却从最安全、利润最低的查询入手。因此,虽然用户体验正在发生变化,但搜索背后的商业模式目前仍然保持不变。


四、绝地反击:2025版SEO生存指南


AI 概览正在构建现有格式,而不是取代SEO - 至少目前如此


抢占“AI友好型”内容高地

1. 打造深度知识库:针对AI偏好的“定义/对比/澄清”类需求,产出结构化文章;

2. 植入权威背书:引入学术论文、权威报告链接(WHO、FDA等),提升E-E-A-T信号;

3. 更细化操作:为视频添加章节标记(“02:15实测降噪效果”),为图表增加alt-text描述;

4. 增加视觉丰富且结构化的内容类型(视频、评论、常见问题解答)。


向高价值地带战略转移

1. 死守商业意图词:AI概览仅覆盖8.69%商业词(如“best eyeglass frames”),仍是流量蓝海;

2. 强攻本地化场景:优化“地域+产品”词(如“canada women sunglasses”),AI概览渗透率仅1.76%;

3. 绑定用户生成内容:在Reddit、Quora等平台引导UGC,AI概览引用率提升300%;


技术防御工事

1. Schema标记强化:对文章添加datePublishedAuthor字段,对指南类用HowTo/FAQ Schema并设置acceptedAnswer字数上限

2. 动态更新机制:标题标注“2025年8月修订”,AI更倾向抓取时效内容;

3. 反截流设计:在AI概览答案末尾埋入悬念,其本质是通过内容架构和体验设计,在AI截取内容的同时强制引导用户点击原文。

4. 经典的盈利功能(广告、购物、新闻)很少与 AI 概览相结合(低于 1%)。

五、AI SEO工具

1. GA4:用户可以在GA4后台添加来自AI的自定义渠道;

2. GSC: 谷歌目前无法 将AI 概览的点击次数和展示次数与 Search Console 的其他数据区分开来;

3. SEO工具:可使用seo工具如semrush,ahref已增加AI流量,关键词分析,含各AI平台的流量占比,还有如SEOMator AI流量检测工具。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